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病虫害的防重于治这一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才能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基础上,降低副作用出现的可能性。基于此,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
  中圖分类号:S4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1.013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是指的是采取农业防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等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在尽可能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前提下,促进防治效果的进一步提高。而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 农业防控技术
  1.1 无病虫种苗基地建设
  为了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必须建立无病虫害留种田,这也是避免病虫害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在农作物播种之前,必须选择无病虫害残留的种苗,才能在避免病虫害传播的同时提升农作物的发芽率,为种苗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立无病虫害种苗基地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田地的选择和使用,加大田地土壤处理的力度,防止病虫害对种苗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2 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
  如果农田长期种植单一品种的农作物,就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所以,必须采取轮作换茬种植的方式,才能既确保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不受影响,同时促进农作物抗病虫能力的提高[1]。这种轮作换茬的种植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农药使用的次数,有效地节约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但在实施轮作换茬这一种植方式时,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1.3 播种和收获期的优化
  在播种之前选择优良的品种并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播种,不仅可以促进发芽率的提升,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影响。另外,收获方式以及收获期的调整,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2 生物防控技术
  2.1 利用蜘蛛和螨类防控害虫
  蜘蛛喜欢捕食各类昆虫,而蜘蛛根据其生长特性又分为结网型与游猎型两种。其中,结网型蜘蛛通过结出的不同类型的网,捕捉飞行类的昆虫;游猎型蜘蛛虽然不结网,但却可以在水面、地面和植物表面上行走,并伺机捕食昆虫。常见的捕食螨主要有植食性害虫螨类和捕食叶螨等,而在这其中又以长须螨科和植绥螨科为主。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现阶段这两种螨类都实现了人工饲养,同时在田间释放后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
  2.2 利用蛙类防控害虫
  青蛙、蟾蜍等蛙类日常主要以捕食各类昆虫作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它们捕食的昆虫大多都是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害虫。例如,常见的泽蛙每天可以捕食差不多200只食叶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蛙类在农作为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加大蛙类的保护和人工养殖的力度,做好蛙类的保护工作,才能将其防控虫害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3 利用鸡鸭防控害虫
  如果种植区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取在水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方式,捕食影响水稻生长的稻飞虱等害虫。另外,在果园内养鸡可以捕食树干上的金龟甲等害虫,而这些都体现了鸡鸭在消灭虫害方面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4 苏云杆菌及核型多角体病毒
  利用苏云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棉花中的棉铃虫,经过实践应用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
  3 化学防控技术
  3.1 合理选择用药
  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各种类型不同的农药。例如,如果水稻出现了水稻二化螟,可应使用20%的氯虫苯甲酰胺按照
  10 mL/667 m2的用量,在晴天的15:00以后对水喷雾,从而达到杀灭虫害的目的。所以,在使用农药防治虫害时,必须要了解防治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农药,才能达到防治效果稳步提升的目的。
  3.2 适时打药
  只有详细掌握病虫害生长的习惯,并在其生长最薄弱的阶段使用农药杀虫,才能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不断上升。例如,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时,螟卵进入孵化期而尚未形成蚁螟的阶段是其生长最弱的阶段,因此,必须在尚未进入水稻植株之前将其消灭,才能有效地降低其对水稻产量产生的影响。稻瘟的防治正是水稻临近抽穗的关键阶段,一旦田间发生叶瘟现象,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使用富士一号或稻瘟灵等及时地进行防治[3],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稻瘟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的影响。
  3.3 选择合适用药量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防治对象的特点选择和使用农药,同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的要求,控制单位面积的用药次数和用药浓度。如果用药量、次数和浓度不符合要求,将会对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时,应使用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按照10 mL/667 m2的用量使用,而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则应按照10~20 mL/667 m2用量,才能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有效提升。所以必须科学合理地控制农药的使用量,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4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难点
  现阶段,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主要针对的蔬菜以及特色经济作物,而在其他农产品上还没有大范围的推广,而这也对其产业化推广和应用造成了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对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认知度的不足,也导致了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品牌和市场流通保障渠道,也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此外,由于很多绿色防控技术自身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导致其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推广和应用,而绿色防控技术规范和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未来病虫害防控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力度,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积极宣传,加深社会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实现绿色防控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5 结语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农药,才能在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另外,在推广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必须充分重视农业防控技术和生物防控技术的应用,将多种防控技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病虫害防治效率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向辉,郑兆阳,曹辉辉,等.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13(13):90-92,106.
  [2]肖晓华,刘春,杨昌洪,等.秀山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2014(2):38-39.
  [3]陈德山.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应用[J].北京农业,2015(9):118.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一家系进行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及遗传学分析,确定家系中的致病基因。方法对2015年10月到2017年10就诊于本院的兄弟2例进行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
摘 要 在我国各大水稻的产区,无公害优质高产水稻的种植都非常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广西是我国重要的种植水稻产区,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非常关键,若想提高水稻的产量,获得水稻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找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高效策略。  关键词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8.02  我国是生产水稻的大国,
(广东省蕉岭县动物卫生监督所,514100)  摘 要 南磜镇位于广东省蕉岭县东北部,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是蕉岭县毛竹的主要产区之一,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毛竹产业的发展工作,目前毛竹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毛竹产业的发展潜力和自身优势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分析产业现状,查找问题,对加快该镇的毛竹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制定科学规划;强
近年来,梅花鹿的养殖规模在贵州省的遵义市、安顺市、黔西南、黔南州等地呈逐年扩大的态势。为降低养殖风险,推动梅花鹿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对梅花鹿养殖技术及养殖过程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