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监会某高层“银行可承受40%房价降低”给了持币待购的买房人更坚决的等待决心。但一些专家纷纷提出了质疑和意见。
4大国有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的房地产信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银监会方面表示,银行在应对成交量萎缩和价格下跌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业内对银监会的估算有保留,并认为房价持续下跌对银行业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备受关注。
目前,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得益于保障房建设,发展没有受到巨大的冲击。不过,一旦房价下降4成,与商品房市场密切相关的保障房市场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最直观的就是价格冲击,商品房房价下降四成,或可导致市场中商品房与保障房的价格等同或接近,而这也将扰乱保障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贾康:降30%局面不可收拾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参加上海某活动时表示,银行能承受到房价降20%以上,一旦降价接近30%,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宜做深度调整,应该是柔性的。
贾康称,中央会继续让房地产市场实现所谓的“价位合理回调”,但中国的房地产业并不能均价深度回调。银行能承受到房价降20%以上,一旦真的接近30%,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他认为,整个房地产业连带着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一直到文化产业,这个链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以做深度的调整,应该是柔性的。他还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进的大方向已经明确,2012年初将会对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届时会讨论和决定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总而言之,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大方向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来逐步替换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
叶檀:“40%的言论”不靠谱
银行可抗房产贷款抵押品跌40%的观点可能对风险过于乐观。房地产是投资品种,出现40%的下跌,基本可以说明房地产市场出现崩溃现象,此时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抵押品更大幅下挫,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价格跌到零,资不抵债,从而引爆债务危机。到那时,信用市场必然冻结,甚至企业债、优质证券都无法发行,资产价格难以启动,一直在低谷徘徊。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向我们两次预演了房地产泡沫崩溃后的信用冻结惨状。
银监会高层称,10.7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中80%是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10.4万亿,一旦房地产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抵押物失去价值,房贷风险与地方债风险会如双子星座联袂而来,因为两者通过土地财政与地方投资,密切地捆绑在一起。中国的房地产相关资产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例绝不应小视。
银监会认为,房地产贷款安全还表现在,从房地产贷款具体结构看,目前约98%的个人按揭贷款“贷款房价比(LTV)”低于80%,按揭贷款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超过1/2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都是在2009年二季度房价重新高企之前发放的,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也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陈云峰:降价20%已是底线
对于大降50%的言论,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这更多的是政府对开发商的一种警告,表现了政府调控的决心,不太可能真正实现。实际上,对开发商来说,降价20%已是底线。
“现阶段,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开发商利润已经被极大压缩,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状况,大家都是保证现金能运转就成。如果房价真跳水达到50%,那么,将会有大量开发商倒闭,项目不再开发,烂尾楼重新出现。”陈云峰分析。
4大国有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的房地产信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银监会方面表示,银行在应对成交量萎缩和价格下跌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业内对银监会的估算有保留,并认为房价持续下跌对银行业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备受关注。
目前,房地产的上下游行业得益于保障房建设,发展没有受到巨大的冲击。不过,一旦房价下降4成,与商品房市场密切相关的保障房市场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最直观的就是价格冲击,商品房房价下降四成,或可导致市场中商品房与保障房的价格等同或接近,而这也将扰乱保障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贾康:降30%局面不可收拾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参加上海某活动时表示,银行能承受到房价降20%以上,一旦降价接近30%,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宜做深度调整,应该是柔性的。
贾康称,中央会继续让房地产市场实现所谓的“价位合理回调”,但中国的房地产业并不能均价深度回调。银行能承受到房价降20%以上,一旦真的接近30%,整个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他认为,整个房地产业连带着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一直到文化产业,这个链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十分明显。所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以做深度的调整,应该是柔性的。他还表示,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进的大方向已经明确,2012年初将会对重庆、上海两地的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届时会讨论和决定下一步扩大试点的方案。总而言之,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大方向是以房产税等经济手段来逐步替换限购令这样的行政手段。
叶檀:“40%的言论”不靠谱
银行可抗房产贷款抵押品跌40%的观点可能对风险过于乐观。房地产是投资品种,出现40%的下跌,基本可以说明房地产市场出现崩溃现象,此时必然会导致房地产抵押品更大幅下挫,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价格跌到零,资不抵债,从而引爆债务危机。到那时,信用市场必然冻结,甚至企业债、优质证券都无法发行,资产价格难以启动,一直在低谷徘徊。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向我们两次预演了房地产泡沫崩溃后的信用冻结惨状。
银监会高层称,10.7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中80%是银行贷款,房地产贷款余额10.4万亿,一旦房地产作为地方政府最重要抵押物失去价值,房贷风险与地方债风险会如双子星座联袂而来,因为两者通过土地财政与地方投资,密切地捆绑在一起。中国的房地产相关资产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例绝不应小视。
银监会认为,房地产贷款安全还表现在,从房地产贷款具体结构看,目前约98%的个人按揭贷款“贷款房价比(LTV)”低于80%,按揭贷款平均“偿债收入比”为33%,超过1/2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都是在2009年二季度房价重新高企之前发放的,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也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陈云峰:降价20%已是底线
对于大降50%的言论,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这更多的是政府对开发商的一种警告,表现了政府调控的决心,不太可能真正实现。实际上,对开发商来说,降价20%已是底线。
“现阶段,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开发商利润已经被极大压缩,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状况,大家都是保证现金能运转就成。如果房价真跳水达到50%,那么,将会有大量开发商倒闭,项目不再开发,烂尾楼重新出现。”陈云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