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与拔节期淹涝抑制夏玉米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涝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采用防雨棚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涝天数(2、4、6、8、10d),分析了淹涝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淹涝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随着淹涝时期的后移而减小,苗期淹涝对株高影响最大,拔节期次之,抽雄吐丝期影响较小,且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株高呈降低趋势,而灌浆期淹涝对株高无显著性影响。苗期淹涝解除后,因玉米前期的补偿生长能力强,受涝处理的株高与对照(CK)间的差异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减少;而拔节期淹涝植株的补偿生长能力较弱,各处理灌浆期的株高与CK间的差异仍较大。不同淹涝处理下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趋势与株高一致,任一生育期发生淹涝,其LAI随着淹涝历时的增加逐渐降低。与CK相比,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淹涝使株高和LAI平均分别降低5.49%~45.26%、2.38%~35.62%、1.60%~8.23%、0.63%~5.15%和17.36%~62.42%、14.81%~46.56%、4.40%~17.34%、1.97%~15.39%。淹涝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也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苗期淹涝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影响很小,灌浆期无影响。此外,任一生育阶段发生淹涝,其果穗长、出籽率、穂粒质量、穗粒数、百粒质量和产量均随淹涝历时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淹涝分别减产17.98%~54.97%、9.12%~100%、2.58%~28.63%和5.93%~20.28%,其淹涝历时分别达到2、4、6、4d时就会造成显著减产,减产率分别为17.98%、21.34%、12.99%和13.52%。可见苗期和拔节期是夏玉米淹涝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避免该生育期发生淹涝。该研究可为对夏玉米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研究日光温室梯形土质后墙与地表太阳辐射分布规律,采用辐射探头分别与墙体和地表平行的方式测定了后墙内表面上、中、下3点和地表面南北方向2点的太阳辐射照度。在墙体表
目的了解浙江省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9县市528名0~6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调查。结果纯母乳喂养率30.3%,几乎纯母乳喂
总结11例深Ⅱ~Ⅲ度烧伤患儿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维持有效负压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发现和处理堵管及漏气等情况,加强引流液及敷料渗液的观察,做好创面
该文对适用于稻秆青贮收获的改进型圆捆打捆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这种配置喷液体添加剂系统的改进型圆捆打捆机适应性更广,并可为中国秸草收获机械的技术进步提供借鉴。按照稻秆
农用水泵轴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出现早期断裂,为了找出水泵轴早期断裂的原因,采用直读光谱仪、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布氏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仪器对断轴的化学成分、宏观断口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为倒春寒。
目的调查分析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冠心病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07位门诊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的情况
为了促进江西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该文根据江西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江西广播电视系统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套基于单频网国标
城市防洪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设施的完善程度是保障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是现代化城市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