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学艺术的功能的理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stscst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又要求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取最佳效果。这与教师本身的语言、激情、机智、风度等素质有关。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艺术涉及的内容很多,下面我就教学艺术的功能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艺术具有激发动机的引起兴趣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
  具备教学艺术或教学艺术水平高超的教师,总是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准确精当的讲评,加之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赢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力求使授课的内容系统而又生动,教学方法得当而又富有情趣,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切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竞赛:及时而又适当地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进行表扬或鼓励;能良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搞好课堂管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由不愿学到愿意学,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由不感兴趣地学到感兴趣地学。一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不讲究教学的艺术,或教学艺术修养较差的教师,不但不能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去吸引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
  
  二、教学艺术有减少失误和提高效益的功能
  
  指教学艺术可以有效地掌握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强度,并及时调整和控制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或不讲究教学艺术,因之就出现了或过分强调高效率,扩大信息量,增加信息运行的速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考虑学生是否消化吸收;或讲授过分松散,打不起精神,速度慢,信息量少的教学方式:以上这些教学都没有处理好教学的速度和强度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不研究和追求教学艺术。
  而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就可以处理好教学中的速度和强度的问题,即既要考虑教学的高效率。扩大教学信息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吸收和消化,甚至进行必要的重复、提醒,以适时强化,做到快慢适中,教学既要考虑一定的强度,显出教学的激情,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要考虑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抑扬顿挫折,高低适宜。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频率过快,学生不能吸收消化;教学声音过低引不起学生注意等信息传递中的误差和失误现象,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减少失误和提高效率还表现在,潜心于教学艺术的追求和掌握的教师,由于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对教学语言进行不懈的锤练,对教态、风格进行美学的审度,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清醒的估计和认真的准备,所以,他们就能减少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失误,获取教学的成功。
  
  三、教学艺术具有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给学生以示范、启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力,锻炼学生记忆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该注重传授与发展的并行和渗透,为此,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学艺术。通常认为有这样的事实: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室和学生,但对于不同的教师去,讲授和使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一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追求和研究教学艺术的教师他们不但讲求教学的科学性,而且讲注教学的艺术性,他们灵活地运用教学的艺术技巧,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升华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提倡学生求异思维,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艺术具有进行美育和净化心灵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净化学生的心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提高其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的教师往往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作为教师在讲课,而且同时是作为审美对象在塑造着美的形象,因此,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存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作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激起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给学生以崇高的美感。他们用自然亲切的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这种教学的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过程,教学艺术越高超,体现教学艺术的美感就越强,就越加丰富多彩。这种美感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起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知识,探索未来世界的愿望。会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产生出发现和识别趔的灵感,会促使教学双方产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感,激发学生模仿美的语言和动作,端正自己的思想,净化自己的心灵。也正体现了教学艺术的美育功能。
  总之,课堂教学是很深的综合性艺术,时代召唤着我们,我们要用不懈的努力去掌握、探索、创造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每一堂课都需要导入这个环节。导入作为新授课的起始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把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是导入环节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问题提出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万有引力定律”一章中有“万有引力的应用——人造地球卫星”一节课,其中对“同步卫星”的内容只是简单提及,课本上并未对此作详细描述。而有关“同步卫星”的应用问题却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材料中,学生问及此问题的较多,从解答学生的提问可以看出,学生对同步卫星发射的知识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同步卫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价值而且能够激发学习者兴趣的话题。但涉及的问题无法用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校本教材第一册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第一节课的内容为基础,将之扩展应用,是教材的扩展内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师提供的帮助演示软件和小组协作,让学生通过完成合并小组成员的专题作品这一任务,来实现对“演示文稿的合并”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研究探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节课在本章乃至整个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