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甜蜜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蜜创客”是一个在哈尔滨市大学生创业群体中享有盛名的创业咖啡馆,很多新奇的点子和有趣的项目都在这里破茧成蝶。“甜蜜创客”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乐松广场4楼,由美国创业车库的概念延伸而来。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在美国硅谷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创业要从车库开始。1939年,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的两位年轻人在一间车库里创立了惠普;1976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和朋友在乔布斯养父的车库里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1998年,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加州门洛帕克市圣玛格丽塔大街232号一处56平方米的车库中,开始了谷歌的创业历程。
  显然,硅谷的成功并非真的源于车库,而是得益于它特定的文化环境,比如开放的竞争氛围、忘我的献身精神以及强烈追求成功的精神。在这种友好开放的环境中,新创意才能不断涌现,创业失败也更容易被接受。基于此,“甜蜜创客”充分吸收硅谷的车库精神,将创客文化与咖啡文化交融在一起变成创客精神,汇聚创意,为创业者提供相关支持,培养、孵化了一批创意项目。


  创意项目的孵化不是一日之功,“甜蜜创客”究竟如何进行创业孵化,培养出这些创意项目,这些项目的市场转化成果又如何成为记者的主要疑问。因此,记者采访了“甜蜜创客”创始人——哈尔滨乐松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桑洪。
  为所有创业者提供支持
  记者来到“甜蜜创客”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在此举行的一场头脑风暴交流会,与会者正在激烈地讨论着如何发展哈尔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让哈尔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桑洪对记者表示,类似的头脑风暴每天都会在“甜蜜创客”上演。
  桑洪向记者介绍,“甜蜜创客”成立于2015年11月,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是成果斐然,有很多创业团队在参加过头脑风暴会之后都表示受益匪浅,也帮助一些创业团队找到了创业导师和投资人。“楼下(乐松广场3楼)的松松小镇是我们搞的一个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果有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业团队,就可以直接在这落地。比如,有一家做VR虚拟现实技术的创业团队,刚好我们松松小镇也需要这个技术,我就给他们提供资金,让创业团队去开发、执行。这样,一方面给创业团队提供了必要的创业资金,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创业团队的产品落地。”桑洪说。
  “三脚猫与三角烧”轻食品牌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三脚猫与三角烧”成立于2012年,在哈尔滨本地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但是苦于一直打不开全国市场,入驻松松小镇后,借着“甜蜜创客”的推动,目前在全国已经有30多家连锁店,打开了全国市场。桑洪表示,“甜蜜创客”愿意为社会上所有的创业者提供平台支持,帮助创业团队成长。
  创新就在身边
  已过花甲之年的桑洪,有着与同龄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他的员工表示,“桑总的思维太跳跃了,就像袋鼠一样,我们都有点跟不上。”
  凭借着这样的思维模式,桑洪经常参加创业团队的头脑风暴,并为创业团队出谋划策,甚至有创业青年为桑洪建了一个微信粉丝群,桑洪也会在微信群中为创业青年提供各种“脑洞大开”的点子。
  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工科专业,甚至是生态农业以及互联网科技,桑洪谈起来都头头是道。据了解,桑洪的团队平均年龄仅为23岁,正是最有活力、最具拼搏精神的年龄。桑洪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开会、研讨,学习年轻人的思路,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他们接触的时间久了,心态自然就年轻了。”桑洪说。
  他表示,创新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创新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的创新是技术创新,还有的是思维模式的创新。只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有创新意义的课题,很多时候就是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就能看见更多的机会,不断挖掘自身的内涵,不断使自身进步,这就是一种创新。”
  桑洪认为,现在全社会都在鼓励创新创业,就是要让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他认为,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成熟企业,都需要3条经营之道:一是企业领导者的为人之道,指企业的领导者要有担当;二是企业的用人之道,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对待员工的责任与态度非常重要;三是企业的创新之道,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是死路一条。
  把事业当快乐,把快乐当人生,这是桑洪的人生理念,他也把这句话送给了所有的创业青年。毕竟创业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而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本就应该是甜蜜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