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作文有“法”可循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璐老师执教的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一课,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想象思维是有路径的,想象指导也该是有策略的,找到精准的知识才能让想象从“无意识”到有“法”可循,这样的习作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抓特点,想得奇妙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作文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出一篇好的想象作文,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想象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把握想象作文的写作要领,学会想象,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形成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让故事变得更“奇妙”?代老师的课前交流以教材为蓝本,认真解读教材,梳理单元的内容,将作文目标与单元目标以及教材体系目标相结合,找准习作知识点,通过回顾教材进行渗透,让学生揣摩想象的艺术,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飞扬起来。如课前交流中,代老师以熟悉的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入手,采用问题支架“你能让小真的头发变得更长吗?有多长?说说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达。
  生:要是同学们在操场上跳长绳,小真的头发一甩一甩的,我班所有同学都可以站在中间一起跳,那才好玩呢!
  生:小真早晨起来,发现快迟到了,于是把头发一甩,正好挂在了校门口的栏杆上,小真“嘭”的一下弹出家门,瞬间来到学校。
  代老师抓住头发“长”的特点,不断鼓励学生抓特点进行相似、相关联想,学生的想象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更加合理。紧接着,代老师继续追问:“你知道小真为什么想让自己的头发变得那么长吗?”小真之所以想让头发变长,是基于内心的愿望——变得比小叶、小美还美,这是想象的源动力。通过这样的课前交流点拨,提醒学生想象时要关注内心的需求,想象才能和认知思维关联起来。代老师利用教材原型,抓住特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造想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堂中,代老师出示小土豆卡通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小土豆的特点来想象,在短时间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感悟,点燃了学生思维。
  师:你知道小土豆有什么特点吗?
  生:圆滚滚。
  生:黄黄的。
  生:小斑点。
  生:可以吃。
  生:坑坑洼洼。
  学生是喜欢想象的,但是,学生原生态的想象往往比较粗浅。因为,想象的本质是对原有经验世界的再加工。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可以借用的想象材料有限,代老师就借助抓住事物特点的思维路径,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升他们想象的质量。

二、大胆想,想得奇妙


  除了抓住特点鼓励学生想象外,代老师的课还有一个值得称道之处,那就是随着教学的展开,巧妙地给予学生想象的路径,领着学生走一步,再走一步。众所周知,想象作文最令老师们头疼的是学生的想象不合理、不丰富、不具体。如何才能做到合理、丰富、具体?代老师在教学中借助例文《最好玩的国王》帮助学生建构思维路径,吸引学生进入拟真的情境中,带领他们来到梦想王国,感受国王夸大玩的时间,一年365天都不工作,夸多玩的花样,大臣们每天每分钟都得想出一个新点子让他玩,让学生一起感受那些有意思、不可思议的人和物。学生在情境创设的推动下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个个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代老师抓住学生想象的动机,运用拟人手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并提供问题支架:小土豆的梦想是去干什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故事呢?
  生:小土豆不喜欢黄皮肤和满脸的雀斑,于是跑到美容院做了祛斑美白,结果回到家后谁也不认识她。
  师:原来这是一个爱美的小土豆,她的梦想是变得越来越漂亮。
  生:圆滚滚的小土豆的梦想是去旅行。他滚呀滚,他路过鸡舍,正想看看,一只大手将他放进鸡窝,鸡妈妈蹲下开始孵蛋。起初小土豆觉得很好玩,可是那里又黑又闷,他好想赶快逃走。
  课堂中,学生想得快乐,说得尽兴,都想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代老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并借助思维导图,把看不见的思维显现化,把显现的思维运用工具呈现出来,小土豆就像人一样,有梦想、有烦恼……从想象的方法到想象的要求,引导学生层层推进,逐步深入。把小土豆拟人化,非常有童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代老师的课可圈可点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迁移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师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也给了我诸多点撥和启发。想象类习作不能让学生为了想象而想象,更不能强迫学生想象,想象要有路径可循。代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为思维而教,让思维真实发生,让我敬佩和感动。■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教学理念】  《搭石》一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风景,不管是人们为他人着想、相互谦让还是尊敬老人,都将乡亲们纯朴、善良的美好情感表达了出来。本课的设计意图主要是以句带篇,用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来串起所有的内容,通过不同的画面来感受乡亲们的善良、淳朴,最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升华情感。同时注重学法的迁移
这一段时间,我重温了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心中的熊熊大火再次被点燃。由于在讲台上奋斗了这么多年,所以我不自觉地由理想的学校、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教师,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我希望我们所有的理想都能在课堂里变为现实。那么,我理想中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心中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浸润其中的。课堂上,孩子们精神抖擞,全身心地参与,对新的知识充满了渴盼,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每一
一、“多感官”与“全脑教育”  1.“感官”概念  所谓感官,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器官,如眼、耳、口、鼻。通过这些器官,我们可以得到各种感觉,还可以去认识外部世界。可以说,感官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如果说其他感官是“兵卒”的话,那么,大脑则是统领这些兵卒、发号施令的“司令”。  2.多感官教学  多感官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不同,传统
行事有制度,教学有范式,这是我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始终不渝的追求。范式是框架,是样式,是约定,从大处来说,也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制度。语文教学范式“测、导、研、写”四个环节直击目标,顺势而来,相互关联,以帮助师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老师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努力寻求适宜的教学策略。  一、板块分解法  “测”,检测预习效果或第一教时的学习成果;“导”是重头,在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组
当我打开电脑,敲击键盘,追忆贾志敏老师对我人生引领、教育导航的时候,他老人家却与世长辞,到天堂去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泰斗贾志敏老师于2019年2月5日13时53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痴迷的小语教坛……从此,小语界失去了一位令人敬仰的好师长,我亦失去了一位顶礼膜拜的“教神”,失去了一位默默指引我前行的恩师。虽然我与贾老师只有几面之缘,但他的精
为什么要写作文?问题很简单,却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学校有这门课”,这可能是背着书包上学不久的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有些场合要考作文”,这可能是上学已久将要离开学校的大孩子们的想法。“因为有些意思,不只要说,还要写下来,甚至不必说而必须写下来”,这可能是近于三十而立直到老成持重的许多人的想法。  所谓“必须写下来”,情况各式各样。想要告诉的人不在跟前,说话听不見,只好写。有时候,虽然人在跟前,但为
【设计初想】  《彩虹》是一篇情趣盎然的散文。文章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自己走到彩虹桥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课文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全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之间结构类似却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在进行教材的深入解读时,
人生就像是一场奇遇,无与伦比,在最美的年华遇见睿智风趣的恩师,学会了不退缩、不放弃,毅然决然坚持与梦想携手漫舞青春,不负时光老人也留不住的刹那芳华……  初次见面 一心向贤  依然记得与徐特初见的那幕,他坐在办公椅上,不苟言笑的模样,目光似是严厉。新调入师父学校的我有点忐忑。师父看出我的拘谨,询问我之前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他风趣的谈吐扫去了我的不安,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当时我心里暗想,在他领导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校在单元整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管理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平等地对话,积极地探究,主动地思考,热切地互评,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源自学生自己的、自然而然的学习气氛,同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新偏旁。音:重点读好轻声词;形:借助图片记住象形字“朵”,理解“满”的字义,记住字形;义:借助部件区别“颗”和“棵” 的字义。  3. 初读课文,了解诗歌自然段划分。抓住关键词句“满地”“满天”“这里”“那里”“真比……还多”,在朗读过程中体会鲜花、星星的数量多、品种多、色彩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