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曲信先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读三年级,可他脑子里整天转的是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
后来,他便在课堂上写起话剧剧本《斯巴达克斯》。同系同学郭庶英将剧本带回家,推荐给身为校长的父亲郭沫若看。
郭沫若看得十分仔细,把全剧改动了72处。中国科技大学人事处学生科科长找曲信先谈话,说:“郭校长给学校写了封信,对你写的剧本大为赞赏,要求‘因材施教’,主张送你去学习戏剧创作,为国家培养一个编剧人才。”
那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都不招生,只有上海戏剧学院复函同意接收曲信先入学。这是因郭沫若推荐而出现理科学生转入艺术学院学习的特例。
1963年秋,曲信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由于是“郭沫若推荐来的学生”,曲信先由院长、著名戏剧家熊佛西亲自单独教课。
几十年过去,曲信先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自己是一位优秀剧作家,还在于他培养出了宗福先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作家。
(摘自《科学时报》)
后来,他便在课堂上写起话剧剧本《斯巴达克斯》。同系同学郭庶英将剧本带回家,推荐给身为校长的父亲郭沫若看。
郭沫若看得十分仔细,把全剧改动了72处。中国科技大学人事处学生科科长找曲信先谈话,说:“郭校长给学校写了封信,对你写的剧本大为赞赏,要求‘因材施教’,主张送你去学习戏剧创作,为国家培养一个编剧人才。”
那年,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都不招生,只有上海戏剧学院复函同意接收曲信先入学。这是因郭沫若推荐而出现理科学生转入艺术学院学习的特例。
1963年秋,曲信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由于是“郭沫若推荐来的学生”,曲信先由院长、著名戏剧家熊佛西亲自单独教课。
几十年过去,曲信先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自己是一位优秀剧作家,还在于他培养出了宗福先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作家。
(摘自《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