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例如:培养学生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氢氧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培养学生认识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于是,引导学生推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属性。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变化、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碱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现象鲜明。所以,我们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同样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例如,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实验,用一支大试管盛满氨气后倒置水中,水会在试管内上升,反应出氨易溶于水的强溶解性。可是换成“喷泉”实验,就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化学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化学概念,使具有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深深打上烙印。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必须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实验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
  通过溶液导电的实验,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有些则不能导电的实验,能比较容易形成电离的概念,从而正确理解、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内涵。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不同物质导电能力有强有弱的感性知识,这样,对学生形成全部电离和部分电离的理论概念,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首先是提供生动、鲜明、真实的实验,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记忆、迁移。最后设计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才能培养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形成正确、清晰、深刻的化学概念。
  作者单位:灌南县三口中学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其智力的发展及社会性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身所具有的强烈未知欲望,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我在这几方面做了几点尝试。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期刊
低年级学段是人生发展机械记忆力的最佳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教科书是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应限于教科书,因为阅读是伴随人终身的,阅读活动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可以不写作,却无法不阅读。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和现实的对话,是和高尚的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也是从书目语言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主要任
期刊
一、认识地理新闻  新闻,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而地理新闻应是与地理学研究内容相关的近期出现的事物或现象,属于新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经本人多年总结,归纳出地理新闻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地理新闻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如地理发现、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地理学科科研成果等等。 
期刊
【摘要】在新疆这个多民族的聚集地,我们能清楚了解不同民族在同一民俗间的异同和不同的民俗习惯。本文将以察哈尔蒙古的婚丧习俗为主线进行分析。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各民俗有着趋渐趋同的趋势。本文旨在了解各民族的婚丧民俗,尊重理解各民族习俗。  【关键词】民俗异同;婚丧习俗;察哈尔蒙古;汉族;哈萨克族  在清中后期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个阶段里,察哈尔蒙古虽然在婚丧习俗上有一些与其他民族:汉族、哈萨克族、早期新疆
期刊
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就大的范围来说,就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需要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品德教育的合力,使整个育人环境优化,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
期刊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省实验区逐步推进。多视角、多维度的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不断孕育生成。学科的研究和开发由单向传授向主体探究的转变无疑是这场变革的实质。  由于新的美术课程贯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凸现基础性、时代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因此要求美术教师从“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角色转换,其重点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帮
期刊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看看、摸摸等。《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和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所以,教师对每一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到适合幼儿年龄小的特点,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把枯燥的数学教学游戏化,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
期刊
一、贴纸的妙用:  为了让孩子们上课能够专心学习新的本领,我告诉他们我准备了漂亮的贴纸奖励给上课认真、积极动脑的小朋友。于是在学新本领时,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一副认真专注的神情。同样,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节约饭菜,不挑食偏食的好习惯,我也用贴纸奖励给那些能够将饭菜全部吃光的孩子,我发现在这个奖励机制的约束下,孩子们吃饭时都能注意不掉菜、不剩饭。并且能够很快吃完,还愿意主动帮助老师洗碗。  有一天,到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具体的目标。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考的可能性。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提问是孩子创造力的摇篮,是孩子创新的开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
期刊
【镜头点击】  最近,我班的杰杰小朋友在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经常会从他的口中说出一些脏话,“笨蛋”、“神经病”、“有毛病的”,甚至还会出现更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而且,他的话也引来了其他孩子的不同凡响,有的孩子将他的行为告诉老师,说杰杰在骂他,并表示不想跟他一起玩;而有的孩子则有意无意地跟着学。  镜头一: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霆玮小朋友到我这里来告状:“老师,杰杰说我‘小鸡鸡’。”我走到杰杰身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