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99Tcm-MIBI显像表现一例
【机 构】
:
264200,威海市立医院核医学科,264200,威海市立医院核医学科,315000 宁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核医学科
【出 处】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40期
其他文献
能谱成像是近年来CT成像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多参数、定量分析等成像特点,其主要技术包括物质分离、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和有效原子序数测定。通过多种参数和分析工具的综合应用,能谱CT能够客观反映病变的组织特征,对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和范围、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其在肺癌的筛查、肺结节的良恶性判定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笔者就能谱CT的主要技术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CPF患者的资料,其图像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分析CPF的检出率、异常血管的CT特征及多排螺旋CT的诊断意义。结果CPF血管起源:左冠状动脉分支或左圆锥支11例,左冠状动脉分支及右圆锥支(或左右圆锥支)7例,右圆锥支1例,双侧冠状动脉多分支1
食管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且病死率较发病率的排序靠前,表明该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食管癌的诊断主要包括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CT等。PET/CT作为一种新型检查方法,突破了传统检查的禁锢,将代谢图像和CT图像融合,在食管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应用价值。笔者将对18F-FDG PET/CT在食管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异位甲状腺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则较为明确,甲状腺静态显像是诊断异位甲状腺的金标准。笔者主要对异位甲状腺的发生机制、好发部位、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供依据。
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对其诊治方法很多,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静息及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等。其中,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包括直立负荷试验、CO2吸入负荷试验、乙酰唑胺负荷试验、潘生丁负荷试验、腺苷负荷试验等,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为临床早期诊断、疗效评价、预后以及脑血流储备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目的探讨修改部分扫描参数加速MR扫描的方法。方法先以仪器制造商提供的颈部软组织横轴位(Tra)自旋回波(SE)平扫T1加权、T2加权序列扫描Philips Achieva 1.5T MRI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然后在数据采集界面的"Geometry、Contrast"等选项中修改视野(FOV)/矩阵(Matrix)/体素(Voxel)、并行采集(SENSE)、最小重复时间(Min.TR)、回波时间(
目的在是否使用楔形板和照射野面积不同的情况下,测量和分析颅脑肿瘤放射治疗时射野外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使用中国成人男性仿真人体模型,模拟颅脑肿瘤放射治疗,采用不使用楔形板的普通方野照射技术组和使用楔形板的三维适形照射技术(3D-CRT)组,普通方野照射技术组分别用2 cm×2 cm野和4 cm×4 cm野进行照射,3D-CRT组分别按等效方野面积分为2 cm×2 cm野和4 cm×4 cm野进行照射
前列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8F-FDG是一种广谱的肿瘤非特异性显像剂,在多数肿瘤的临床应用中都具有重要价值。但临床实践表明,18F-FDG 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是有限的。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等方面仍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将对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目的探讨IQQA-Liver三维系统对右半肝活体肝移植(LDLT)术前精准评估肝体积及引流域的实用价值。方法分别以手动法及半自动法测量92例供体全肝体积(CTV全、IQQAV全)及右半肝体积(CTV、IQQAV),测定门脉右支引流域体积(RPVTV),模拟肝切面及静脉重建方案计算有效的功能肝体积(EFHV),并将这4种术前体积分别与术中体积(IOV)进行对比,采用组间数据配对t检验及组间数据两两相
目的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对比分析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两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随机选取60例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头枕+头颈肩面膜组29例、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组31例),治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将所获取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线性误差,采用独立t检验对比两组数据的差异性。结果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