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桂糖29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of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甘蔗新品种“桂糖29号”最佳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为生产上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施肥量为主区,设3个施用复合肥水平,分别为2250、3750、5250 kg/ha,种植密度为副区,设7.5、9.0、10.5、12.0万芽/ha 4个水平,调查各处理甘蔗总苗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蔗糖分、产量等性状,分析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肥量2250 kg/ha、种植密度9.0万芽/ha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5.34 t/ha;施肥量3750 kg/ha、密度7.5万芽/ha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09 cm,显著高于施肥量5250 kg/ha、密度10.5万芽/ha处理(193 cm);各处理间产量、分蘖率、茎径、蔗糖分差异均不显著;产量与单位面积内有效茎数呈正相关.[结论]桂糖29号适宜施肥量为N 260 kg/ha、P2O5 130 kg/ha、K2O 150 kg/ha(N∶P2O5∶K2O=12∶6∶7),最适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其他文献
利用THz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探测了制作在SiO2/Si衬底上的(Pb,La)TiO3铁电薄膜的频谱响应,获得了三种不同烧结温度的掺镧钛酸铅(PLT)薄膜的THz频谱.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天然林杨锦纹吉丁虫(Poecilonota variolosa)生活习性的观察和研究,总结了杨锦纹吉丁虫的发生规律。同时结合多年防治试验,从检疫措施、物理措施、药剂防治
采用熔盐电脱氧法,在CaCl2熔盐中,以烧结的方式掺杂不同摩尔分数CaCO3粉末的ZrO2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温度为900℃,电压为3.1V,制备出锆。研究掺杂物及其浓度对阴极的形貌、
应用楔型缝隙模型研究了腐蚀介质中Cl~-浓度对X70管线钢缝隙腐蚀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腐蚀状态下,当缝口宽度为0.15 mm以及实验周期为120h时,随着缝外腐蚀介质中Cl
近年来,不同疫病的流行仍是造成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生产效益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文章提出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规模化养殖业须在注重疫苗免疫和养殖场
为了掌握修水黄羽乌鸡的种质特性,本文统计、分析了15批次种蛋的孵化性能,并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前、中、后期性能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修水黄
本研究通过对60只雷州黑羽鸭进行外貌特征观察及体尺测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9个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估雷州黑羽鸭的种质资源并为其选育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雷州黑
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特征的恶性血液肿瘤,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及进行潜在治疗药物的前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日益广泛应用的稳定的
在室内进行了中华微刺盲蝽4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采用Michaelis-Menten-Ⅱ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捕食潜能A、猎物半饱和密度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