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商期待共赴进博会“东方之约”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10日在黄浦江畔如约而至。举办进博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开放举措。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高质量参与第四届进博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经过3年发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朋友圈”越来越大,交易采购及投资项目落地成果丰硕,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经历了前三届的新鲜和辉煌,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进博会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跨国企业紧抓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今年1—9月全国吸收外资8595.1亿元,同比增长19.6%。据IMF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估计,2020年以来中国已吸引约1800亿美元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一方面加强内部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这将进一步吸引投资者进入中国,抓住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不少跨国企业连续几年参加这一盛会。作为首批报名参加进博会的跨国企业,西门子医疗此前已连续3年参展。在西门子医疗看来,进博会不仅是企业展示自我的平台,更是创新产品加速在中国落地的良机。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我相信第四届进博会依然会精彩纷呈,今年我们也将把更多突破性产品通过新颖且与众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希望通过更深入地交流,发掘更多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
  乐高集团是第四次参加进博会。过去3年,借助进博会平台,乐高中国业务取得跨越式成长。在进博会上首发的乐高悟空小侠系列不仅在全球热卖,动画片也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上线。今年10月1日,全球最大的乐高品牌旗舰店在广州开业。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被列入市重大外商投资项目,项目合资公司已经成立,预计今年内开工。今年上半年,乐高公司全球新开的60多家品牌零售店,有40多家位于中国。乐高集团首席执行官倪志伟说,进博会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进一步投资、发展和创新。他说:“今年,我们不仅继续参加进博会,还将在医药馆和生物医药专区设立双展区,总面积扩大到900平方米,创新药物和装置展品也会更加丰富。”
  同样“四连参”的诺和诺德已扎根中国市场近30年。其全球高级副总裁周霞萍表示,进博会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坚信,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为跨国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届进博会时,诺和诺德将中国业务在集团全球创新战略中提升至最高级别,以实现国内外同步临床、同步获批。今年,诺和诺德有两个重磅产品获批在中国上市,首个“中国同创”项目一周一次胰岛素注射剂,也已在中国开展全球关键III期临床试验。
  嘉吉已连续3年参加进博会,并签署了总价值超过8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嘉吉将携百余种进口食品及产品原料的创新成果亮相第四届进博会。嘉吉中国区总裁刘军称:“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并珍惜参加进博会的机会,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与政府、同行以及消费者建立高效沟通的平台。”
  进博会不仅让老朋友流连忘返,也让新朋友跃跃欲试。全球知名医疗科技公司史赛克将首次参加进博会,以“创新科技,焕新生命”为主题,全面展示其在骨科植入、医疗设备、急救及神经外科等领域20余款创新产品及医疗解决方案,其中,史赛克“明星产品”——智慧关节机器人将迎来中国首秀。史赛克中国区总裁何磊称,进博会不仅是中国经济活力的体现,更是中国扩大开放、大力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决心的彰显。作为进博会的“新朋友”,史赛克期待能够把握中国机遇,拥抱合作开放的中国市场。
  回头客超八成,签约参展企业数量超过去年
  本届进博会,新老朋友参会热情不减。目前,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确定参加第四届进博会。
  从规模看,参展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签约参展企业数量超过去年,启用14个场馆,共12个展台净面积超1000平方米。其中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展台净面积1600平方米,日本那智不二越展台净面积1300平方米。从质量看,特装率达到95.9%,世界500强和行业龙頭企业参展踊跃,回头率超过80%。境外中小企业组团参展企业数增加30%。
  从代表性看,今年,国别(地区)数量超过去年,境外中小企业组团参展企业数增加30%。日本、丹麦、波兰、新西兰等国组展机构纷纷扩大参展面积,组织更多代表该国特色和制造水平的中小企业参展。设立在食品展区的中东欧专区展览面积超1500平方米,企业数超60家。
  在企业商业展方面,共分为六大展区。全球五大粮商、十大汽车企业、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和十大化妆品品牌等将齐聚亮相,众多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在第四届进博会上进行首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此次企业商业展的招商工作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利用大数据强化专业招商,首次面向参展商和相关单位定向邀请专业观众,已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分团,18场线上线下的路演活动共有2700余家采购商出席;200余家参展商和500余家采购商通过展前供需对接会提前对接,促进洽谈成交。目前,共有9万家机构31万人报名注册,参与进博会的交易采购。
  根据“综合展、专业办”理念,第四届进博会将有创新孵化、数字工业、能源低碳及环保技术、集成电路、公共卫生防疫、康复养老、生物医药、智慧出行、农产品、乳制品、美妆及日化用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体育用品及赛事等13个专区。其中,创新孵化专区将在技术装备、汽车和医疗3个展区分设。创新孵化专区将有近100家展商,展览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展品涉及人工智能、健康科技、自动驾驶等。
  在虹桥论坛方面,将举办主论坛和13场分论坛,涵盖健康经济、绿色发展、消费升级,数字经济、智能科技、农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等全球前沿领域和产业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还将举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高层论坛。论坛将邀请境内外的嘉宾线上线下同步参会,积极为全球经济复苏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虹桥智慧”。   民间外交重要舞台
  习近平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迎的是五洲客,计的是天下利,顺应的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中国全球外交布局逐渐成型,对外开放格局日益扩大,中外民间联动将日益活跃并不断取得积极效果,进博会成为民间外交的重要舞台。作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示范窗口,进博会成为融合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的新平台。


  在9月26日举行的“进博会中的民间外交和新时代‘民心相通’建设”研讨会上,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表示:“我们要积极发动和组织各方力量,共同构建民间外交工作体系,更好地服务进博会、服务国家外交、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全球性挑战与风险的加剧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发展,加深了国际社会的信任鸿沟,加强对话、形成共识、携手应对危机,正变得日益重要和紧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提出,进博会是一项伟大创举,显示了中国人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现代化的自信和责任,以及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愿望。已经举办的三届进博会为民间外交和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在开展民间外交和促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基调。在创新发展与合作领域,城市之间的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进博会融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国家综合展、人文交流于一体,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多主体共同参与,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的大舞台,在促进民间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持续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水田贤治表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历来重视发展与中国各地方政府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日企积极参与了此前三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位居前列,而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周边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表示,推动民间外交和进出口贸易联动,不仅能够发展贸易,也能够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加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信任提供更多动力。
  进博会各参展国的经贸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文化也各具特色。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提出,进博会不断加深着参展各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博会不断增设的文化和艺术品展示项目,弘扬了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文化精髓,给世界各地的展商客商带来了有益的启迪,展现出国际文化交流的永恒魅力。
  延伸阅读: 国家展“上云”
  目前,已有约60个国家参与国家展。第四届进博会将使用数字化手段,首次举辦线上国家展,采用三维建模、虚拟引擎等技术,为各参展国搭建精心制作的虚拟展厅,通过图片、视频、3D模型等多种形式,展示参展国发展成就、优势产业、文化旅游、代表性企业等领域特色。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各国美景美食尽收眼底,带给观众全新体验,有效发挥进博会人文交流的平台作用,使国家展成为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外民心相连相通的彩虹桥。国家展是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家展使用数字化手段“上云”,以线上方式展览,为第四届进博会增添了新亮点。
其他文献
法,一个萨维尼眼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当今中国,正面对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国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有着自身的特质,却在19世界下半叶起开始面对世界其他法律文化的冲击,二者交融至今,有着有益的发展,却也有令人惋惜的地方。费孝通所述的“乡土中国”是深受中国传统法文化影响的社会,“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是最显著的特征,而当今社会并没有完全摆脱“乡土”二字,反而进入了“后乡土社会”时代。本文试图通过以 S 村实例分析,以小见大,尝试从小的切口一窥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碰撞,佐以苏力的“本土资源论”,尽力探寻笔
摘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这意味着,教育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迈向教育强国的新阶段。在新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步伐,也促使更多的学习者可以接受更加高质量的教育过程,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学习的质量观以及提升路径决定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该研究基于职业技能更新和发展的视角,利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开放大学42名优秀校友事迹
期刊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贸易调整遭遇扰动,带来了一些消极变化。最直接的冲击是9月份以来由于产能不足等各種原因,全球能源价格飞涨;其次是疫情冲击导致东南亚和印度这些一度承接初级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地区无法完成订单;第三则是国际物流体系也因为产能与全球经济恢复程度不匹配,而出现了运费暴涨的情况。国际贸易体系亟待恢复稳定。  在这一变化格局面前,中国过去几年的改革措施和发展策略显示出了它们赋予进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加强双边贸易关系、互利共赢的独特平台,而且已经成为国际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在2021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展前夕,塞浦路斯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欧阳路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他表示,今年,塞浦路斯首次参加进博会,将通过现场国家馆和网上国家馆的线上线下两种形式深度参与。此次参展的目标是展示塞浦路斯在贸易、工业、旅游、投资和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  塞浦路斯对华出口5
期刊
随着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渐临近,海内外的参展企业也进入了准备的最后阶段。  不少海外华商更是看好进博会这一平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们表示,进博会开辟了国际贸易的新模式,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每年举办进博会吸引全球越来越多关注,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带来一剂强心针,并称要“年年赴约”,也期待“届届精彩”。  持续赴约,收获颇丰  在展会开幕前夕,已经连续4年参加进博会的来自加拿
期刊
今年恰逢中国与比利时建交50周年。50年来,中比两国友好关系在多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经贸合作成果丰富。不久前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时指出,希望以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比关系不断取得新成绩,为中欧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前夕,布鲁塞尔首都大区贸易与投资首席代表马汉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起,比利时以多种形式积极地参加进博会。201
期刊
10月9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简称中国海仲)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21年版)》(简称《2021仲裁规则》)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海仲委副主任李虎在发布会上指出,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格局加速演变,国际国内商事仲裁快速发展、竞争加剧,中国海仲紧跟国际仲裁发展步伐,对现行仲裁规则进行修订,回应时代变化,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增强仲裁程序透明度,凸显仲裁制
期刊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全方位冲击,但“一带一路”建设逆风前行,取得来之不易的积极进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10月21日,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透露,前三季度,我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多领域对外投资稳步增长。今年1—9月,流向制造业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9.3%,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2亿美
期刊
10月19日,迪拜世博会江苏周系列活动期间,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线上推介会成功举办。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在致辞中指出,自中国与阿联酋建交以来,双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期待两国以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为成功典范,打造更多合作示范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副司长张建华表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和包容增长的现实需要。示范园作为中阿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应发挥桥
期刊
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经济互补性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日韩三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中韩经贸合作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逆势增长。  2020年,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RCEP的签署将成为促进东亚和平和共同繁荣、地区合作制度化的里程碑,成员国中从GDP和贸易额看,中日韩三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