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进入深水区,“破垄断”提速。2016年,中国经济在改革中稳步推进,继电力改革之后,2017年中国能源领域改革将继续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呼之欲出,将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管住自然垄断、放开竞争环节,最大亮点是上游放开和管网独立。
在此背景下,改革的红利将加速梯级释放。在新一轮油气体制改革下,全产业链将迎来变局,对民营油气、油田服务和地炼企业形成一定利好,同时2017年天然气价格整体存在下调空间,下游工业用户、分销商或受益。
改革总方案第一季度发布
2016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到中石油调研时透露,油气改革总体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订中。《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于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深处寒冬的油气行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油气体制改革可谓阻力重重,政策酝酿已三年之久。按照国家对能源领域改革的总体部署,油气体制改革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酝酿,2015年年底形成初稿,之后因分歧较大经历数次修改。
“刀口子”如何开,目标对准垄断程度较高的上游环节。一直以来,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4家,而原油进口权也是集中于几大公司,这使得市场化竞争十分不充分,民营企业很难涉足。
2015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宣布在新疆进行6块油气区块招标试点,标志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改革破冰。
“很多原本门槛较高的行业将逐步向非国有资本敞开,這是一个信号。”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通过混合所有制,可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其影响力,促进我国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斌也表示,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预计上游领域将最终走向完全开放,一是放开矿权市场,由登记制改为招标制;二是放宽勘探和开发资质的条件限制;三是提高持有成本,严格探矿权退出机制;四是建立油气矿权流转制度等。这将在长期内利好民营油气和油田服务企业。同时,新一轮油气改革还将进一步放开原油进口权、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成品油出口权等,这对地炼企业形成一定利好。
推动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低油价时代,倒逼油气行业大洗牌。
放眼全球,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自从2014年起,国际油价达到100多美元/桶高位后,一直走下坡路:油价从每桶80美元、60美元到50美元,甚至在2016年年初跌到30美元/桶以下,油气行业哀鸿遍野,各大石油公司经营进入寒冬,压力倍增。
刚刚过去的2016年,从油气企业成绩单来看,没了往日“黑金”的高傲:曾经占据世界500强前十名的油气巨头中,有7家裁员、出售资产度日,国内“三桶油”的业绩也集体下滑。
据媒体报道,2016年,英国石油公司针对全球石油生产部门裁撤约4000名员工,相当于全球员工的5%;雪佛龙2016年继续裁员4000人,削减人员10%,在2017年年底之前,将卖掉价值100亿美元的资产;康菲石油公司计划裁员1800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0%;壳牌公司曾计划2016年裁减1万名员工,并对公司业务进行重组……持续瘦身成为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
在国内,“三桶油”也遭遇业绩集体下降的尴尬。2016年8月底发布的“三桶油”半年报显示:受原油价格下降影响,“三桶油”上半年业绩惨淡,中石化实现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21.6%;中石油交出最差半年业绩,仅赚5亿元,同比下降98%;中海油更是巨亏77亿元。
低油价时代,油气改革渐行渐近,而“三桶油”正是新一轮油气改革中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已经结束征求意见,有望于近期择机出台,这也被视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2016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白皮书,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6000亿立方米。届时,天然气有望成为煤炭、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要把天然气跟煤炭、可再生能源、石油、电力结合,以天然气作为主要支撑,推动能源转型。
油气相关板块受益匪浅
油气行业改革早已稳步推进。据媒体报道称,继去年11月下旬,中石油决定实施天然气销售和管道分离以后,今年1月1日,中石油首家区域天然气销售公司正式运行,这意味着油气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去年年底,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也已经具备正式运行资格。
中海油内部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比如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改革,同时推进中游炼化产业改革重组。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要通过试点及时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立修法的制度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开,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分析人士指出,国家改革政策春风让石油石化板块频繁发生异动,再加上资金配置等因素推动,相关概念股可以抢先布局,择机投资。
第一,上游油气资源,原油价格的反弹直接有利于拥有大规模油气资源的相关上市公司景气度上行,相关标的股票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洲际油气、广汇能源等。
第二,优质油服公司以及相关设备生产商,包括中海油服、仁智油服、恒泰艾普、通源石油、潜能恒信、杰瑞股份、石化机械、神开股份、蓝科高新、海默股份等。
第三,页岩油等石油替代能源,原油的限产以及价格的回暖,有望刺激相关石油替代能源价格上涨,包括永泰能源、天富能源等。
在此背景下,改革的红利将加速梯级释放。在新一轮油气体制改革下,全产业链将迎来变局,对民营油气、油田服务和地炼企业形成一定利好,同时2017年天然气价格整体存在下调空间,下游工业用户、分销商或受益。
改革总方案第一季度发布
2016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到中石油调研时透露,油气改革总体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订中。《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于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深处寒冬的油气行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油气体制改革可谓阻力重重,政策酝酿已三年之久。按照国家对能源领域改革的总体部署,油气体制改革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酝酿,2015年年底形成初稿,之后因分歧较大经历数次修改。
“刀口子”如何开,目标对准垄断程度较高的上游环节。一直以来,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4家,而原油进口权也是集中于几大公司,这使得市场化竞争十分不充分,民营企业很难涉足。
2015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宣布在新疆进行6块油气区块招标试点,标志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改革破冰。
“很多原本门槛较高的行业将逐步向非国有资本敞开,這是一个信号。”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通过混合所有制,可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其影响力,促进我国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中信证券分析师刘斌也表示,随着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预计上游领域将最终走向完全开放,一是放开矿权市场,由登记制改为招标制;二是放宽勘探和开发资质的条件限制;三是提高持有成本,严格探矿权退出机制;四是建立油气矿权流转制度等。这将在长期内利好民营油气和油田服务企业。同时,新一轮油气改革还将进一步放开原油进口权、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成品油出口权等,这对地炼企业形成一定利好。
推动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低油价时代,倒逼油气行业大洗牌。
放眼全球,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自从2014年起,国际油价达到100多美元/桶高位后,一直走下坡路:油价从每桶80美元、60美元到50美元,甚至在2016年年初跌到30美元/桶以下,油气行业哀鸿遍野,各大石油公司经营进入寒冬,压力倍增。
刚刚过去的2016年,从油气企业成绩单来看,没了往日“黑金”的高傲:曾经占据世界500强前十名的油气巨头中,有7家裁员、出售资产度日,国内“三桶油”的业绩也集体下滑。
据媒体报道,2016年,英国石油公司针对全球石油生产部门裁撤约4000名员工,相当于全球员工的5%;雪佛龙2016年继续裁员4000人,削减人员10%,在2017年年底之前,将卖掉价值100亿美元的资产;康菲石油公司计划裁员1800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0%;壳牌公司曾计划2016年裁减1万名员工,并对公司业务进行重组……持续瘦身成为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
在国内,“三桶油”也遭遇业绩集体下降的尴尬。2016年8月底发布的“三桶油”半年报显示:受原油价格下降影响,“三桶油”上半年业绩惨淡,中石化实现净利润199亿元,同比下降21.6%;中石油交出最差半年业绩,仅赚5亿元,同比下降98%;中海油更是巨亏77亿元。

低油价时代,油气改革渐行渐近,而“三桶油”正是新一轮油气改革中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已经结束征求意见,有望于近期择机出台,这也被视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配套文件之一。
根据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2016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白皮书,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6000亿立方米。届时,天然气有望成为煤炭、石油后的第三大主体能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要把天然气跟煤炭、可再生能源、石油、电力结合,以天然气作为主要支撑,推动能源转型。
油气相关板块受益匪浅
油气行业改革早已稳步推进。据媒体报道称,继去年11月下旬,中石油决定实施天然气销售和管道分离以后,今年1月1日,中石油首家区域天然气销售公司正式运行,这意味着油气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去年年底,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也已经具备正式运行资格。
中海油内部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比如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改革,同时推进中游炼化产业改革重组。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要通过试点及时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立修法的制度经验,适时向全国推开,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分析人士指出,国家改革政策春风让石油石化板块频繁发生异动,再加上资金配置等因素推动,相关概念股可以抢先布局,择机投资。
第一,上游油气资源,原油价格的反弹直接有利于拥有大规模油气资源的相关上市公司景气度上行,相关标的股票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洲际油气、广汇能源等。
第二,优质油服公司以及相关设备生产商,包括中海油服、仁智油服、恒泰艾普、通源石油、潜能恒信、杰瑞股份、石化机械、神开股份、蓝科高新、海默股份等。
第三,页岩油等石油替代能源,原油的限产以及价格的回暖,有望刺激相关石油替代能源价格上涨,包括永泰能源、天富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