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NS将现实交际网络映照在互联网中,具有安全可靠、低成本等特点。大量有关SNS的研究表明,SNS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拓展个体的人际圈子,提高个体的社会资本和主观幸福感。SNS将成为网络社交的主流。
关键词: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站;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近年来在全球发展迅猛,如国外的Facebook,国内的人人网等,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国外学者对SNS的研究则始于1999年Newton对脸谱的研究,随后国内外学者对SNS使用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一、SNS(社会性网络服务)
Boyd和Ellison(2007)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定义为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个体:(1)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创建公开或者半公开个人档案;(2)列出其他与其共享某种联系的用户列表;(3)能查看和浏览这些共享链接以及系统内部其他人所创建的链接。其他学者对社交网站的功能和特性也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社交网络是独一无二的,不仅仅是它们允许个体认识陌生人,并且它们使得用户们能链接他们的社交网络并使之可视化”。
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通过共同的朋友建立联系,优点是真实可靠,缺点是效率不高。而普通的网络交际大多数通过某些平台来实现,如BBS,其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不那么安全可靠。SNS将现实社会交际的机制复制,在社交网站中用户被要求提供真实信息,且以其某种属性(如学校班级、地域、行业)连接成一个个的社交网络圈子,圈子中的用户互为好友,用户可以通过好友的社交圈子扩充自己的社交圈子。SNS获得了可靠与低成本的双重优点。在SNS中,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实名制;SNS基于人传人联系网络,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交际成本大大降低。
二、SNS基于的理论
社交网站建立的理论来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SNS基于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社会网络中的“强连带"和“弱连带”理论。美国社会学家Granoveter(1974)指出,人类社会网络中有的连接是“强连带”,如血亲关系、亲密朋友关系等,而有些关系则属于“弱连带”,如在某此聚会上结识的熟人关系等。“强连带”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连带”则在群体、组织之问建立了联系纽带。
依据以上理论,SNS通过将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交网络映射到因特网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交网络。
三、有关SNS对使用者影响的研究
综合国外学者对SNS的研究文献来看,对SN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NS使用对个体所带来的影响上。
尽管大量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于年轻人的社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生中总有某个时刻这些关系被中断例如人们从一个地方搬到两一个地方,入学、迁徙、毕业和参加工作都是可能扰乱人们原有关系的维持的事件。这些个体特别紧迫地需要能维持他们先前居住地的社会网络同时对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中的体验和关系开放。因此,我们预计基于因特网的社会性网络服务能为这一部分群体扮演维持关系的角色。Shaw and Gant(2002)发现伴随参与线上聊天活动的增加,孤独和抑郁会减少而社会支持和自尊会增加。Valkenburg(2006)等人发现人们使用社交网站越多,与朋友的交流互动就越频繁,这对调查对象的自尊是积极有益的,且最终影响了他们所报告的生活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和SNS的关系可能是互惠的。举个例子,低生活满意度的大学生可能企图寻求更多的线上参与来增加他们的个人幸福感。通过脸谱,用户们可能确实学到他们所拥有的联系取决于使他们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能导致不信任。因此,我们对某人了解的越多,我们可能对他越信任或越不信任。总之,重要的是,脸谱的使用者会保持那些他们确实不信任的个人好友名单……社会信任和脸谱的使用可能是一个互惠的关系。普通网站也能将有共同目标的活跃者联系起来并创建对于关键问题的共识。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2006年学生们对通过My Space主页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针对美国移民改革的抗议。
四、结论
SNS克服了传统网络交往缺乏真实性和安全性的障碍,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映照在互联网,构筑网络社区的概念,给互联网世界的交流互动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变革。与现实社交和传统的网络社交相比,SNS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成员间的关系更真实、更具安全性、更为便利以及更多的娱乐互动方式。可以预测,SNS将会成为网络社交的主流。
参考文献:
[1]Erickson,B.H.Culture,calss and connections.Am.J.Sociol,1996,102(1):217-51.
关键词: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站;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近年来在全球发展迅猛,如国外的Facebook,国内的人人网等,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国外学者对SNS的研究则始于1999年Newton对脸谱的研究,随后国内外学者对SNS使用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一、SNS(社会性网络服务)
Boyd和Ellison(2007)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定义为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个体:(1)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创建公开或者半公开个人档案;(2)列出其他与其共享某种联系的用户列表;(3)能查看和浏览这些共享链接以及系统内部其他人所创建的链接。其他学者对社交网站的功能和特性也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社交网络是独一无二的,不仅仅是它们允许个体认识陌生人,并且它们使得用户们能链接他们的社交网络并使之可视化”。
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通过共同的朋友建立联系,优点是真实可靠,缺点是效率不高。而普通的网络交际大多数通过某些平台来实现,如BBS,其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不那么安全可靠。SNS将现实社会交际的机制复制,在社交网站中用户被要求提供真实信息,且以其某种属性(如学校班级、地域、行业)连接成一个个的社交网络圈子,圈子中的用户互为好友,用户可以通过好友的社交圈子扩充自己的社交圈子。SNS获得了可靠与低成本的双重优点。在SNS中,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实名制;SNS基于人传人联系网络,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交际成本大大降低。
二、SNS基于的理论
社交网站建立的理论来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SNS基于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社会网络中的“强连带"和“弱连带”理论。美国社会学家Granoveter(1974)指出,人类社会网络中有的连接是“强连带”,如血亲关系、亲密朋友关系等,而有些关系则属于“弱连带”,如在某此聚会上结识的熟人关系等。“强连带”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连带”则在群体、组织之问建立了联系纽带。
依据以上理论,SNS通过将我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交网络映射到因特网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交网络。
三、有关SNS对使用者影响的研究
综合国外学者对SNS的研究文献来看,对SN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NS使用对个体所带来的影响上。
尽管大量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对于年轻人的社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人生中总有某个时刻这些关系被中断例如人们从一个地方搬到两一个地方,入学、迁徙、毕业和参加工作都是可能扰乱人们原有关系的维持的事件。这些个体特别紧迫地需要能维持他们先前居住地的社会网络同时对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中的体验和关系开放。因此,我们预计基于因特网的社会性网络服务能为这一部分群体扮演维持关系的角色。Shaw and Gant(2002)发现伴随参与线上聊天活动的增加,孤独和抑郁会减少而社会支持和自尊会增加。Valkenburg(2006)等人发现人们使用社交网站越多,与朋友的交流互动就越频繁,这对调查对象的自尊是积极有益的,且最终影响了他们所报告的生活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和SNS的关系可能是互惠的。举个例子,低生活满意度的大学生可能企图寻求更多的线上参与来增加他们的个人幸福感。通过脸谱,用户们可能确实学到他们所拥有的联系取决于使他们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能导致不信任。因此,我们对某人了解的越多,我们可能对他越信任或越不信任。总之,重要的是,脸谱的使用者会保持那些他们确实不信任的个人好友名单……社会信任和脸谱的使用可能是一个互惠的关系。普通网站也能将有共同目标的活跃者联系起来并创建对于关键问题的共识。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2006年学生们对通过My Space主页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针对美国移民改革的抗议。
四、结论
SNS克服了传统网络交往缺乏真实性和安全性的障碍,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映照在互联网,构筑网络社区的概念,给互联网世界的交流互动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变革。与现实社交和传统的网络社交相比,SNS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成员间的关系更真实、更具安全性、更为便利以及更多的娱乐互动方式。可以预测,SNS将会成为网络社交的主流。
参考文献:
[1]Erickson,B.H.Culture,calss and connections.Am.J.Sociol,1996,102(1):2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