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导学 明学暗导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物体的形状》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认识图形的特征,但大多数学生在学龄前已对立体图形有初步的认识,能初步辨别不同的立体图形。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对图形特点产生初步的认知;通过小组合作动手触摸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以它们的相同特点进行分类,从而对立体图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安排有趣的练习,兼顾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帮助他们对不同立体图形的知识进行链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数学中的立体图形与生活中物体的形状有所衔接,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互动导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片断一:在操作中感知形状的特点
  师:原来你们对它们挺熟悉的,那么让我们先通过摸一摸来进一步了解这些形状。看老师怎样摸它的面,你们能像老师这样去摸一摸吗?(示范摸每个面的方法)要求:(1)先每人选一件物体并摸一摸它的面。(2)组内互相交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3)组内说一说每个面摸上去有什么特点。
  师:谁来说说你选了什么物体?它的表面摸上去有什么特点?
  生:我选了长方体,表面摸着平平的、滑滑的。
  师:是这样的吗?同桌两人拿一个长方体再摸摸看。像这样平平的面,我们把它叫作平面。你们还摸到什么也有平面?
  生:正方体。
  同桌讨论:那它和长方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长方体是长长的,正方体是方方的。
  师:长方体的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怎么样?正方体呢?
  生:长方体有的面不一样,正方体的都一样。
  师:谁来说说圆柱体的面摸上去有什么特点?
  生:有平平的面,也有弯弯的、圆圆的。
  师:像这样弯弯的、不平的面叫曲面。那哪里是平面,哪里是曲面?谁来指一指?原来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是平面,它的身体是曲面。那你们觉得球的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生:曲面。
  师:球有平面吗?
  生:没有。
  ……
  在学生小组合作、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产生疑问的地方进行收集,在之后的汇报过程中,以师生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形状的特点的同时,对立体图形间不易区别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上的面的大小、形状的特点是否相同等。
  在引导学生自主解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对这四种立体图形进行无形的串联。从最熟知的长方体都是平面,但大小形状不都一样,到正方体有大小形状相同的平面,引导学生在认识平面的同时,建立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中,圆柱体是圆的,球也是圆的,但这两种形状却是不同的。学生所指的“圆”其实是指形状中的曲面,让学生在认识平面的基础上对曲面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所谓的“圆”其实是“曲”。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立体图形的特点来区别它们的不同形状。
  在此过程中,教师并非立刻做出评价,而是提出跟进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及其特点。在教师的追问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思考、自我追问,从而培养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
  片断二:在练习中内化知识间的联系
  师:你们看这是?(球)它变成了?(圆柱体)又变成了?(正方体)现在魔术师想把它变成长方体,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可以左右、上下、前后拉长。
  师:看!是这样变吗?(动画演示)除了拉长,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还可以压扁。(动画演示)
  ……
  师:下面老师想来和你们玩个游戏。请人上来摸一摸,说说摸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其他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形状。
  生1:我摸到的物体都是平面。
  生2:我猜是长方体。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3:可能是正方体。
  师:那么这个物体还有其他什么特点吗?
  生1:每个面大小形状都一样。
  ……
  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安排有趣的游戏作为练习,不仅巩固了之前所学习的立体图形特点,而且内化了学生对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在学生认识图形过程中,常把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辨认为正方体。在通过把正方体变成长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无论是拉长还是压扁正方体,所得到的长方体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这种形状是长方体。在正方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二年级学生对这两种形状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通过学生摸物体猜形状的活动,内化学生对不同形状特点的认识。从回答学生的假设答案中,让提问学生明白在清楚描述物体形状的特点后,才能分辨出正确的形状。同时,初步培养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验证的能力。
  片断三:在探究中深入对形状的认识
  师: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试着滚一滚这些物体。通过刚才的滚一滚,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圆柱体和球能滚动,长方体、正方体不能。
  师:有补充吗?
  生:我还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能滑动。
  师:那谁知道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吗?和它们的特点有什么关系吗?
  生: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平面,没有曲面,所以它们不能滚动,但它们能滑动。那圆柱体和球滚动的方向一样吗?它们滚动的方向不同和它们的特点有什么关系吗?
  生:不一样。圆柱体是朝一个方向滚动,球是朝任意方向滚动。球都是圆圆的,所以朝任何方向都能滚动,而圆柱体只有身体是圆圆的,横过来只能朝前后滚。
  ……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形状在动态时的不同,进一步深入学生对形状特点的认识。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哪些形状能滚动?哪些不能?”“能滚动的形状是朝什么方向滚动?”而未对这些形状为什么能滚动、为什么不能滚动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只停留在对形状滚动的浅层认识中,没有与形状特点建立对应的联系。
  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追问“为何有些形状能滚动而有些形状不能?”引导学生对形状产生的动态现象与形状特点相结合进行思考,能滚动是因为圆柱体和球都有能让它们滚动的曲面,而不能滚动是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只有平面无法滚动,但它们却能滑动。在探究能否滚动的原因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朝不同方向滚动的原因进行思考。此时,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容易将问题与形状的特点相结合来思索问题的答案。探究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知道、分辨,而应该让学生深入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养成“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思考方式。
  利用互动导学策略中的睿智理答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特别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适时追问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师生问答、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利用学生自主生成的语言、情境,让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和教师在互动导学策略中,“明学”“暗导”两条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教师对教学重点紧紧把握、深入引导。这一策略在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如何学,关注学生发展性学习的同时也帮助教师的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通用变量  Dim i, m(1 To 4), n(1 To 4) As Integer  Dim arrWordNum As Variant’存放各课的单词数  Dim strWordMark As String ’记录随机单词“|课号.词号|”  Dim strReviewedWords As String ’存放已显单词“|课号.词号|...”  Dim IntWordSum As Inte
【摘 要】通过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信息化为学生展现了思维的空间,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英语课不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效能  研究背景  英语学习需要语言环境,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用会提供真实、直观、生动、形象的语料,帮助学生激活语言,调动元认知。而课后的延伸,是语言使用的良好机会。由于大环境的限制,
本课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上册)2011版第26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互联网知识后,对网络知识进行的一项较深入的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局域网的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设置并使用共享资源,从而为学生小组之间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局域网概念;学会在局域网中找到共享资源的方法;掌握将自己的资源与大家分享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教
【摘 要】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本文将以海e网络学习平台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为切入点
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小学于1988年建校,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学校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虽是小区配套学校,但发展速度很快,十年后成为石景山区的窗口示范学校。  数字校园建设助力开展“扬长教育”  2008年,学校结合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实际,提出“扬长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自信、求索、创新精神的英才少年作为核心目标。在这样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下,学校在2009年就加入首批数字校园示
【摘 要】本文从中小学教师对信息素养概念认知上的几种误区入手,辨析了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差异,进而提出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12-0033-02  当前,教师对信息素养概念的认识往往过于“泛化”,容易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计
祝福恩师  您引导我走过那段难忘的青春旅程;您带我走进这片广袤的天地;您为我开启了翱翔的蓝天。教师节,道一声,谢谢您!祝您教师节快乐!  名师速写  尚俊杰老师人如其名,当属青年才俊。他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取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于1999年留校任教,为全校的本科生教授计算机课;随后于2004年,到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跟随李芳乐教授进入教育游戏研究领域。他说自己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教育技术领
小高是位年轻的班主任,刚工作没几年就碰到了一系列棘手事:调皮孩子一会儿打闹,一会儿喧哗,时常上演“大闹天宫”;教室各处废纸、包装袋随意“安营扎寨”,如同“农贸市场”;各类学生心理问题也像“雾里看花”,让小高捉摸不透;还有家校联系,初涉教坛的小高也总是手足无措;再加上各类评比竞赛、活动宣传等日常事务层出不穷,虽然天天忙得像陀螺,但工作效率不仅不高,而且效果也不太理想。有一天,小高又在冥思苦想解决对策
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借助网络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反馈信息、评价信息上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我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积极实践了高中物理学科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教学活动,本文的案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单摆》一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复述单摆模型
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领会,而不是灌输技艺。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