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又是必然要求,也是其重要保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的新途径、新办法,成为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神圣职责,只有充分认识并正确把握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在生活修养方面
大学生已经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他们的独立生活意识越来越强,心理日趋成熟,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他们在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上的问题时,也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把事情向好的方向引导。但是这也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境遇和经历不同,而且在这个利益关系调整和社会变革的社会环境下,会给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它们有着不同的社会修养。有的大学生并不能承受住来自社会挑战与竞争背后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经常被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困扰,从而出现焦虑、过度紧张等问题。更有甚者,当自己处在满路荆棘或是山重水复的境遇时,有的人迷失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想没有了方向的船随风漂流,终到不了岸。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悲观厌世。这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所以,这些应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在道德方面
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在积极的校园文化和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等课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成熟的社会道德观。但是,也有少数的大学生因为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从而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多种多样的道德评价。现在解决和观察问题在主流道德标准上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评价一些社会现象时往往以利益为出发点。第二,实践与理论相互关系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道德理论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这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一旦这些理论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他们一定会服从个人利益。第三,道德价值评判因素。由于道德标准多元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致使他们的责任意识淡薄。第四,个人道德水平因素。即便是在全国上下都在倡导文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承认一些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人品低俗从而影响他人及社会。
三、在政治修养上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受到许多政治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能清楚的知道个人社会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方针政策,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政治。所以,时事政治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他们在生活中也往往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谈论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社会问题,并能深刻的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成才依赖的是整个大的政治环境。但是更进一步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良好的政治观念,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一些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政治观念,思想不成熟,不会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思考问题造成盲从,对社会主义未来丧失信心。第二,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仅仅需要的是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第三,有很少的大学生思想中没有一点法律意识,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四、在学习修养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地位在与日俱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们也逐步的意识到知识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这,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习动机,它是学习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把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当做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但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单一的,有的学生树立了错误的学习动机,从而造成了许多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有的学生过分的把学习当做获取利益的工具,哪个专业“热门”,便去学哪个专业,盲目的跟风,忽略了基础学科知识,不仅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精,而且使自身综合素质大打折扣。第二个大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学生鼠目寸光,学习时只注重理论部分,认为学好理论便能做好一切,殊不知他们只懂得纸上谈兵,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不能解决而且没有创造性。第三个大问题,没有明确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我国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他们认为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所以很多人在上学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网吧而不是图书馆,致使他们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受到学校的处分。
参考文献:
[1]叶玉清,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浅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
[2]梁文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1(02).
[3]崔玉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11(02).
[4]季红梅.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J].沧桑, 2010(02).
[5]李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化及原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6]吴秋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学生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保证人才培养方向的神圣职责,只有充分认识并正确把握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保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在生活修养方面
大学生已经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他们的独立生活意识越来越强,心理日趋成熟,对这个社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与此同时,他们在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上的问题时,也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把事情向好的方向引导。但是这也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境遇和经历不同,而且在这个利益关系调整和社会变革的社会环境下,会给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它们有着不同的社会修养。有的大学生并不能承受住来自社会挑战与竞争背后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经常被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困扰,从而出现焦虑、过度紧张等问题。更有甚者,当自己处在满路荆棘或是山重水复的境遇时,有的人迷失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想没有了方向的船随风漂流,终到不了岸。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悲观厌世。这不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所以,这些应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意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在道德方面
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改变是非常明显的。在积极的校园文化和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等课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成熟的社会道德观。但是,也有少数的大学生因为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从而在道德修养方面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多种多样的道德评价。现在解决和观察问题在主流道德标准上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评价一些社会现象时往往以利益为出发点。第二,实践与理论相互关系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道德理论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这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一旦这些理论与他们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他们一定会服从个人利益。第三,道德价值评判因素。由于道德标准多元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致使他们的责任意识淡薄。第四,个人道德水平因素。即便是在全国上下都在倡导文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承认一些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人品低俗从而影响他人及社会。
三、在政治修养上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受到许多政治理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能清楚的知道个人社会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方针政策,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政治。所以,时事政治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他们在生活中也往往用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谈论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社会问题,并能深刻的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成才依赖的是整个大的政治环境。但是更进一步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良好的政治观念,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一些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政治观念,思想不成熟,不会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思考问题造成盲从,对社会主义未来丧失信心。第二,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仅仅需要的是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对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第三,有很少的大学生思想中没有一点法律意识,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四、在学习修养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地位在与日俱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们也逐步的意识到知识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这,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习动机,它是学习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把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当做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但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单一的,有的学生树立了错误的学习动机,从而造成了许多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有的学生过分的把学习当做获取利益的工具,哪个专业“热门”,便去学哪个专业,盲目的跟风,忽略了基础学科知识,不仅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精,而且使自身综合素质大打折扣。第二个大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有的学生鼠目寸光,学习时只注重理论部分,认为学好理论便能做好一切,殊不知他们只懂得纸上谈兵,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不能解决而且没有创造性。第三个大问题,没有明确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是我国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他们认为上了大学就解放了,所以很多人在上学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网吧而不是图书馆,致使他们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受到学校的处分。
参考文献:
[1]叶玉清,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浅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
[2]梁文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对策探析[J].河南教育(中旬),2011(02).
[3]崔玉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11(02).
[4]季红梅.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J].沧桑, 2010(02).
[5]李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化及原因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6]吴秋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