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21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关键词,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当今部分中学生缺少“爱”的意识和能力。中学语文承担着“爱”的教育的重任,本文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的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学语文“爱”的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爱 教育策略
  一、引言
  在中华文化中,爱是很重要的。从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到21世纪的各种爱,爱一直是华夏子孙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爱”的教育教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当今复杂社会的某些特定功利化倾向的吞噬及大众网络虚拟世界的显现,我们的“爱”已经部分地被荒废,尤其体现在青少年中,他们更需要学会“爱”,个别中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爱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更不懂得尊敬他们的各科老师,也不懂得爱惜美好的自然环境,更不懂得热爱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不懂得热爱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实行“爱”的教育。
  中学语文作为一门在中国内地大部分中学中为数不多的一些综合性的人文性学科,对学生爱的教育自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学会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我们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说明也类似。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们的爱的意识和能力是中学语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综上所述,当前部分中学生缺少爱的意识和能力,中学语文肩负着培养爱的重任,因此,笔者探讨在中学语文教学教学中进行“爱”的教育的一些策略。
  二、中学语文中“爱”的教育策略
  教学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身心活动,经过一定程度上的干预和控制,一般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爱的教育效果,使我们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中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中学语文教育承担着“爱”的教育的责任,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中学语文教学应确立“爱”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是对课堂教学活动预想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硬性规定或者某种设想。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可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情感态度中的爱一直缺失在教学的指定目标中。实际的语文教学情景中,语文教师心中大多应该清楚本节课的一些具体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转成学习目标,开始时告诉学生,使他们有所期待,尤其是爱的期待。例如若要以“爱”为教学的主题,则需在课前把爱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与爱相关的点,以该点为教学拓展的基础,以充分调动中学生的爱的情感体验。
  2.以课文为基础拓展爱的教育
  确立好某堂课“爱”的教学基点后,需要将爱的教育拓展出去,才能充分地利用课文,通过课外阅读和亲身体验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爱”。
  (1)通过阅读拓展爱的教育
  当今,中学生的一些课外阅读资源是丰富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现代化媒体提供阅读环境和资料。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学校里的阅读课的课时量很有限,中学生根本没时间阅读。显而易见的是,仅靠课内的一点时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尤其是像“爱”这种宏大的话题,需要一些鲜活感人的事例才可以。对于“爱”这一主题来说,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内阅读,更需要在课外阅读。教师可以组织中学生阅读爱的书籍或观看爱的影像资料,也可以让他们动手主办爱的主题的手抄报,写爱的日记、周记等,从而让他们进一步地体会到爱。
  (2)引导中学生亲身体验爱
  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的,入选教材的课文更是具有很大的现实代表性的。课文中学到的爱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地加强爱的体验,使爱的真谛得到永恒的解释。因此,中学生的家庭作业可以是:回家以后,请他们为自己的父母做的一件件小事:捶背、洗脚、揉肩、陪父母散步等。
  3.教师借助自身专业优势进行爱的教育
  学生的成长需要爱,它能打开中学生们的心灵之门,更能促进学生们自觉行动。学校里的教学和学习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装进学生们的头脑里。中学语文教师一般接受四年或更长时间的语言和文学专业训练,更会使用语言的工具,更能表达,使用生动、丰富、得体的话语教育学生。
  4.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进行爱的教育
  现代教学媒体一般指具有记录、存储、传播和再现教学信息的一些电子媒体,它们通常通过一些多元化的途径与方法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联合各种具体经验,增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中学里最常见的是多媒体,语文课爱的教育需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创设了一些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中学生的各种感观体验,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对他们进行某种情感体验,尤其是爱的体验是很有好处的。
  三、结语
  在对中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重要价值。但是不仅仅只是语文课这一门人文学科的重大责任,不仅仅只是一些语文教师们应该尽的义务,所有的其他学科,所有的其他教育工作者们都应该而且必须都参与爱的教育这一伟大的历史工程中。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加强对中学生爱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反映社会体系、价值评判和宗教信仰等。翻译是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时,翻译家必须克服中英文化间的差异,了解文化背景知识以达到交流目的。翻译应该从文化和语言的角度进行比较,翻译家应该以中文及中国文化为基础,运用科学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  关键词: 中英翻译 语言文化 对比研究  当今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巧,而且需要了解
摘 要: 六曜是择吉文化的一种,主要用于判断日期的吉凶。六曜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日本,六曜仍然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与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及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六曜 日本 精神文化 社会文化  在当今社会,中日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除语言以外,我们也需要深入了解日本的风俗习惯。六曜作为择吉文化的一种,自中国传入日本之后,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摘 要: 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渗透,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德育 渗透途径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居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及爱美情趣,发展健康
第一部分.化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第1章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预后及化疗在其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探索影响
摘 要: 本文由初高中语文课堂的衔接入笔,从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目标设计,课堂留白、学生主体等角度,对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做了探索。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眼花缭乱,也常常迷失在各种各样的赛课评课中。其实,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过程。如何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笔者从以下几个
脊柱源性下腰痛(lowbackpain)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脊柱融合术至今仍是对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下腰痛患者所采取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因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腰椎不
摘 要: 现代文阅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更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立足课本,举一反三;注意选材,有效阅读;敢于尝试,从容应试。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状 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界普遍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摘 要: 中职学生大多一毕业就面临就业,所有课程的学习皆以就业为导向,语文“无用论”思想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中职语文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专业服务是中职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以学前教育专业为尝试,就教学中如何彰显中职语文的应用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应用性 学前教育 就业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功用性定义为: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