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高职衔接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以职业能力导向为依据,以课程衔接为核心,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研究意义,目前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研究现状,以及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50-01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中高职业教育二者之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层次上的差异。因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一、中高职衔接研究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深入,具体衔接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制衔接和非学制衔接。每种衔接方式都有其各自的利弊。综合分析,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偏重于分段式衔接,而课程构建是课程模式的落脚,因此专业不同衔接模式也会有差别。国内衔接方式都是中高职发展过程中实践探索的结果,中职与高职两者内部如何衔接,毋庸置疑的是课程作为两者之间衔接的核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其衔接的紧迫性越来越明显。
  二、中高职衔接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国外发达国家就开始了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代表国家有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其中澳大利亚中高职课程衔接主要通过“培训包”来开发与实施;英国的课程衔接主要通过统一制定标准教学单元来实施;德国主要采取学制的螺旋上升和阶梯式综合课程方法实施;美国在中高职衔接上鼓励在课程衔接上加强与高中合作,以上几种衔接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都是强调课程的衔接。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衔接方式,课程衔接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各种课程衔接模式有效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计算机网络专业属于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面广,就业需求量大,因此中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该专业。如何整合中高职教学资源,实施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建立层次化、模块化横纵交汇的衔接课程体系,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在准确定位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提升职业能力为课程衔接的主要内容,打破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提出了“层次衔接、能力递进、模块设置”横纵交互的新型课程衔接结构。
  (一)建立多元衔接平台
  首先需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建立企业、中职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的中高职衔接职教集团,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挥职业教育合力。校企合作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发展相吻合,保障中高职衔接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
  (二)实现与中职院校培养目标对接
  明确中职和高职院校在各自教学中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前介入”中职教学,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既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又兼顾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对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从教学计划的确定到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全程参与,有效地保证了中职阶段的教学质量,实时解决中职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互相交叉和渗透问题。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等职业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三)完善整合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由职教集团组织相关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探讨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分布;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确定层叠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实施方案,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真正解决当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能力培养层次不清、与工作需要脱节、职业技能倒挂和特色缺失等问题。
  (四)促进中高职教学团队衔接,提高教学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让中高职院校教师互相参与专业教学团队活动,使专业教师在共同学习、探讨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素质。由高职院校选派优秀教师不定期到中职院校任课;选拔优秀中职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深造等,通过上述一系列中高职教学团队衔接的手段,为中高职教师在不同层次上提供专业交流,避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的生疏感,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将计算机网络专业中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进行有效衔接,构建职业教育集团,制订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13.
  [2]尹存涛,罗忠诚,程远东.中高职教育有效銜接的内容分析与路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