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工作中,学困生从始至终都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令人头疼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只有学困生学医困难的问题得到改善,才能整体提升教学学习的效率,杜绝小学教学中拖后腿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学困生问题历来是每位教师思考和工作的重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学习差的事实,但是孩子到底哪方面落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却并不是真正清楚地明白。然而弄清楚学生学习效率低的最终原因才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想解决教学中学困生问题,要采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首先经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后进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安静内敛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性格内向,做事却比较认真,性格淳朴踏实,诚实可信,很少违反纪律。但是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却不如其他孩子优秀。经过长期观察总结,我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孩子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是在幼儿期各种学习能力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又未能被家长及时发觉加以弥补,故而入学后学习知识的能力总会比别人慢半拍,进而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后进生。对待这类学生,我们要深刻剖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症下药。这类孩子往往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内心痛苦并且不自信,我们首先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分别找出其问题所在,寻找有效的突破口,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重塑自信,敢于表现自我,慢慢走上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有效掌握知识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2.家庭关注不够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比较好引导,他们无论身体状况还是智力情况均与其他孩子处于同一水平,思维语言以及动作生活自理等各项能力均表现正常,就是学习成绩很差。不同的是这类孩子往往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比较重,父母对他们的关注以及家庭温暖不够,故而常常说谎,欺负别的小同学,有骂人打架等暴力倾向的坏习惯,一般比较叛逆,不服从老师们的教育。 孩子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般就是父母离异,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下,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久而久之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形成偏激的性格。家长的不良情绪和偏激思想的影响以及来自学生的鄙视和嘲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被人并不一样,故而破罐子破摔,变成老师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对待这一类的孩子,重中之重是首先要明白孩子家庭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与孩子家庭中父母的联系,老师与家长搞好协调配合,其次要加强正面教育,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这类孩子的行为一般反复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和父母在帮助孩子进步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的心理已经很敏感,需要足够的关心和安全感来引导扭正,达到健康积极学习的目的。
3.懒散成性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学习缺少认识,怕吃苦受累,怕困难,平时又贪玩,不愿动脑,简单的事情才会自己做一下,对待难度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就会采取照抄或等老师讲解的做法。完全没有解决疑难问题的毅力,做事不愿坚持,容易半途而废。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主要是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家长就会帮他们做好,久而久之养成不愿动脑动手习惯,思维能力拓展不开,认知能力势必会变差。对待这种学生,教师一定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注意力,端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并且家长也要在生活中做好配合,学习和生活同等重要,都是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
班里的每个后进生基本都包含在以上的几种类型中,我们需要对号入座,了解他们性格和问题形成的特点及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往积极正向的轨道上发展。
二、端正学生调整补课心理
我们在补课过程中可能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放弃自己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想要帮学习困难的学生补习功课,而有些学生却并不领情,觉得老师在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一心想要去玩,所以经常找机会逃走或这就算接受补习也是心不在焉,这是学生的对抗心理和逆反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样的补课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孩子们并不愿意接受,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补习效果的。因此,在补课前首先要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积极主动地补习知识。要想达到高效率的补习效果,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我个人经过总结,觉得可以采取一些做法如下:
1.首先从开始的语气入手,改变以往命令他们来补课的语气,变通为商量的口吻。比如,问问他们什么时间有空,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出世间来补课,以孩子们为主动方,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时间安排,这样孩子们会觉得老师们是在真心真意地为他们考虑,是为了他们的进步才安排的补习,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抽出时间来接受老师的补习,并在补习过程中认真仔细的思考,这样对他们达到补习的目的更积极有效,事半功倍。
2.了解他们想补什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让他们在补课前说一说,一方面教师可进行相关的准备,另一方面孩子也可以有目的地补习,这样既能节约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又能让孩子们高兴地学习,有利于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
3.在后进生之间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聚在一起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最快,看谁作业能得满分多,看谁成绩比较好等,孩子们正处在互相攀比,争强好胜的年纪,这样既能让他们一起进步,也能让他们像游戏一样参与补习,一起讨论总结,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三、采取有效的培优补差措施
1.利用学生好与差相互辅导。这种方法一般比较有效,让好学生和问题学生组成一队,互相协调。安排座位时坚持优等生与差生同桌结为学习小队的原则,即学生教学生,同龄人思想一致,容易打开心扉改进缺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耐心仔细地批改,当面指出错误,并认真细致地给他们讲解错误出现的原因,引导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直到孩子们彻底明白为止。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最基础的必做题,第二层中等难度的选做题,第三层高难度有拓展意义的思考题,分层次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练习采取让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的方法,达到一点一点慢慢进步的目的。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每个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老师们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来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组成小组一起学习进步积极向上,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慢慢进步,跟上班级学生的学习步伐。
总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教学环境下,培优补差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经验,使培优补差工作更有成效,让孩子们不再有优劣之分,进而在温馨向上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一、首先经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后进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安静内敛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性格内向,做事却比较认真,性格淳朴踏实,诚实可信,很少违反纪律。但是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却不如其他孩子优秀。经过长期观察总结,我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孩子并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是在幼儿期各种学习能力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又未能被家长及时发觉加以弥补,故而入学后学习知识的能力总会比别人慢半拍,进而发展下去就会成为后进生。对待这类学生,我们要深刻剖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症下药。这类孩子往往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内心痛苦并且不自信,我们首先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分别找出其问题所在,寻找有效的突破口,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重塑自信,敢于表现自我,慢慢走上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有效掌握知识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2.家庭关注不够的学生。这种类型的学生比较好引导,他们无论身体状况还是智力情况均与其他孩子处于同一水平,思维语言以及动作生活自理等各项能力均表现正常,就是学习成绩很差。不同的是这类孩子往往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比较重,父母对他们的关注以及家庭温暖不够,故而常常说谎,欺负别的小同学,有骂人打架等暴力倾向的坏习惯,一般比较叛逆,不服从老师们的教育。 孩子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般就是父母离异,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环境下,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久而久之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形成偏激的性格。家长的不良情绪和偏激思想的影响以及来自学生的鄙视和嘲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与被人并不一样,故而破罐子破摔,变成老师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对待这一类的孩子,重中之重是首先要明白孩子家庭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与孩子家庭中父母的联系,老师与家长搞好协调配合,其次要加强正面教育,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这类孩子的行为一般反复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和父母在帮助孩子进步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的心理已经很敏感,需要足够的关心和安全感来引导扭正,达到健康积极学习的目的。
3.懒散成性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学习缺少认识,怕吃苦受累,怕困难,平时又贪玩,不愿动脑,简单的事情才会自己做一下,对待难度稍微大一点的事情,就会采取照抄或等老师讲解的做法。完全没有解决疑难问题的毅力,做事不愿坚持,容易半途而废。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主要是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家长就会帮他们做好,久而久之养成不愿动脑动手习惯,思维能力拓展不开,认知能力势必会变差。对待这种学生,教师一定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注意力,端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并且家长也要在生活中做好配合,学习和生活同等重要,都是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
班里的每个后进生基本都包含在以上的几种类型中,我们需要对号入座,了解他们性格和问题形成的特点及原因,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往积极正向的轨道上发展。
二、端正学生调整补课心理
我们在补课过程中可能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放弃自己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想要帮学习困难的学生补习功课,而有些学生却并不领情,觉得老师在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一心想要去玩,所以经常找机会逃走或这就算接受补习也是心不在焉,这是学生的对抗心理和逆反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样的补课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孩子们并不愿意接受,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补习效果的。因此,在补课前首先要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积极主动地补习知识。要想达到高效率的补习效果,我们老师要时刻注意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我个人经过总结,觉得可以采取一些做法如下:
1.首先从开始的语气入手,改变以往命令他们来补课的语气,变通为商量的口吻。比如,问问他们什么时间有空,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出世间来补课,以孩子们为主动方,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时间安排,这样孩子们会觉得老师们是在真心真意地为他们考虑,是为了他们的进步才安排的补习,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地抽出时间来接受老师的补习,并在补习过程中认真仔细的思考,这样对他们达到补习的目的更积极有效,事半功倍。
2.了解他们想补什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让他们在补课前说一说,一方面教师可进行相关的准备,另一方面孩子也可以有目的地补习,这样既能节约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又能让孩子们高兴地学习,有利于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
3.在后进生之间举办各种活动,让他们聚在一起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最快,看谁作业能得满分多,看谁成绩比较好等,孩子们正处在互相攀比,争强好胜的年纪,这样既能让他们一起进步,也能让他们像游戏一样参与补习,一起讨论总结,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三、采取有效的培优补差措施
1.利用学生好与差相互辅导。这种方法一般比较有效,让好学生和问题学生组成一队,互相协调。安排座位时坚持优等生与差生同桌结为学习小队的原则,即学生教学生,同龄人思想一致,容易打开心扉改进缺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耐心仔细地批改,当面指出错误,并认真细致地给他们讲解错误出现的原因,引导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直到孩子们彻底明白为止。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最基础的必做题,第二层中等难度的选做题,第三层高难度有拓展意义的思考题,分层次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练习采取让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的方法,达到一点一点慢慢进步的目的。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每个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老师们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来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组成小组一起学习进步积极向上,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同时,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慢慢进步,跟上班级学生的学习步伐。
总之,在社会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要的现代教学环境下,培优补差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经验,使培优补差工作更有成效,让孩子们不再有优劣之分,进而在温馨向上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