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衡施肥在大豆生产中的作用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平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农作物需肥规律、耕地供肥能力和各种肥料效益,合理确定各种肥料的施肥量,并加工成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推广先进的施肥方法和技术,做到平衡施肥,缺素补素,以平衡土壤养分状况,改善土壤条件,满足农作物需求,确保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豆生产;平衡施肥;作用
  大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除氮素可以由共生固氮作用从空气中吸收30%~50%外,其他营养元素则由土壤中吸收。土壤养分含量与供肥能力是大豆生产的基础,肥力低的土壤种植大豆是很难获得高产的。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错误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肥并用。
  1.基肥
  增施农家肥料作基肥,是保证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农家肥属完全肥料,矿物质养分含量高,还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性质缓和,肥效长,对培养地力非常有益。有机肥腐熟后产生有机酸,能把土壤中各种不可给态养分溶解为可给态,及时供给大豆吸收利用。同时,有机肥还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疏松程度,使土壤蓄水、蓄肥并增强保温能力,形成大豆生长的良好环境。
  在农家肥料中,以猪粪对大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含有机质较多的马粪和堆肥,土杂肥的效果较差。基肥的施用量因粪肥质量、土壤肥瘠和前作物施肥多少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粪肥质量高的,每亩施1000~1500 kg,质量差的,每亩施2000~3000 kg。土壤瘠薄和前茬施肥数量少的地块,更应注意多施有机肥。
  2.种肥
  种肥是大豆生育前期营养生长的物质基础,应满足大豆开花前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实现早出苗、出壮苗。
  2.1肥料种类:第一种是有机肥,肥力中等或较低的地块,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15.0~22.5 t;肥力较高的地块,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7.5~15.0 t,与化肥充分混拌后施用。第二种是化肥,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20~150 kg、硫酸钾150 kg。
  2.2施肥方法:既可在顶浆打垄时施于垄底,也可在播种时施于播种沟底或种子一侧。施种肥时,要特别注意肥、种隔离,避免种肥接触,以免烧种烧苗。种肥深施有明显增产效果。
  3.追肥
  3.1追肥时期及用量。根据豆田土壤肥力状况及种肥的施用种类、数量及大豆长势而定。一般肥力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追施尿素45~75 ks或硫酸铵90~150 kg。将肥料撒施于大豆植株一侧,随后结合中耕培土及时将其掩埋。肥力较高、种肥充足的地块,如大豆长势繁茂,可不追施氮肥,适当迫施磷、钾肥,以促熟、抗倒伏;地力瘠薄、种肥施量少、豆苗细弱的地块,应进行苗期追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20~150 kg。
  3.2 叶面追肥。大豆叶片吸收养分能力较强,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均能吸收。大豆开花、结荚、鼓粒初期需吸收大量养分。在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根部追肥又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叶面追肥。叶面追肥用量少、肥效快,能克服天旱时根部迫肥不易见效的缺点,还可避免根部追肥不方便及伤苗等问题。叶面肥种类及用量大豆叶面可追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氢钾、三料磷、硫酸钾、钼酸铵、硼砂、硫酸锰、硫酸锌等。叶面追肥的溶液浓度应近似或稍低于大豆体内液体浓度的比例。一般公顷用尿素7.5~11.2 kg、磷酸二氢钾1.12~2.25 kg、三料磷150 g、硫酸钾75 g、钼酸铵150~225 g、硼砂1.5 kg。叶面追肥时期大豆初花期至鼓粒初期喷2~3次,每次间隔10 d左右,下午2-3时喷施,使肥液在叶面停留较长时间,有利于吸收。
  4.施用钼肥
  钼能促进根瘤的形成与生长,使根瘤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固氮量提高;对大豆氮素代谢有重要作用;可以增加大豆各组织的含氮量,提高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大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大豆植株对磷的吸收、分配和转化;增强大豆种子的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力。在酸性土壤上,由于有效态钼与游离铁铝作用而沉淀,种豆科作物特别容易发生缺钼现象,而影响产量。因此应适量施用钼肥。施钼的方法有两种:拌种:用钼酸铵20~30 g,先加少量温水,使之溶解后,再加水2.5~1.0 kg,制成1%~2%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50 kg种子上,边喷雾边搅拌,待搅拌均匀溶液全被种子吸收阴干后即可播种。注意拌种后不要晒种,以免种皮破裂,影响种子发芽。喷洒:在大豆开花期进行喷洒,一般50 kg水加钼酸铵20~25 g,制成溶液,每亩喷溶液25~30 kg。钼肥和磷肥配合喷洒,效果更好。磷肥最好用磷酸铵,在每亩喷钼酸铵溶液中加30g磷酸铵,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总之,选择大豆生产氮、磷、钾主体肥料、复合肥料和追施钼等辅助微肥,是大豆优质、高产、降耗、高效的关键。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体系要求,此技术将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实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着力改善内在和外观品质,减少疾病发生危害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摘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选好秧田,施足基肥  秧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杂草少、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田块;秧田犁耙前亩施猪牛粪30~40担,以每厢6尺开厢后,厢面施粪尿6~8担,再平整秧板。  2 品种选择  
通过对发病草鱼进行观察、解剖,发现发病草鱼是由病毒性出血病病毒引起,而非细菌性出血病,采用微碱性池水及抗病毒疗法后,病鱼恢复健康,达到预期效果。
可靠的建筑能源消耗监测数据是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依据和基础。在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个别项目存在施工安装不规范,运行维护力度不够,导致监测数据质量和系统稳定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  1 选地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分布范围广,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良好的土层结构,所以宜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耕作层上虚下实、土壤质地中上、肥力中上等、灌排条件好的地块,一般要求土壤耕层含盐量小于0.25%、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  2 秋耕深翻  秋耕深翻可以有效疏松耕作层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水稻倒伏的原因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稻;倒伏;病虫害防治  倒伏分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一般根倒伏发生在蜡熟期后,由于搁田没搁好,田间长期保水,土壤糊烂,根系发育差,扎根浅,根系支持力差,形成头重脚轻,稍经风雨等外力侵袭,就很容易发生倒伏;茎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以后,由于施肥不当或密度过高,造成茎秆柔软,承担不起上部重量而导致倒伏。  1 水稻倒伏的原因  水稻倒伏与水稻
摘 要:长期以来我县水稻种植只局限于中早熟品种,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很大影响,积温不足已成为水稻生产加快发展的瓶颈。水稻大棚隔寒增温育苗可以提高活动积温200℃以上,可提前育秧20天左右,有效延长了水稻生育期,拓宽了品种适应范围,增加了水稻生产科技含量,提高了水稻生产水平。该技术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大棚;隔寒增温育苗;管理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种比当地积温高1
摘 要:水稻是喜温作物,当种子在低于最适温度时萌发便易受到病菌侵染,加上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种子腐烂。本文在分析了水稻种子腐烂原因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烂种;原因;防治  种子萌发前籽粒可被很多土传和种传病原菌侵染,破坏胚组织,引起种子腐烂。如果种子腐烂发生不严重,仍可长出幼苗,但容易发生苗期猝倒病。  1 病原菌  种子腐烂通常是由镰孢菌(Fusariumspp.)、腐
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既能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培肥土壤,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还可以节省农业投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