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课程“循环式”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池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h888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文艺学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就教学模式而言,探讨“循环式”教学“设疑”、“泛读”、“对话”、“研读”、“拓展”等环节的设定与关联。寻求文艺学课程教学“实践一理论”或“理论一实践”的实现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化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 要] 主体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伸缩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本论文重点讲述了隧道混凝土自身防水的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艺,变形缝、垂直施工缝、纵向水平施工缝的处理,防水卷材的选用、安装,水泥基结晶性防水涂料的使用,隧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中国古而有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形成以纪检、检查、监察和审计为主的专门监督部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思想意识的提高,我国的权力制约和
张申府被人所熟知的,是与冯友兰、金岳霖等齐名的著名的哲学家身份,他的政治活动家的事迹却介绍不多。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曾经风云一时的政治名人和先驱式的学术家淡出历史舞台。历史仿佛在他身上失去了记忆,尤其是他政治活动家的身份。张申府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过什么角色?由声名显赫转入沉寂冷落的原因何在?  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张申府(1893~1986),河北献县人,1913年考入北京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启动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的国际交往迅速扩大,并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建交高潮。在此背景下,一些外国政要纷纷前来访华,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领导人回访却不多。为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国政府安排了较多的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当时被称之为外交“还债”。  邓小平高度重视这项工作。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之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建交后,随着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往不断增多,白求恩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中加友谊的象征和纽带。在中加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白求恩也成为中加友好最响亮的主题。我作为建交初期即到加拿大工作的新中国使节,经历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过程。  从普通医生到“全国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  顺应中加人民的意愿,加拿大政府积极支持,开展以白求恩为主题的友好活动,使白求恩在加拿大从一个普通的
广场的系统化设计是文艺复兴时代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广场作为一个综合体,涉及到了许多设计元素,而在诸多的元素中,园林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园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