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面对新一轮紧锣密鼓的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主要经由课堂及课后的探究活动加以实现。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深入论述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 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终生学习,并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而开展探究式教学则是完成以上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针对社会时事热点,让学生对恐怖主义问题、印巴问题以及中东问题等进行探究;也可以针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问题,让学生探究海湾战争、朝鲜战争及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对课堂理论进行延伸,进而走向实际生活,实现课堂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相互结合,从而开拓视野及提升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做法
(一)将探究式教学理念贯穿到历史课堂教学当中。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重视运用探究式教学理念,以便能够让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习惯。例如在设计教学思路时,应遵循自主、有序、高效及惊喜的原则,构建有序、纷而不乱的高效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并在历史课堂上收获成功与喜悦。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资料查阅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等进行培养,以保证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除了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之外,还应注重研究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以便能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提供素材以及创设情境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对前言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随后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在阅读后找出答案;同时也可以告知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从执政官的角度出发,对古代民主方案进行设计,并同时总结出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的局限性以及进步性,从而使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思辨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由主动地传授知识,向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上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导的学术舞台,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及进步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为每位学生从事历史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
(二)科学筹划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小组探究式学习前,教师需充分做好合作准备,使每位学生均能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要对将要探究的问题初步做一番了解和认识。由于探究式教学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部分,由于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均是刚刚接触的内容,难免会有一些理解不到位或疑惑之处,为此,教师需不失时机地点拨和指导,深入小组探究的现场,积极地答疑解惑,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质量扫清障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真实情境。在新课改理念下,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真实的历史纪录片或历史故事,可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学习“罗斯福新政”时,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美国经济危机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真實的历史场景,进而加快探究的进度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它既增强了历史的可信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它表现力丰富,信息呈现性强,能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实践证明,多媒体历史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保证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封闭性,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有助于把历史事物的整个动态变化过程演示出来,把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简单、生动。
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大多数高中学生对世界、事业和人 生和自己都有比较清晰和较深入的思考,个性正逐渐定型,心理能力逐渐成熟,初步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高中学生的价值判断相对比较独立,现成的历史结论和评价会破坏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在内容的设计上,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水平去考虑,教学内容的拓展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照顾和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层次和水平,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身上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历史课堂教学不应该把高中学生当作“德性的口袋”,强行灌输,应该把学生置于情感冲突的情境中,放置于高中学生已有的道德、情感、价值观水平和社会规范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之间的矛盾冲突中,用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寻求符合社会利益的正确答案,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中学生已能正确定义不少社会、哲学及科学概念,高中学生能运用抽象概念进行逻辑推理,思维步骤趋向完整,并能运用思考的结果去解决新的问题。
“历史是变迁的观察站,然而习惯的思维定势往往堵塞了洞悉的目光、创新的思路。我们不奢望历史教育领域经常发生石破天惊的壮举,但是我们有理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育走出干瘪、教条、刻板、僵死的陷阱,步入一个活生生、孕育个性和创造性的令人如痴如醉、心弛神往的色彩斑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