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为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阐述了小学高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现状,随即对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的作用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多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可谓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为教学领域带来了生机。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何才能够在小学教学中充分挖掘出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是众多教育者所共同思考的课题。
   一、小学高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启蒙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其他科目而言对学生的要求也会更高,比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领悟能力。但是,每个学生的层次水平是有所差异的,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而有些学生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知识点。而教师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很有可能会在节奏上偏重于配合得好的孩子,而那些能力稍弱的孩子就可能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状态,跟不上教师的思维,长此以往对数学产生反感,教师如果意识不到此类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则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段教学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高效学习知识
   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制作生动、直观性强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巩固已有知识,还能够帮助其形成一套正确的知识框架,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从而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灵活性和稳定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与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多媒体技术的引领下,教学实践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灵活性;而另一方面,教学实践的指向性也会更加明确,对学生的知识引领更加显著又呈现出相应的稳定性。如此,教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将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进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切实提高。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體技术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展示为学生演绎要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播放趣味性强的视频或生动的课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改变数学学科在学生心中枯燥、难度大的印象。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较小,对课堂资源的充分性上具有较高的要求,通常需要在大量优质资源的帮助下才能够从综合性的角度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利用网络技术挖掘良好的教学资源,争取告别理论灌输,而是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资源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提高技术应用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合理利用,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对课堂环境的烘托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尤其是课堂的导入阶段,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则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听感受,从课堂开端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后续的教学环节也会在良好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一定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课堂各个环节的安排、课程内容以及所要用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兼备的媒体材料。同时,还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课堂处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投入、专注也会更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形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小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也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小学数学资料的质量和种类通过网络平台的共享而变得优秀和丰富。而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迎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创新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是社会和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切实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逐步改善传统教学遗留下来的缺点。唯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熟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优势与实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53.
   [2]魏小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5):63-64.
   [3]王淼.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0(Z1):30-31.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教育教学发展能赶上时代进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在未来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人才市场中对具有创新型的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学生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数字化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背景,从初中数学教师的角度出发,以参与式教学理念为指导,详细分析运用数字化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旨在从根本上增强数学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初中数学;数字化;应用策略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
摘 要:首先阐述开展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展示本次研究的探究价值;然后简述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低劣评价缺乏交互性、简单模仿缺乏探究性、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最后详细论述改进数学作业设计问题的路径:强化师生互动,提高作业交流性;践行生活教育,提高作业探究性;实施分层教学,提高作业实效性。   关键词:作业设计;数学;主要问题;改进路径;小学生   新课程改革吹响了课堂改革、理念创新、方法革新的时代号
摘 要:英语教学中,词汇占据基础位置。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詞汇,学生才能学好英语这门学科。然而,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他们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英语词汇。课堂上,教师将侧重点放在语法知识的讲解上,学生通常在课下时间记忆单词,这样的英语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以此来减轻学生的记忆压力,进一步感知记
摘 要:数字化的降临与其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理性”二字有了些许的苍白,因而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理性思维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主力军,因此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要从基础抓起,从小学教育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措施及意义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性思维;思考;实践   小学是理性思维培养的启蒙阶段,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摘 要:随着“互联网 ”教育时代的来临,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作为学校课程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紧随时代的步伐逐步形成了多维、动态和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信念与师德;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   促进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师教育的一种共识,但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却常常偏于一隅,要么偏于技术旨趣的追求,将教师训练成能够高效解决教育问题的“技师”;要么偏于实践旨趣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最美的教育享受。要想把握教学语言技能,关键是要把握教学语言的美感:规范标准、清新流利的普通话具有示范性;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具有优美性;生动形象、绘声绘色的描述具有形象性;妙趣横生、诙谐幽默的表述具有趣味性;巧妙引导、适时点拨的推进具有启发性;语句清晰、简明扼要的表达具有简洁性;语意明确、有的放矢的目标具有准确性;张弛有度、过渡衔接的过程具有调控性;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学科贯穿始终的职责所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渗透、审美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成为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的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挖掘语言素材美,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美、生活美,激发语言表达美,并且通过多媒体手段加以辅助,全面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表达美是语文学科的目标所在,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