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流行特征,为制定监测方案和开展感染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根据地理位置、覆盖人群和就诊量,在本区3所三级医院、9所二级医院和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腹泻病原主动监测,填写门诊病例个案调查表,采集粪便样品进行5类病毒和8类细菌的病原学检测。
结果共纳入感染性腹泻病例9 301例,病原阳性率为55.7%(5 179)。单一病毒、单一细菌和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6.7%(2 481)、17.0%(1 579)和12.0%(1 119)。单一病毒阳性病例中,诺如病毒阳性率最高(15.4%,1 428/9 301),其次为轮状病毒(7.2%,667/9 301);单一细菌阳性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最高(6.7%,619/9 301),其次为非伤寒沙门菌(3.3%,305/9 301);混合感染病例中,病毒-细菌阳性率最高(4.9%,459/9 301)。诺如病毒(17.0%,838/4 938)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7.2%,354/4 938)阳性率在20~59岁年龄组最高,轮状病毒(9.4%,178/1 896)和非伤寒沙门菌(4.9%,93/1 896)阳性率在0~4岁年龄组最高。诺如病毒年度流行呈现春季和秋季2个高峰,轮状病毒呈现冬季高峰,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呈现夏季高峰,非伤寒沙门菌呈现夏季小高峰。
结论2013-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阳性率高,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优势病原体,病原在不同年龄组分布存在差异,优势病原季节性流行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