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碍路路自通山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中高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幼稚与成熟并存,广泛的兴趣与判断的盲目主观并存,求知的热情与自律自省的缺乏并存。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盲区和误区。因此,对小学中高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指导,是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本人初试牛刀,拟定三项基本原则用于对所教弟子的课外阅读指导,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斗胆撰文,权当抛砖引玉。
  一、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凡知识都有其科学而严密的系统性,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知识的接收途径,必须遵循这种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即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特性及变化规律。因此,课外阅读必须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总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层次和横向框架。
  纵向层次即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段性系统,它由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智条件而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所不同。比如,五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从对儿童文学方面的爱好逐渐向成人文学转移,试着读一些浅易的简短的作品;对初二学生则可以引导读一定的长篇(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以后依次递进,从而由比较单一的纯阅读达到培养鉴别能力,上升到能自己把关的较高层次的阅读。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任由学生随取随读,则必然是随读随丢,其结果是所获无几。循序渐进乃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法则,读书亦然,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上一定要有宏觀的长远的构想。
  横向框架指各科知识的内部和各科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结构体系。我们知道,孤立地掌握零散的知识,是很难把一门学科真正地学好的;而孤立地学习一科知识,不结合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地学习,其效果自然也不会显著。只有围绕着知识的框架去阅读,才会提纲挈领,避免对已掌握的知识无意义地重复,巩固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补充缺漏环节,最终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和丰富。
  二、注重阅读过程的有效性
  课外阅读在知识体系的约束下并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关键还得使阅读过程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说,必须有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读而有得”。从古至今,可资借鉴的读书方法很多,如宋代史学家陈善的“出入法”,清代学者阮葵生的“冷热法”,郑板桥的“取舍法”,当代数学家华罗庚的“厚薄法”,美学家朱光潜的“博精法”等不一而足。但这多是做专门学问的读书法,也可以说是成功了的学者的读书法,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未必完全适用。不过,凡知识的积累,不外乎要遵循由博而约,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基本规律。
  三、注重阅读行为的规范性
  课外阅读当然并不局限于中小学生所学的各科的相关知识,还包括一切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知识。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即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素材,增强语感,开阔视野,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借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素质,陶冶健康向上的情操,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提高整体文化素养,并成长为素质健全的新人。
  对小学中高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规范,必须严格而慎重,只有这样,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充实课堂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砥砺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知识容量、提高各学科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班主任的地位十分重要,不仅需要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责任重大,不过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并且遇到一定的困境。主要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所改进。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常见问题;改进策略;探析  班主任是影响班级整体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
摘 要:随着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小语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思辨。“聚焦运用,一课一得”成为当中的最强音。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流程,变内容理解型、情感体验型的线形设计为能力掌握型、语言运用型的板块设计,建构言意兼得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言意兼得;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运用;儿童本位;语文本位  随着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土”和“子”两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规范书写。  3.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拓展延伸,激发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数学课堂教学既是科学,更是艺术。一位成功的数学教师会考虑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进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创造火花,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4年5月,教者参加了一次县级数学课堂教学微型课赛课,执教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整个教学环节。对平时40分钟的教学任务内容进行压缩,还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对我来说是个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程学习,进行学科间整合,使学生具备信息素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高效;小学语文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的整体协调和渗透,使各要素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益,说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习参与度也受到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实施,有效的参与还能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程,这对他们的教育人生有着很大的帮助。小学语文课程是一种以理论为主的教育型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动的、活泼的、天真的,大家一起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纠纷,就需要我们老师去耐心、细心地处理,给他们一些关怀和爱心,尊重孩子的人格,指引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然后树立改正毛病的思想。用说教、肢体及语言趣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孩子们很乐意,自然而然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从而很情愿地把自己的快乐、小秘密、好玩的东西等和老师一起分享。  我班有个周××小朋友,从小班入园以来就表现得比别
生活实践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巧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米粉、面粉、芝麻等)能打开幼儿的思维空间,给幼儿提供学习的机会,共同创造,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并让幼儿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让品质之花开在指尖上。  一、生活实践中学习品质的积极作用  什么是学习品质呢?其实就是学习的“态度、行为、能力”,幼儿在热爱学习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
剑不砺不足以摧坚,师不研不足以兴教。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一所幼儿园的命运。几年来,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园本教研为载体,引领教师开展自主研修,自主提高专业修养和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一个理念引领园本教研的核心价值  幼儿园既是幼儿获得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因此我们把“获得以教师自身专业发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