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吃烫食、喝热茶、无辣不欢……中国人的食管早已不堪重负。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中国。中国食管癌的高发与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
热:爱吃烫食。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虽然黏膜皮有自我修复功能,但长期反复刺激会让黏膜产生损伤,进而诱发癌症。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也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
咸:高盐饮食。
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当气温高于20℃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还会增加。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如粤东、闽南居民就很爱吃酱菜、鱼虾酱等腌制食物。此外,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
硬:主食偏硬。
有些如华北、华中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馓子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辣:无辣不欢。
经常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促使食管发生癌变。爱吃辣椒的川北也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
快:狼吞虎咽。
吃饭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很可能转为慢性炎症,增加食管癌风险。
烈:抽烟饮酒。
酒精中虽然没有致癌物质,但会刺激食管黏膜。特别是60℃以上的高浓度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能随着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發癌变。
7招教你防住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吃饭“慢”一点。20~30分钟吃完为宜;太热的汤、茶等等凉一些再喝。
每餐七分饱。少食多餐、每餐只吃七八分饱有助控制腹压,预防或减轻胃酸“腐蚀”食管。
增加果蔬摄入,如胡萝卜、西红柿、绿叶菜、大蒜、洋葱等。
远离熏烤制品。少吃颜色鲜艳诱人的红肉熟食、腌制或辛辣食物。麻辣烫、火锅、烧烤等日常尽量少吃。
勿食发霉食物。各种霉变食物会产生化学致癌物质,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导致食管癌发生。
戒烟戒酒。烟草燃烧后,大量的致癌物同样是食管癌明确的危险因素;而酒精与一些致癌物有协同促进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肥胖是多种癌症,包括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丁晴荐自《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