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黄河当“纤夫”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7月,黄河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主桥在洪水的凶猛冲击下出现了偏移,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经受不住洪水的持续袭击而墩塌桥毁。郑州铁路大桥是我国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枢纽,一旦桥毁,后果不堪设想。抗洪官兵异常焦急,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极差,只好决定用土办法解决,组织1万多民工用绳子拉纤把桥墩拉正。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周总理迅速指示同意此法,并立即从北京赶往抢救现场。到达郑州时已是深夜,周总理不顾劳累,马上冒雨到大桥上视察。工人闻知周总理到来,立刻围拢过来。有的工人看见周总理浑身都被雨淋湿了,就找来一把雨伞要为总理打上。周总理说:“不用,我要和工人同志们一样。”他走到工人中间,征询和听取了大家对抢修大桥的意见,并和现场指挥抢险的领导干部一起商定了具体的抢险方案。
  拉纤开始了,周总理径直走到民工中间,大家群情激昂、欢呼不已。周总理亲切地向大家摆摆手,立即脱下外套,加入拉纤的行列。大家一见,齐声喊到:“总理,你不能拉纤啊!”周总理和蔼地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着招呼大家一起拉纤。
  “嗨哟!嗨哟!大家一起干呀!嗨哟!嗨哟!大家加把劲呀!嗨哟!嗨哟!……”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桥墩终于被拉正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