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油画艺术中主观色彩的发展变革及影响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画派的绘画语言及特征,来论述创作主体和主观色彩形成的关系,揭示油画创作中主体的艺术情感对主观色彩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油画;主观色彩;发展;影响
  主观色彩在油画创作中,无论是写实作品,还是表现性作品,色彩的主观性都是画面构成重要特征。主观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性也一直是当代画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以强调主观色彩的表现性绘画也成为现代油画艺术的主要特征,从它的发展变革及影像来看,其色彩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也具有独特性,依据创作主体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情感特征,呈现出不同的主观色彩和精神主体表达。
  一、现代油画后印象主义的色彩语言和风格
  西方油画发展到了后印象派时期,反叛现实传统摒弃了旧的艺术观念,开始出现了新的关于艺术的重新建构。例如结构主义画家运用块面造型和冷色、暖色的强烈对比,并以重组色彩结构来表现色彩的内在精神,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画家用主观色彩重新建构的方式拉开了现实和画面的距离,进一步突出了画家的精神性。原始象征主义画家高更,他的色彩多呈灰暗,主要表现了对原始美的艺术追求。一代大师梵高,他则更加注重浓烈的主观情感和色彩的表现力度,梵高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黄色似乎代表了他苦难的人生,他的绘画风格也代表了色彩主观表现与建构的一个遥不可及的高度。
  其实从印象主义开始就摒弃那种一直以来以画面所呈现出的褐色调子,艺术家们提倡在阳光下直接对物象进行描绘。所谓把画室搬到户外就是要表现出真实的大自然,结合自身的观察理解来抒发主观精神感受。艺术史上真正的最大的转折要数后印象主义的出现。艺术家们强调一种从现实引申出的情感,他们认为客观的色彩限制了表现的实质和对情感的主观表达。三位后印象派的艺术大师塞尚、高更、梵高,他们的主观色彩同样能够代表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高度。以至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后来出现的野兽派、立体派和未来主义的画家。
  最早提出用块面来造型的是塞尚,他专注于物体的稳重,对客体进行内在的表现。还有代表原始主义风格的高更,他把民间版画、黑人雕刻,以及宗教绘画艺术等融合在一起,采用了一种朴拙的调子来表现出对原始美的追求。把主观色彩的建构和追求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是梵高,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色彩带来的无穷变化。梵高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一代大师,他为表现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油画野兽主义绘画的主观色彩结构
  在后印象主义之后出现了一个在法国风靡一时的现代绘画团体,它几乎凝聚了那一时期法国绘画艺术风格的创作的主要思潮,它被称之为“野兽派”。这一风格的画家们用笔粗放、画面效果强烈,对主观情感的表达充分显示了表现主义的倾向。其中的代表画家马蒂斯在早期的时候,对他的绘画影响最大的是毕沙罗、塞尚和高更等艺术家们。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探索也创立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他根据情感需要把画面中的色彩平面化,突出装饰性特征。其中的代表作品《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显然反映出野兽派主观色彩的典型特征。其画面当中呈现出的色彩很浓重,还有着强烈的对比性,但是整个画面的色彩看起来是非常平稳和有序的。人物的面部正中有一道绿色的粗线,正是这条线反映了他反传统的特征,这种色彩关系完全是画家自己的主观感受而非对现实的抄袭,同时从画中可以看出马蒂斯对绘画的态度和对色彩的主观理解。
  马蒂斯注重色彩表现特征的平面化,喜欢用单纯的色彩来追求画面的装饰感。同时他将空间和立体部分统统减弱,达到一种造型极其简练、画面充满稚趣的和谐关系。马蒂斯的另外一幅有名的作品是《舞蹈》,这也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作品。画中舍弃掉对明暗的塑造、色面的平涂和夸张有趣的人体形态,赋予了这幅画的革新性,体现出了大师的主观性。这幅画没有那些繁杂的形体刻画描绘,画面中的形体都是用曲线和平涂的色面来进行表现,野兽主义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上发展起来的,是继后印象主义后的一种新的创造观念。
  三、现代油画立体主义绘画中的主观性色彩语言
  《亚维农的少女》是立体主义代表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他通过抽象和变形把画中的人物按照变换透视的方法,以不同的视角通过色块的平涂巧妙地安排在了同一个平面。立体主义画家提出了新的绘画论证,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形式和肌理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重新建构了主观色彩,重组了物象的形体,发展了绘画中现代主观色彩的一个新的领域,突破了主观造型在西方现代油画史上一个新的阶段。立体主义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画派。从根本上看,立体主义画家走出了旧的客观创作思维,建构了新的主观创作理念——一种几何画面结构对传统客观再现的舍弃,进一步加强了主观观念对艺术创作的指导性作用。画中被分解或重构的人物、风景等,与背景相交融,观者会对其产生更深的认识。它所阐述的这种艺术观念是多层次的,表达的视角也是多方位的。立体主义既可以写实,也可以高度概括,甚至可以进行分解重构,这些艺术创作最终是由画家通过主观情感和思想的理性安排的。
  四、现代油画抽象主义绘画中主观色彩的建构
  19世纪末以来在欧美各国兴起的美术思潮和流派——抽象主义,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在西方艺术论著中,抽象主义﹑抽象艺术﹑抽象派是同义语。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不仅有它独特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抽象派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抽象主义发展了立体主义的造型,他的观念和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继立体主义之后,关于绘画艺术主观性和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这样一个对于艺术写实性的完善与补充。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德里安,还有康定斯基。一个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理,后者则是以它的构成和形式来创作的。它的色彩观念能够非常直观地表现出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并把创作的观念和感受拿来作为艺术作品的核心来构建。通过对具象事物的剥离来加强和强化主观色彩的表现力,同时突出画家的思想性。其中的两大特征可以归纳为:第一,将客观事物简化形成概括的物象;第二,高度抽象的几何构成不以自然客体为参照基础。
  在抽象主义中,主观色彩的建构和造型是一体的。它在绘画中,表现为不以描绘具象事物为目的的抽象绘画艺术风格。人们的各种情绪借由色彩、形体、块面等来传达。艺术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就是通过最单纯的被简化为单纯色彩的红黄蓝来表现画面的构成。画面中通过黑色的粗线来控制,通过变形简化达到一种抽象,构图简洁,画面中的色带只有红黄蓝,画面中的形体只有直角和方块,画面中的线条只有水平和垂直线。画家重组与分割后使画面充满生命力,做到了理性抽象。
  五、结论
  主观色彩在当今油画创作中早已不是个新鲜概念,但主观色彩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生命体,表现为一定时期的艺术思想和审美需求影响下的主观色彩语言结构,当前,我国的许多油画家也都在从不同的艺术视角建构着自我的主观色彩语言,共同推动着我国新时期油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邵大箴.法国印象派绘画[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李行远.印象派画传[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12
  [3]芦甲川.油画创作中的主观色彩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徐 玲,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中国风格的油画,自然会谈到民族化的问题。无形中,油画是否民族化已成为了一种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油画民族化”这个概念很难界定,口号还是不提为好,关键是作为画家应该怎样去学习民族文化,怎样辨别出其中的精髓并能掌握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前提是要恰如其分地表现画家的个性和独创精神,倡导多元化。  【关键词】油画民族化;反思 ;艺术个性;独创精神;多元化  民族化从字的表面意义来看,一般指作家
用取自发病虾塘患典型白斑病的病虾为毒源 ,对健康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进行人工感染 ,按Koch氏法证实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 (WSBV)是白斑病的病原。对人工感染WSBV后患典型
“策杖于山林,乘扁舟于江湖”的林泉思想是历代中国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源泉.自古以来,中国画家或饱游饫看或临渊握笔,在饱览名山大川之时,山川气象、花鸟精神、
期刊
谈魏晋南北朝,必谈“潇洒”之气;谈魏晋南北朝,必谈“觉醒”的意义.崇尚自然、追求自我的潇洒是魏晋时期的标志.以精神的完满来抵御现实国土将陷于分裂混乱的态势,说自欺欺人
多样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传播性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东方美学的特点,以东方特有的、经典的“飞天”形象为例,从塑造手法、服装造型和色彩方面作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东方美学不追求
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开放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如何顺应这种需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笔者自2011年开始致力于开放课堂的研究,希望语文课堂能与社会需要更好地对接。  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学行为,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点,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在制订开放的教学目标时,要依据《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讲话,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也道出了我们安全保卫工作者的心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工
【摘 要】阿利卡艺术生涯的演变过程是在一番艰难的“自觉”之后,逐渐发现了“存在”与“寻找”的必然关系,并且得出人们是由寻找的路径来领悟、感知自我的存在以及以何种存在状态来显现的。阿利卡具象表现性绘画的实质是摒弃先验主义,并通过观察去阐释事物的本质。  【关键词】阿利卡;抽象;具象;写实;存在;图像;视觉  引 言  “阅读”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的作品,似乎我们感受到他的
中国当代陶艺在20世纪80年代就受到了现代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的思想观念前所未有的迅速更新与发展。后现代主义艺术以其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传统与现代,西方
期刊
低年级语文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许多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中,大多教师可能会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怎么教”这个问题上。其实,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比“教什么”还要重要的是“为何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让他们学会哪些知识。只有明确了方向,我们才能去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今天,就以《回声》一课来谈一谈我的备课思路。  为何教——设定具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