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绝对的
  B.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
  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4.下列关于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后世没有任何影响
  ②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③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④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6.《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7.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8.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
  D.枢密院和宣政院
  9.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是()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实行行省制度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10.行省制度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扩大了中央的权力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11.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2.从明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1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C.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到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御史不敢弹劾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15.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是()
  A.奠定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基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16.在宋代的官员中,有1/3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了()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7.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18.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
  19.从目的上看,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建设都是为了()
  A.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D.确立文明的典范
  20.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21.把雅典民主政治带入“黄金时代”的政治家是()
  A.德拉古
  B.梭伦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22.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墓碑上刻着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性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3.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书籍)的标题,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24.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作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25.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A.都极力维护奴隶制
  B.都注重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C.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
  D.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6.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只有前三等级的公民才能入选
  C.所有人都可成为公民
  D.外邦人在雅典可获得平等的公民权
  2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所左右
  28.《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审判和量刑皆有法可依
  29.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
  30.下列机构属于梭伦时期创建的是()
  ①五百人议事会
  ②四百人议事会
  ③公民陪审法庭
  ④十将军委员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1.下列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关键举措是()
  A.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B.用10个地区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C.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
  D.多数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32.在雅典,主要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是()
  A.推荐
  B.选举
  C.继承
  D.考试
  33.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
  3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等许多方面内容,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35.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两国统治阶级的意愿
  B.两国的地域大小
  C.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两国民族传统的差异
  36.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A.法律意识浓厚
  B.喜欢打官司
  C.经常犯法
  D.维护私有财产
  37.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②主张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8.罗马法之所以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法律,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帝国疆域辽阔
  B.法律程序完备
  C.由皇帝查士丁尼颁布
  D.更多地体现了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公民意识
  B.权力至上
  C.法律至上
  D.平民统治
  40.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布
  B.公民法的出现
  C.万民法的产生
  D.《民法大全》编纂完成
  二、非选择题
  41.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而且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和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南北中轴线上,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可以显示皇帝的威严,有震慑天下之感。
  (1)材料一、二中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两国政治制度不同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42.雅典民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成熟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地区部落轮流执政,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担任公职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包括他自己的事务,还包括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以进行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摘编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说法?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某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材料二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材料三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对英法政治、文化中的精华进行了综合。这种综合完成得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你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美国现代民主与雅典古典民主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盎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法律是化解社会危机的“稳压器”,罗马法正是在一波波社会矛盾斗争中逐渐走向完善的。正如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罗马法制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结合材料一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制文明建设是怎样“循序渐进”的。对罗马法具有的“推动作用”和“永恒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
  1.B2.B3.A4.D 5.B 6.D7.C8.B9.B10.A 11.C 12.A13.D14.C15.B16.D17.C18.B19.C20.B21.D22.A
  23.D24.B25.A26.A 27.A28.D29.A30.B31.B32.B33.C
  34.B35.C36.A37.C38.D39.A40.A
  41.(1)不同:材料一体现出古希腊政治制度民主、开放的特点;材料二体现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皇权专制、等级森严的特点。
  希腊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海上交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小国寡民,城邦长期自治;有先哲的民主思想。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陆环境相对封闭;儒家思想的影响。
  (2)古代希腊:提供了民主的政治运作方式。
  古代中国:提供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运作方式。
  42.(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或轮流执政),只有少数人真正享有民主。
  (2)有利于选拔人才;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能避免盲目决策。
  (3)最狭隘: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
  最充实: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体现人民主权,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43.(1)荣耀的公职: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五百人会议成员;陪审法庭法官;等等。
  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注重公民素质,抹杀了奴隶制民主的阶级性。
  (2)抽签选举法。
  (3)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分权制衡。
  44.(1)法律:《十二铜表法》。
  看法:它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它限制贵族的特权,打破了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平民并不能真正享有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2)说明:从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最终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理解:在当时起了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和稳定罗马的统治,其影响确实是超越了时间、地域与民族的范围,具有永恒价值,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人格是个体的特征,社会人格整体反映了群体的整体素质。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人格理想与要求,"书如其人"呈现了书法作品与书者人格内涵的对应性。书法学习不仅仅是书写技能
事业的发展依靠人才,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特别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广播影视类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广播影视人才为办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