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特岗教师岗位上奉献青春,然后得到正式的教师编制,这不是一个容易兑现的承诺——对用人单位和教师双方来说都是如此。对用人单位来说是难给编制,对特岗教师来说;有些人3年后选择了离开,有些人刚一上班就感到理想幻灭。
拿不到中央指定的平均工资
收入低是特岗教师遇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2012年12月15日,江西省饶丰市高溪小学特岗教师刘阳平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是服务期满3年、刚拿到编制的特岗教师,已经有4个月没有开过工资了。这位特岗教师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义务劳动,谈钱伤感情。” 这一天是周末,鄱阳油墩街小学的特岗教师们去镇上逛街,但是没人有钱给摩托车加油,只好去借钱……
和他们在一个QQ群里发牢骚的新疆特岗教师韩青青则表示,成为特岗教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真干上这工作才知道,艰苦才刚刚开始呢。
韩青青住在石河子市,她报考的是乌鲁木齐市的一所学校,报名简章上说的是,“报考乌鲁木齐市岗位的考生在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报名确认;报考其他地、州岗位在乌鲁木齐市参加考试的考生(含疆外考生)在新疆师范大学报名确认。” 她从石河子赶到乌鲁木齐,到了教育局一看,通知说在新疆大学科信学院确认;到了新疆大学科信学院,却被告知:“你要回石河子……”
来回跑了两趟之后,总算考上了特岗教师,才知道收入微薄。韩青青带着一肚子疑问联系了全国各地多个特岗教师,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挣得都不多。
有干了3年特岗教师的告诉韩青青,小学、初中的特岗教师工资是一样的,第一年见习工资,后两年正式工资,由中央拨款。第一年的见习工资很少,不到1000元。
按照“特岗计划”规定,该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每年1896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凡“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收入水平高于18960元每年的,其高出部分由县财政负担。但在新疆,许多特岗教师一个月就1000元,没有阳光工资和绩效工资,再加上住房公积金一年1300元。当地特岗教师纷纷猜测,自己拿不到中央规定平均每月1700左右的工资,是不是在层层过手,被克扣了?
《教育》旬刊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在新疆,许多地方的特岗教师都拿不到预期的收入。安徽一些地方的特岗教师首年实习工资只有700多元,还有拖了4个月没有发工资的。
教育理想无从着手
有些特岗教师怀揣献身教育的理想,却在乡村学校得不到理解。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小学特岗教师赵越告诉《教育》旬刊记者:“2009年9月我来到了平山县合河口小学,从这一天开始我成为了特岗教师,就像出征仪式宣誓时说的那样,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生活的条件太艰苦了。”
赵越从小生活在城市,没有受过农村的苦。刚到学校的时候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尤其是对山路很不适应,从市里要坐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学校。下车之后四面环山,感觉被大山包围了一样,当地的人们也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赵越。时间长了之后,赵越慢慢变得麻木,觉得自己把青春耗费在深山学校很不值得。赵越表示:“假期很多,但是到市里的交通就得半天,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一天。这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当地人以及他们的孩子与时代完全脱节。我希望用我的一点绵薄之力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呼吸外面世界的空气,这是我能够做到的唯一的事情。除了我的知识与见识,我还能帮助他们些什么呢?”
赵越在感到光荣与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迷茫与困惑。“我在这里为了孩子,把储备的知识对他们倾囊相授,可是学生们并不理解。他们觉得来学校就是混日子,不愿意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干什么,也许这真的是城市孩子和山区孩子的差别吧。”一说起学生这种学习状态,赵越就感到无比的失落。
赵越并不打算要编制,只是为了践行让农村孩子受到好一些教育的理想,服务了3年就走,但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制约,不能推行在大学里和城市学校里学到的教学方法。赵越说:“我感到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并不重视,是因为不重视我改变农村教育的理想和努力。他们沿袭老一套教学方法,不做任何改进,这不能发挥我的能力、实现我的教育理想。”
学校领导总是强调提高学生成绩。这让赵越感到,“上面好像更看重的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技能,储备了什么,更看重的是总体分数搞上去了没有,平均分搞上去了没有,在县里排名如何,难道教育真的就成了完全以分数说话了吗?”赵越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们只是把学生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可是要想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师逼着就能学会的,现在的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会背书。让他们每天坐在这里干什么,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书发给他们让他们在家里背书好了,还要教师干什么!国家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体现在哪?”
赵越希望自己能给学生们传授更为系统的知识,以及更与时代接轨的思想,而不是做一个帮助学生提分的机器。“按照这种方式培养成为在考试中每次都考100分的人,学到的知识完全不实用啊。就拿我教的英语来说,英语最基本的职能是与人交流,但学校要求的英语教学完全不重视口语,就是看分数,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英语。”他感叹地说:“我们就是教育的刽子手,生生剥夺了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现在赵越做特岗教师已经满3年。他把特岗教师经历当作一段人生的奉献、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引以为傲,但是“不会留在山里浪费青春”。
“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也有一些特岗教师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自己也努力工作以图回报,但是“青春的理想败给了无奈的现实。”
2010年9月,特岗教师聂开平到地处偏僻的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落圈小学报到,半路上为了吃午饭乘车去了十几里外的小镇,到那里才知道没有回程车。焦急中,他接到学校电话,很快就被学校派车接回。他第一次体会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聂开平的工作地点不在中心校,陈校长亲自送他到乡村小学,并叮嘱当地学校安排好他的食宿。 聂开平很快发现,山村孩子非常简单、纯净。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下课的时候围着他坐在草地上,听他讲天南海北的稀奇事,通过这位教师认识山外的世界。聂开平给孩子们讲的就是公交车、地铁、上网之类的东西,但孩子们仍然充满着好奇、无比专注。周末,聂开平会走很远的路,到有网的地方下载电影到笔记本电脑里,给孩子们观看。这个时候也是山里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之一。为了这一刻,孩子们会告诉聂开平:“老师,我们好好学习,你放电影给我们看,好不好。”
一个春天里的下午,天气异常的炎热。都快下第一节课了,有几个学生才来,聂开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学生们都埋着头,一言不发,眼里噙着泪水。等聂开平平静了下来,一个学生把一包东西放到讲桌上,然后径直回座位。聂开平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打开一看是春菜。原来他们是冒着烈日用中午的时间去给老师找春菜。
但是美好的感觉在2012年12月14日被击得粉碎。这一天聂开平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了两个五年级的两个女孩子,各抱着一只大白鹅,显然要去集市上卖。就在她们发现聂开平的一瞬间,她们一下子躲到了路边的角落。聂开平也马上将视线转向了别处,因为他读懂了,她们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去卖鹅。这些孩子明明害羞,却还是要去卖鹅,因为她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爷爷奶奶都老了。在这一瞬间,聂开平意识到: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让这些孩子了解城里有网吧、地铁或者看他播放的电影,只会让他们更加意识到差距,产生自卑感。聂开平由此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
广西梧州藤县琅南镇琅南村中心小学特岗教师王喜霞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为了现身农村教育做了3年特岗教师。回到城市后她感到自己失去了3年青春,极度的失落让她对学妹发出这样的警告:“准备报特岗教师的同学们,请在报之前一定要先考虑一个重要问题——你是否打算在农村结婚生子,否则你就会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教学上,没时间谈恋爱。等合同到期,年龄也大了,回城市里,既没人又没钱,成为大龄剩女。”
王喜霞表示,特岗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我们到山区支边,抱着无比的希望,希望能把这里的孩子尽力教好。可是当地学校领导和本地原有教师却百般刁难,怕抢了他们的饭碗。”
王喜霞了解到的现实是,特岗教师的工资几个月才发一次。承诺被打折扣不说,还要拖欠。特岗教师多被派去山区学校,而这些山区学校原有的教师都被调到城里了,只是上报的名单还是在山区小学。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压在特岗教师身上,周末都不能休息。
王喜霞的一位特岗教师朋友告诉她:“特岗是大学生的坟墓。”她对此表示认同。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就报了计算机教师。可是到了学校才知道,山区电力不足,只有夏季水力发电充足才能用电脑。她只好服从安排去教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都要教。她接手的时候全班平均成绩是语文28.93,数学30.2。王喜霞接手后没有抱怨,只想用自己的努力让那些孩子学到更多。那些孩子连自己的国家叫中国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中国举办了奥运会,更不知道世界杯、NBA。他们一生下来就在大山里,一抬头就只能看见两山之间那一小片天空。王喜霞想用城市里的方式教学,却被校长骂:“不准你乱来!”王喜霞被气得笑了:“这样骂我,只是因为我上课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围成一个圈讨论问题。他们说我的课堂不像课堂,像养了一群鸡。哈哈……”还好一个学期下来,班上的学生成绩平均上了60多,这才不再被骂。
王喜霞在学校很少接触电脑。由于学校不通邮,连电脑报都没有办法订。3年之后,王喜霞感叹:“我来这里要改变当地教育,但是最终我失败了。”
特岗教师们满怀期待来到乡村学校投身教育事业,但是却遇到种种挫折。待遇低、教育理念不被理解、受到环境限制感到无力改变现实……在现实面前,特岗教师们只有深深的无奈。
拿不到中央指定的平均工资
收入低是特岗教师遇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2012年12月15日,江西省饶丰市高溪小学特岗教师刘阳平告诉《教育》旬刊记者,他是服务期满3年、刚拿到编制的特岗教师,已经有4个月没有开过工资了。这位特岗教师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义务劳动,谈钱伤感情。” 这一天是周末,鄱阳油墩街小学的特岗教师们去镇上逛街,但是没人有钱给摩托车加油,只好去借钱……
和他们在一个QQ群里发牢骚的新疆特岗教师韩青青则表示,成为特岗教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真干上这工作才知道,艰苦才刚刚开始呢。
韩青青住在石河子市,她报考的是乌鲁木齐市的一所学校,报名简章上说的是,“报考乌鲁木齐市岗位的考生在乌鲁木齐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报名确认;报考其他地、州岗位在乌鲁木齐市参加考试的考生(含疆外考生)在新疆师范大学报名确认。” 她从石河子赶到乌鲁木齐,到了教育局一看,通知说在新疆大学科信学院确认;到了新疆大学科信学院,却被告知:“你要回石河子……”
来回跑了两趟之后,总算考上了特岗教师,才知道收入微薄。韩青青带着一肚子疑问联系了全国各地多个特岗教师,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挣得都不多。
有干了3年特岗教师的告诉韩青青,小学、初中的特岗教师工资是一样的,第一年见习工资,后两年正式工资,由中央拨款。第一年的见习工资很少,不到1000元。
按照“特岗计划”规定,该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计划”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每年1896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凡“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收入水平高于18960元每年的,其高出部分由县财政负担。但在新疆,许多特岗教师一个月就1000元,没有阳光工资和绩效工资,再加上住房公积金一年1300元。当地特岗教师纷纷猜测,自己拿不到中央规定平均每月1700左右的工资,是不是在层层过手,被克扣了?
《教育》旬刊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在新疆,许多地方的特岗教师都拿不到预期的收入。安徽一些地方的特岗教师首年实习工资只有700多元,还有拖了4个月没有发工资的。
教育理想无从着手
有些特岗教师怀揣献身教育的理想,却在乡村学校得不到理解。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小学特岗教师赵越告诉《教育》旬刊记者:“2009年9月我来到了平山县合河口小学,从这一天开始我成为了特岗教师,就像出征仪式宣誓时说的那样,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教育。但是农村生活的条件太艰苦了。”
赵越从小生活在城市,没有受过农村的苦。刚到学校的时候感到一切都很陌生,尤其是对山路很不适应,从市里要坐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学校。下车之后四面环山,感觉被大山包围了一样,当地的人们也像看怪物一样看着赵越。时间长了之后,赵越慢慢变得麻木,觉得自己把青春耗费在深山学校很不值得。赵越表示:“假期很多,但是到市里的交通就得半天,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一天。这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当地人以及他们的孩子与时代完全脱节。我希望用我的一点绵薄之力帮助这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呼吸外面世界的空气,这是我能够做到的唯一的事情。除了我的知识与见识,我还能帮助他们些什么呢?”
赵越在感到光荣与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迷茫与困惑。“我在这里为了孩子,把储备的知识对他们倾囊相授,可是学生们并不理解。他们觉得来学校就是混日子,不愿意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干什么,也许这真的是城市孩子和山区孩子的差别吧。”一说起学生这种学习状态,赵越就感到无比的失落。
赵越并不打算要编制,只是为了践行让农村孩子受到好一些教育的理想,服务了3年就走,但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受到很大制约,不能推行在大学里和城市学校里学到的教学方法。赵越说:“我感到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并不重视,是因为不重视我改变农村教育的理想和努力。他们沿袭老一套教学方法,不做任何改进,这不能发挥我的能力、实现我的教育理想。”
学校领导总是强调提高学生成绩。这让赵越感到,“上面好像更看重的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技能,储备了什么,更看重的是总体分数搞上去了没有,平均分搞上去了没有,在县里排名如何,难道教育真的就成了完全以分数说话了吗?”赵越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我们只是把学生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可是要想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师逼着就能学会的,现在的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会背书。让他们每天坐在这里干什么,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书发给他们让他们在家里背书好了,还要教师干什么!国家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体现在哪?”
赵越希望自己能给学生们传授更为系统的知识,以及更与时代接轨的思想,而不是做一个帮助学生提分的机器。“按照这种方式培养成为在考试中每次都考100分的人,学到的知识完全不实用啊。就拿我教的英语来说,英语最基本的职能是与人交流,但学校要求的英语教学完全不重视口语,就是看分数,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英语。”他感叹地说:“我们就是教育的刽子手,生生剥夺了学生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现在赵越做特岗教师已经满3年。他把特岗教师经历当作一段人生的奉献、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引以为傲,但是“不会留在山里浪费青春”。
“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也有一些特岗教师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自己也努力工作以图回报,但是“青春的理想败给了无奈的现实。”
2010年9月,特岗教师聂开平到地处偏僻的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落圈小学报到,半路上为了吃午饭乘车去了十几里外的小镇,到那里才知道没有回程车。焦急中,他接到学校电话,很快就被学校派车接回。他第一次体会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聂开平的工作地点不在中心校,陈校长亲自送他到乡村小学,并叮嘱当地学校安排好他的食宿。 聂开平很快发现,山村孩子非常简单、纯净。他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下课的时候围着他坐在草地上,听他讲天南海北的稀奇事,通过这位教师认识山外的世界。聂开平给孩子们讲的就是公交车、地铁、上网之类的东西,但孩子们仍然充满着好奇、无比专注。周末,聂开平会走很远的路,到有网的地方下载电影到笔记本电脑里,给孩子们观看。这个时候也是山里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之一。为了这一刻,孩子们会告诉聂开平:“老师,我们好好学习,你放电影给我们看,好不好。”
一个春天里的下午,天气异常的炎热。都快下第一节课了,有几个学生才来,聂开平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学生们都埋着头,一言不发,眼里噙着泪水。等聂开平平静了下来,一个学生把一包东西放到讲桌上,然后径直回座位。聂开平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打开一看是春菜。原来他们是冒着烈日用中午的时间去给老师找春菜。
但是美好的感觉在2012年12月14日被击得粉碎。这一天聂开平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了两个五年级的两个女孩子,各抱着一只大白鹅,显然要去集市上卖。就在她们发现聂开平的一瞬间,她们一下子躲到了路边的角落。聂开平也马上将视线转向了别处,因为他读懂了,她们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去卖鹅。这些孩子明明害羞,却还是要去卖鹅,因为她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爷爷奶奶都老了。在这一瞬间,聂开平意识到: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让这些孩子了解城里有网吧、地铁或者看他播放的电影,只会让他们更加意识到差距,产生自卑感。聂开平由此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
广西梧州藤县琅南镇琅南村中心小学特岗教师王喜霞是城里长大的孩子,为了现身农村教育做了3年特岗教师。回到城市后她感到自己失去了3年青春,极度的失落让她对学妹发出这样的警告:“准备报特岗教师的同学们,请在报之前一定要先考虑一个重要问题——你是否打算在农村结婚生子,否则你就会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费在教学上,没时间谈恋爱。等合同到期,年龄也大了,回城市里,既没人又没钱,成为大龄剩女。”
王喜霞表示,特岗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我们到山区支边,抱着无比的希望,希望能把这里的孩子尽力教好。可是当地学校领导和本地原有教师却百般刁难,怕抢了他们的饭碗。”
王喜霞了解到的现实是,特岗教师的工资几个月才发一次。承诺被打折扣不说,还要拖欠。特岗教师多被派去山区学校,而这些山区学校原有的教师都被调到城里了,只是上报的名单还是在山区小学。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压在特岗教师身上,周末都不能休息。
王喜霞的一位特岗教师朋友告诉她:“特岗是大学生的坟墓。”她对此表示认同。她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就报了计算机教师。可是到了学校才知道,山区电力不足,只有夏季水力发电充足才能用电脑。她只好服从安排去教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都要教。她接手的时候全班平均成绩是语文28.93,数学30.2。王喜霞接手后没有抱怨,只想用自己的努力让那些孩子学到更多。那些孩子连自己的国家叫中国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中国举办了奥运会,更不知道世界杯、NBA。他们一生下来就在大山里,一抬头就只能看见两山之间那一小片天空。王喜霞想用城市里的方式教学,却被校长骂:“不准你乱来!”王喜霞被气得笑了:“这样骂我,只是因为我上课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围成一个圈讨论问题。他们说我的课堂不像课堂,像养了一群鸡。哈哈……”还好一个学期下来,班上的学生成绩平均上了60多,这才不再被骂。
王喜霞在学校很少接触电脑。由于学校不通邮,连电脑报都没有办法订。3年之后,王喜霞感叹:“我来这里要改变当地教育,但是最终我失败了。”
特岗教师们满怀期待来到乡村学校投身教育事业,但是却遇到种种挫折。待遇低、教育理念不被理解、受到环境限制感到无力改变现实……在现实面前,特岗教师们只有深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