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风雨兼程,《红领巾》杂怎伴随了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见证了千万个孩手的美好童年。如今,《红领巾》迎来了她的60华诞2011年6月9日,《红领巾》创刊60周年庆典大会在成都市西藏饭店隆重举行。
在激越的庆典音乐中,《红领巾》创刊60周年庆典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队旗的指引下,高唱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向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们敬礼。
庆祝《红领巾》创刊号60周年征集活动作品选登
我与《红领巾》的故事/段冬梅
清楚地记得,我拥有属于自己的《红领巾》,是在二十五年前。
那个时候,班上家庭条件最好的那个同学经常拿《红领巾》来炫耀,我为了借一本看看,还曾经帮他抄过一个星期的作业呢!一次,我到三叔家玩,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书,正是《红领巾》。三叔是个小商贩,靠卖虾皮、旱烟叶、咸鱼等为生,《红领巾》便是他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打算用来包这些商品的。我喜出望外,哀求三叔把《红领巾》给我。可三叔怎舍得将花钱买来的这些书送给我呢,当时我小小的心里竟对三叔涌起了一股恨意。回到家里,我还是不死心,满脑子尽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红领巾》。有了,我不是有许多用完的旧本子和收藏了好几年的连环画吗?拿它们去和三叔换,三叔兴许能答应。再说,我的存钱罐里还有我捡废品卖的一元八角钱,都给三叔,不就能得到我朝思暮想的《红领巾》了吗?为了攒下这些钱,我连最廉价的五分钱一根的冰棒都没舍得买过呢!接过我送去的本子、连环画和一元八角钱,三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丫头,拿去吧,好好读,争取读出个出息来。”
把十来本《红领巾》抱回家,我如获至宝。每天早上,妈妈起床做饭,我边帮妈妈烧火,边开始我的阅读之旅。有一次,我被书中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竟然连火团从灶膛里掉出来都没有发觉,结果我的裤脚被烧了个大窟窿。幸好,没有引起火灾,否则,我的屁股可又要遭殃了。中午,我帮妈妈喂猪时也不忘揣上《红领巾》,舀上两瓢猪食,看一会儿《红领巾》。那些猪可不愿意了,哼哼唧唧地把猪槽都拱翻了。我赶紧再给它们舀上几瓢食。就这样,一桶猪食,喂上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晚上,小伙伴们都在月光下捉迷藏、“贴烧饼”,我却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屋里,和《红领巾》对话。
如今,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们仍然在读《红领巾》。每当我把一本本《红领巾》发到孩子们手上时,我都不禁感慨万千,我会给他们讲我小时候读《红领巾》的故事,我会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们:“如今,你们生活在新时代,沐浴在党的温暖阳光里,你们担负着凳和国家、民族的重托,你们要在《红领巾》的陪伴下,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蓝勇
人到而立之年,孩子也在一天天成长。每天都有奇迹发生,每天都能看见他惊人的变化。这很美妙。
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心靈深处的《红领巾》。
《红领巾》是我父亲为我订的杂志,一共订了两年,1987年和1988年。
我永远不会忘记1987年第一期的封面:一个小女孩拿着风车,有很灿烂的微笑。
随后,《红领巾》带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知道了“程门立雪”,求知要诚恳。
我知道了“江户川乱步”,明智小五郎的形象永留我心中。
我知道了“克拉克”,还有神奇的科幻世界,原来地球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
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有趣故事。它们陪伴着我的成长,它们建立起我最初的、也许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时光匆匆,回首已过二十二年,而我也已由爸爸的孩子,变成了孩子的爸爸。
任时光流逝,记忆深处,依然有那么美丽的故事与画面。那样的童真挥之不去,那样的纯真对我的人生很重要。
在一部名叫《公民凯恩》的经典电影中,对凯恩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童年时父亲送他的滑雪板。而当我走过我所有人生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红领巾》,想起我的父亲,想起这样的快乐与美好。
我也希望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决定订阅《红领巾》,这次是我作为父亲,把它送给我可爱的孩子。
张光军
1979年我刚上中学,有一天突然在幺爸家中发现了1957年至1966年的《红领巾》杂志,大约有百来本。我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央求幺爸给我。幺爸是画匠,这些杂志是他从学校图书室买来打算用作手工面的包装纸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贫穷的幺爸怎舍得将花钱买来的书给我呢!他让我拿两元钱买这些《红领巾》。然而,对我来说,两元钱无疑是一笔巨款,经我苦苦央求,幺爸同意我赊账,我欢欢喜喜地把《红领巾》抱回了家。为了偿还欠幺爸的两元钱债务,我给母亲讲,我愿意每天中午放学走四公里路回家吃饭,这样每天可节省在学校食堂蒸饭所用的一分钱。不管刮风下雨、烈日暴晒,我咬牙坚持了一个多学期,每周积累六分钱,加上春节时一角钱的压岁钱,终于攒下两元钱付给了幺爸。他拿着钱,对我说:“你娃有恒心,是读书的料,今后不会像你爸和我一样背太阳落山,一定会有出息的!”
《红领巾》,无意中让我踏进收藏世界。时至今日,我已拥有近万册书刊。工作之余,翻翻《红领巾》,看看里面那些儿童故事、趣事,仿佛又回到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是那样地充实和快乐!
《红领巾》LOGO
郑向颖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胡长保小学
图形部分:
标志上部既是飘飞的红领巾,又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它象征着少年儿童在新时代奋发向上,飞向无限美好和广阔的未来;下部是红旗和五角星,增加淡绿色阴影以丰富色彩,调节画面视觉效果。红领巾像雄鹰停歇在红旗上,因为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旗给了“红领巾”(少年儿童)高飞的天空,因此,“红领巾”既要传承红色传统,又担负着红色使命。
文字部分:
汉字部分选用的是华文行楷字体,这种字体古朴而不失灵动,雄浑且飘逸,与红领巾的渊源及含义相得益彰。颜色为粉红,力求与标志主体色彩协调一致。
拼音部分用蓝色,显得可爱、活泼。
(指导老师郑德超)
何春来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二小
这款LOGO采用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主题:“红领巾”三个字用方正粗细简体,既活泼又大方。“巾”字的一竖巧妙地设计成了一支笔的形状,形象地告诉人们这是一本杂志。下面的红领巾图案采用120度顶角的三角形,两边略取一定的幅度,让图形不呆板。整个图形用国旗红打底、金黄色描边,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也充满了爱国色彩。整个标志既简洁又稳重大方。
蔡志宏(《红领巾》网友)
窗外的风筝,是孩子的童心,陪伴着孩子成长。淘气的孩子把红领巾系在风筝上,风筝承载着孩子的梦想,象征着自由,象征着希望。
在激越的庆典音乐中,《红领巾》创刊60周年庆典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队旗的指引下,高唱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向到会的领导和嘉宾们敬礼。
庆祝《红领巾》创刊号60周年征集活动作品选登
我与《红领巾》的故事/段冬梅
清楚地记得,我拥有属于自己的《红领巾》,是在二十五年前。
那个时候,班上家庭条件最好的那个同学经常拿《红领巾》来炫耀,我为了借一本看看,还曾经帮他抄过一个星期的作业呢!一次,我到三叔家玩,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书,正是《红领巾》。三叔是个小商贩,靠卖虾皮、旱烟叶、咸鱼等为生,《红领巾》便是他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打算用来包这些商品的。我喜出望外,哀求三叔把《红领巾》给我。可三叔怎舍得将花钱买来的这些书送给我呢,当时我小小的心里竟对三叔涌起了一股恨意。回到家里,我还是不死心,满脑子尽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红领巾》。有了,我不是有许多用完的旧本子和收藏了好几年的连环画吗?拿它们去和三叔换,三叔兴许能答应。再说,我的存钱罐里还有我捡废品卖的一元八角钱,都给三叔,不就能得到我朝思暮想的《红领巾》了吗?为了攒下这些钱,我连最廉价的五分钱一根的冰棒都没舍得买过呢!接过我送去的本子、连环画和一元八角钱,三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丫头,拿去吧,好好读,争取读出个出息来。”
把十来本《红领巾》抱回家,我如获至宝。每天早上,妈妈起床做饭,我边帮妈妈烧火,边开始我的阅读之旅。有一次,我被书中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竟然连火团从灶膛里掉出来都没有发觉,结果我的裤脚被烧了个大窟窿。幸好,没有引起火灾,否则,我的屁股可又要遭殃了。中午,我帮妈妈喂猪时也不忘揣上《红领巾》,舀上两瓢猪食,看一会儿《红领巾》。那些猪可不愿意了,哼哼唧唧地把猪槽都拱翻了。我赶紧再给它们舀上几瓢食。就这样,一桶猪食,喂上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晚上,小伙伴们都在月光下捉迷藏、“贴烧饼”,我却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屋里,和《红领巾》对话。
如今,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们仍然在读《红领巾》。每当我把一本本《红领巾》发到孩子们手上时,我都不禁感慨万千,我会给他们讲我小时候读《红领巾》的故事,我会意味深长地告诉他们:“如今,你们生活在新时代,沐浴在党的温暖阳光里,你们担负着凳和国家、民族的重托,你们要在《红领巾》的陪伴下,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蓝勇
人到而立之年,孩子也在一天天成长。每天都有奇迹发生,每天都能看见他惊人的变化。这很美妙。
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心靈深处的《红领巾》。
《红领巾》是我父亲为我订的杂志,一共订了两年,1987年和1988年。
我永远不会忘记1987年第一期的封面:一个小女孩拿着风车,有很灿烂的微笑。
随后,《红领巾》带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知道了“程门立雪”,求知要诚恳。
我知道了“江户川乱步”,明智小五郎的形象永留我心中。
我知道了“克拉克”,还有神奇的科幻世界,原来地球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
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有趣故事。它们陪伴着我的成长,它们建立起我最初的、也许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
时光匆匆,回首已过二十二年,而我也已由爸爸的孩子,变成了孩子的爸爸。
任时光流逝,记忆深处,依然有那么美丽的故事与画面。那样的童真挥之不去,那样的纯真对我的人生很重要。
在一部名叫《公民凯恩》的经典电影中,对凯恩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童年时父亲送他的滑雪板。而当我走过我所有人生的时候,我一定会想起《红领巾》,想起我的父亲,想起这样的快乐与美好。
我也希望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决定订阅《红领巾》,这次是我作为父亲,把它送给我可爱的孩子。
张光军
1979年我刚上中学,有一天突然在幺爸家中发现了1957年至1966年的《红领巾》杂志,大约有百来本。我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央求幺爸给我。幺爸是画匠,这些杂志是他从学校图书室买来打算用作手工面的包装纸的。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贫穷的幺爸怎舍得将花钱买来的书给我呢!他让我拿两元钱买这些《红领巾》。然而,对我来说,两元钱无疑是一笔巨款,经我苦苦央求,幺爸同意我赊账,我欢欢喜喜地把《红领巾》抱回了家。为了偿还欠幺爸的两元钱债务,我给母亲讲,我愿意每天中午放学走四公里路回家吃饭,这样每天可节省在学校食堂蒸饭所用的一分钱。不管刮风下雨、烈日暴晒,我咬牙坚持了一个多学期,每周积累六分钱,加上春节时一角钱的压岁钱,终于攒下两元钱付给了幺爸。他拿着钱,对我说:“你娃有恒心,是读书的料,今后不会像你爸和我一样背太阳落山,一定会有出息的!”
《红领巾》,无意中让我踏进收藏世界。时至今日,我已拥有近万册书刊。工作之余,翻翻《红领巾》,看看里面那些儿童故事、趣事,仿佛又回到天真无邪的少年时代,是那样地充实和快乐!
《红领巾》LOGO
郑向颖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胡长保小学
图形部分:
标志上部既是飘飞的红领巾,又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它象征着少年儿童在新时代奋发向上,飞向无限美好和广阔的未来;下部是红旗和五角星,增加淡绿色阴影以丰富色彩,调节画面视觉效果。红领巾像雄鹰停歇在红旗上,因为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旗给了“红领巾”(少年儿童)高飞的天空,因此,“红领巾”既要传承红色传统,又担负着红色使命。
文字部分:
汉字部分选用的是华文行楷字体,这种字体古朴而不失灵动,雄浑且飘逸,与红领巾的渊源及含义相得益彰。颜色为粉红,力求与标志主体色彩协调一致。
拼音部分用蓝色,显得可爱、活泼。
(指导老师郑德超)
何春来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二小
这款LOGO采用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主题:“红领巾”三个字用方正粗细简体,既活泼又大方。“巾”字的一竖巧妙地设计成了一支笔的形状,形象地告诉人们这是一本杂志。下面的红领巾图案采用120度顶角的三角形,两边略取一定的幅度,让图形不呆板。整个图形用国旗红打底、金黄色描边,既体现了中国特色,也充满了爱国色彩。整个标志既简洁又稳重大方。
蔡志宏(《红领巾》网友)
窗外的风筝,是孩子的童心,陪伴着孩子成长。淘气的孩子把红领巾系在风筝上,风筝承载着孩子的梦想,象征着自由,象征着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