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体育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运动训练上,体育大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针对体育院校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体育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重要因素分别为:听力课程设计的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欠缺、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学生情感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体院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体院大学生的听力教学之路,切实培养体育大学生的听力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 听力教学 听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10-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与国外日益交流加深的今天,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体育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运动训练上,不可否认,他们的英语平均水平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都使体育大学生看到了我国体育专业的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显,因而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英语水平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怎样学好英语,怎样使体育大学生能自如应用英语,成为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研究的焦点,也是体院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大挑战。
我国现阶段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都是通过“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完成的。听力教学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见其重要性。听力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虽然得到重视,但仍然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听力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听力能力是训练学生能在转瞬即逝的时间内捕捉有益信息,并能及时做出相应反映的能力。听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本文试从听力教学出发,以体育院校为背景,分析体院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受体院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重心在训练其专业课上。英语课的教学以能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精读为主,而听力课教学通常被缩减。教师只能略讲听力技巧及词汇的用法,采取“以练代讲”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一般由4步组成,即放录音、对答案、讲习题、再放音。学生在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下,只能把听力课的重心放在核对答案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从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听力能力的训练和对听力技巧的总结。下课后学生也没有针对在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所以听力课收效不大。另外,体院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只能调动紧跟教师思路的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体院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不高的另一因素。
(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欠缺
影响听力能力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薄弱,其中词汇量有限是关键原因。词汇是构成句子的最小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另外,即使某些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但听力课上或四六级听力考试时也感到较为困难,究其根源在于对于词汇的一词多义、同音异义词的辨析没有进行深入学习。
众所周知,准确辨音是听力的基础技能,学生缺少语音、语速、连音、略读等听力知识,不了解一些读音规则也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三)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
英语的學习不单纯是对一种外国语言的学习,学习单词、语法、篇章等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于学习另一个国家风俗、文化上。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往往只是孤立地学习字词的意思,单纯地积累词汇量,而忽略了字词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听力过程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成为了听力理解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听懂了整篇文章,也很难了解文章的主旨,进而对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四)学生情感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
情感(affect)从广义上说就是影响行为的情绪、感情、心情和态度。(Arnold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 听力教学 听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10-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与国外日益交流加深的今天,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体育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体育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运动训练上,不可否认,他们的英语平均水平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都使体育大学生看到了我国体育专业的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显,因而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英语水平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所以,怎样学好英语,怎样使体育大学生能自如应用英语,成为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研究的焦点,也是体院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大挑战。
我国现阶段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都是通过“听、说、读、写、译”这五个方面完成的。听力教学被放在首要位置,可见其重要性。听力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虽然得到重视,但仍然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听力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点、难点,听力能力是训练学生能在转瞬即逝的时间内捕捉有益信息,并能及时做出相应反映的能力。听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本文试从听力教学出发,以体育院校为背景,分析体院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受体院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重心在训练其专业课上。英语课的教学以能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精读为主,而听力课教学通常被缩减。教师只能略讲听力技巧及词汇的用法,采取“以练代讲”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一般由4步组成,即放录音、对答案、讲习题、再放音。学生在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下,只能把听力课的重心放在核对答案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上,从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听力能力的训练和对听力技巧的总结。下课后学生也没有针对在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所以听力课收效不大。另外,体院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听力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只能调动紧跟教师思路的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造成体院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不高的另一因素。
(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欠缺
影响听力能力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薄弱,其中词汇量有限是关键原因。词汇是构成句子的最小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另外,即使某些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但听力课上或四六级听力考试时也感到较为困难,究其根源在于对于词汇的一词多义、同音异义词的辨析没有进行深入学习。
众所周知,准确辨音是听力的基础技能,学生缺少语音、语速、连音、略读等听力知识,不了解一些读音规则也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三)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
英语的學习不单纯是对一种外国语言的学习,学习单词、语法、篇章等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于学习另一个国家风俗、文化上。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往往只是孤立地学习字词的意思,单纯地积累词汇量,而忽略了字词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听力过程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欠缺成为了听力理解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听懂了整篇文章,也很难了解文章的主旨,进而对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四)学生情感因素对听力教学的影响
情感(affect)从广义上说就是影响行为的情绪、感情、心情和态度。(Arn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