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劲光:北伐路上赢民心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9月,北伐战争在两湖战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武昌城被北伐军包围,指日可下。北伐军总司令部审时度势,决定开辟江西战场。10月的一天,江西的东大门——抚州市资溪县的百姓看到一支精神抖擞的队伍朝县城开来,大家急忙奔走相告:“过兵啦……过兵啦……”
  这支队伍是由党代表萧劲光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由福建进入江西经过资溪县。一听到喊“过兵”,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慌忙丢下手里正在干的活儿,拔腿就往山上跑。见此情景,萧劲光命令部队暂不进城,在城外长塘村的树荫下停下,并派出一部分官兵帮助农民收割稻谷。
  躲在山里的农民望着那些割稻的士兵,不清楚他们的意图,心里有很多疑虑:“这些当兵的莫不是来抢我们粮食的吧?”过了一会儿,又看见部队就地架锅做饭,炊烟袅袅。午饭后,部队排成整齐的队伍开进了县城。
  直到天快黑了,躲在山里的农民才三三两两走下山来,走到稻田一看:箩筐里都装满了稻谷,田里稻草摆放得整整齐齐。大家将信将疑地挑着稻谷小心翼翼回家了。
  这天晚上,这支部队都在街道两边屋檐下露宿,没有打扰老百姓。第二天一早,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开了:“这是一支什么部队哟,不抢粮,不进房……”“快来看呀!墙上到处写着‘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减租减息’的大幅标语呢!”一个年轻人惊奇地边走边喊。一个白发老人在街上激动地对大家说:“我家水缸里的水满满的,灶边木柴堆得高高的,都是这些当兵的帮我干的。我活了70多岁,还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哦!”
  老百姓被感动了,慢慢消除了害怕和顾虑,有的主动和北伐军战士搭话拉家常,有的给战士送去茶水和木柴,有的请北伐军战士住进自己的房屋,还有不少人提着鸡蛋去见萧劲光。萧劲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述革命道理。“全中国有四万万人口,富人是這个——”萧劲光伸出一个手指,“他们只占极少数;穷人是这个——”他又伸出9个手指,“穷人占九成以上。要是天下穷人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够推翻骑在穷人头上的地主老财!”清晰的说理、有趣的手势使众人心领神会。萧劲光还告诉大家,在中国的北边有个俄国,在他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和农民团结在一起,推翻了反动政权,人民大众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萧劲光的一番话在群众的心里激起层层浪花。
  “萧长官,那我们也能像俄国一样吗?”
  “当然能!只要我们大家团结起来,跟那些压在我们头上的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开展斗争,就能把他们打趴下,过上自由幸福的好日子。”
  “好哦!……”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
  在萧劲光的鼓舞下,不久,资溪县的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其他文献
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调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有效的运行安全管理,这样才能有助于使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使我国的整体用电安全得到保障。
湖南省岳阳市任弼时纪念馆的展厅里展示着一大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其中有一件文物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开国元勋任弼时生前使用过的苏制便携式留声机。  这台生产于20世纪30年代的留声机品相完好,机盒包衬红色的皮革,器件大多是不锈钢制成,摇柄唱盘、拾音器、扬声器精致锃亮,驱动留声机的内置钢丝发条完好无损。别小看这台小巧玲珑的留声机,它的身世非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见
“法治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决策部署并积极推动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是“法治中国”的序曲。“法治浙江”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行了先行探索,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贡献了浙江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了地方性知识。这是浙江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的创造性价值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