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 西北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西南 西北
  
  云南黄龙玉在争议中出现,在争议中发展,又在争议中遍及各地市场,充分体现了石界规律——“好东西才是硬道理”。今天的龙陵人已不必喋喋不休地与别人分辨黄龙玉究竟是不是“玉”,而只需尽可能地搜寻宝物,等着各地藏家和石商上门。云南当地的热血沸腾自不必说。云南之外,黄龙玉的热度也不仅波及广东、福建、上海等一线地区。在山西太原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经营者已视黄龙玉为不能缺少的品种;即使是一向只玩戈壁石和黄河石的银川市,也在西塔市场出现了黄龙玉专营店的身影。潮州、贺州等传统蜡石产地的石商,更是齐刷刷地把经营方向转向了黄龙玉。“昆明东盟石博会”展展位的火爆预定,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云南寄予的厚望。
  在新疆,一年一度的6月展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参展者,新疆协会有意将此打造为新疆奇石走向全国的平台,并已取得一定成效。近两年来,嗅觉敏锐而极富市场经验的广西石商对雅丹石的成功经销,就是新疆奇石走向外界的一个成功案例。当然,今年最令新疆奇石声名鹊起的,非广东深圳的龙园展会莫属。哈密石友集体出击、斩获百万的成绩,不仅令外界对这一西北最大奇石集散地的实力刮目相看,也让哈密石友信心倍增。尽管今年下半年由于“七·五”事件的影响,外地客商赴疆相对减少,但仍有天津、上海、河北乃至东北等地的新面孔出现,而当地奇石价格也在大幅上扬。
  
  资源——热点引领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西南西北石市的火爆,其实是基于一个事实:资源为王。作为不可再生的奇石行业,没有资源则意味着一切都是空谈和奢谈。这一点,前有日本的衰落为证,后有国内某些大市场的尴尬令人心焦。而不论是云南协会对黄龙玉的隆重推介,还是新疆雅丹石、彩玉、蛋白石、天山青的层出不穷,都是以最实在的方式,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石友赏玩信心予以提振。就像许多把新疆称为“中国奇石最后一块宝地”的石友所说的,新疆占全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地质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众多山脉河流戈壁,给苦寻石源的各地石友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说,信心比黄金更宝贵,那么信心的建立绝不是可笑的空中楼阁,而需要实实在在的保证——可供赏玩的资源无疑就是这样的保证。
  
  措施——热点延续
  
  当然,资源不是万能的。我们看到云南协会在推出黄龙玉的过程中,以展会组织、理论研究、广告宣传、观念沟通、资源利用细分与保护等一系列组合拳的运用收到奇效,也看到新疆石友集体突围、集中宣传的努力和成果。对手中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和品牌包装,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和日益流行的做法。就在本文成稿时,第二届云南黄龙玉高峰论坛暨龙陵黄龙玉首次公盘交易会即将召开。同时,云南方面正力争将黄龙玉作为天然玉石列入《珠宝玉石名录》和制定出台黄龙玉鉴定的国家标准,而黄龙玉分级的地方标准已于今年下半年实施。在笔者与云南观赏石协会会长葛宝荣先生的交谈中,他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不是简单的要做观赏石,或者要做宝玉石,而是要把这种资源更加合理的开发、宣传、保护、利用。同样,新疆哈密在组团成功参展和获得观赏石之乡称号的基础上,也将有新举措。据石道人俱乐部负责人刘晓明先生透露,他们计划在明年举行一个哈密精品的全国巡展活动,选择国内一些主要城市,全力宣传打造哈密奇石品牌。
  这些措施的落实不仅是对热度的加温,更意在维持热点的延续。资源是必须的,却也是初级的。当代石市不乏随石种发现而兴又随石种枯竭而衰的例子。云南、新疆两地石友和协会的努力,或许有望在维持当地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中见到成效。
  
  热点——不仅改变市场格局
  
  随着近来两大热点的出现,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石市的格局已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从未停止,却将由于重点石种的兴盛和重点地区的有意识推进而加快速度。从石商进货时奔走的方向,从石店展架上石种的改换,这种变化体现得鲜明而深刻。
  市场格局的变化与石友赏玩风潮的改变相互作用,将会继续对今后的奇石文化发展方向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点,往往在影响产生之后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体会。而我们感受今天的热点,回顾昨天的主流,或许可以引发更多思考。比如,从决策层面考量,如何维护资源有序开发,如何引导市场长期良性发展,如何探索规律建立真正的奇石理论体系;从个人赏玩角度考虑,怎样敏锐的捕捉热点,怎样在顺应赏玩潮流与坚持赏玩理念间寻找平衡……
  可以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西南、西北两大热点仍会持续,甚至会随着当地合理有序的运作继续升温。而我们期待的是,这样的热点更多出现,激起石友更大的赏玩热情。
其他文献
此石乃2006年初冬吾儿十四月龄蹒跚学步时,随祖母外出散步在顺德陈村花卉世界草丛中拾得。只见其迈着未稳的脚步,手捧美石奔跑并呼喊:“爸爸,石头……”欢声一路,其欢欣鼓舞之程度难以言表。更巧的是,当天正好是我母亲大人生辰之日,所拾之石为黄蜡石,酷似金猴捧桃祝寿。机缘巧合如斯,举家欢庆,小小金猴竟毫不客气地抢占本馆珍藏品的第一把交椅,一时在亲友圈内传为佳话。遂窃喜至今:吾辈后继有人矣。  如此美事,独
期刊
赏石有时像赏花,花有花语。此石,似有玫瑰的热情,牡丹的富贵,红百合的喜气洋洋和月季的兴旺发达。  赏石又像探索,拂过遍布的珠粒,也许不经意就摸到狮子的眼睛或是老虎的鼻子;换个角度或由近及远,也许真实的幻化成了海市蜃楼,无形的却豁然有形。  初看此石,已是一片石色花语,如再细细品味,哪怕是在累累珠玑上发现最闪耀的一颗、两颗,那也是锦上添花的享受了。
期刊
宽袍大袖的坐姿人物,侧身颔首,以圆融的线条表现出宏大的气度。灿黄底色上巧生出一脉脉羊脂白,勾画出头、须、衫、袖,于洒脱写意中见细节的精致。伛偻的侧影虽随意,也禅意,恰好诠释“自在”的主旨。  “观”,不止是看明月清风,气定神闲;更是时时看着念头的起处,不动摇,心空境寂,方得自在。
期刊
黄龙玉是好玉,无论色泽还是质地,都不错。喜欢黄龙玉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它好。黄龙玉好,如果用它来雕成佛像菩萨像就更好,为什么?因为佛菩萨是众生的本心体现。“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真心本我,清净无染,与佛菩萨无异,只是人的颠倒妄想把本我遮蔽住了,在欲望中迷失了自己。正是由于人的欲望太炽,才有诸多烦恼,由是在苦海中飘溺生死,难以自拔。  菩萨经过多劫苦修,本已跳出三界,但是由于慈悲,对众生不能忘情,
期刊
端坐,百年千年,巍然。  笑看,风花雪月,安然。  目睹,尘世凡间,坦然。  心中有佛,欣然。    王荣才  黑龙江省工商联(总商会) 执委  黑龙江省电子商会副会长  齐齐哈尔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  齐齐哈尔市人大 常委  齐齐哈尔市百脑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期刊
绚烂之色,玉质临风,尽惑朗朗秋意。表达秋之醇厚,承载于一果之上,多则喧闹(秋宜沉静,因沉而静)。藏者破题极小,妙思天然,只著几叶,意态迥异,风神飒爽,反衬出秋的丰收,果的硕盛。还简单于自然,嫁艳丽于质朴,诚可谓“简单自是一种境界”。
期刊
黄衣虫,腰身小,一只似龟,一只如蚕。  佳时佳境,难得相聚于花丛之下逍遥自在。相互凝望,低吟细唱,迷恋于这歌怀醉耳两悠悠之中。  奇怪?他们是书虫在唧唧私语,咬文嚼字,甚有才学,还是在高谈阔论“孝、忠、德、才”?竟此般不亦乐乎!  石案瓦壶,山野清流,三五好友把盏品茗,忘却尘世思虑,只觉得每个毛孔都那么舒坦。唐卢仝《七碗茶歌》:“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文化与石文化同样古老,与人们
期刊
在义乌市石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周年之际,“2009(银旺杯)首届义乌奇石珠宝精品展”于2009年12月5日在义乌市绣湖广场华川书社展厅中心隆重开幕。  此次石展由义乌市石文化研究会组织承办,义乌市文联、义乌市科协主办、浙江省银旺糖业有限公司、浙江原风乳业有限公司协办。在义乌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同仁、石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展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组委会根据形、质、色、纹、韵等标准,从6000多块
期刊
感悟“人生”  罗懿    郭君,吾20余年好友也。生三女而不得一男,村人看低,心甚不爽。后抱养一男,以随乡俗。子女渐长,花费日增,入不敷出,生活艰辛。  十几年来,每有余暇,吾便骑车数十里到河中觅石,与郭君多有交往。觅石艰辛,感动郭君,郭君世居河边,亦随我学习觅石,长此以往,院中便有石山一座,不乏精品。前年,郭君二女上大学,借债累累,无以为计,求救于我,吾友情难却,慷慨解囊以助之。郭遂挑选几方石
期刊
依形取像、依色判面是再创造的基本要领,这方《达摩》亦是:取俏色部位作头,颈、肩依依顺势,胸前一缕,巧镂成经卷,右腕借势甩出,夸张而自然;面孔集合达摩本身的特征和原石顶部鲜明的色纹,突鼓的眼睛、卷曲盘旋的络腮胡子,灵活生动,袖口、襟口也借淡黄色分明。除了高超的技艺,我们还可看出雕刻师的慧眼独具,一侧冲出个精灵,在草花的半遮半掩下顽皮尽显。  巧用特征,巧妙构思,成就了艺术品的精巧之美,似也可从中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