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噢,怎么可能呢?数学危机?神奇的、几乎可以说是万能的数学,怎么可能会有危机呢?真是难以置信!
嗨,那就跟我一起走进数学的历史,亲眼见证这一切吧!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的。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
其实希伯索斯发现的是无理数,他的这一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7世纪。17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这次危机的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作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比如“理发师悖论”,就是如果一位理发师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呢?还有大家熟悉的“说谎者悖论”,其大体内容是: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克里特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试问这句话是真还是假?
这就是三次数学危机,三次数学危机的成功解决让数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使数学科学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完善。
嗨,那就跟我一起走进数学的历史,亲眼见证这一切吧!
第一次危机发生在公元前580~568年间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数,原来是指整数,他们不把分数看成一种数,而仅看作两个整数之比,他们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该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根据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所能表示的。希伯索斯的发现被认为是“荒谬”和违反常识的。它不仅严重地违背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也冲击了当时希腊人的传统见解,使当时希腊数学家们深感不安。希伯索斯因这一发现被投入海中淹死。
其实希伯索斯发现的是无理数,他的这一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7世纪。17世纪微积分诞生后,由于推敲微积分的理论基础问题,数学界出现混乱局面,即第二次数学危机。这次危机的焦点是:无穷小量是零还是非零?如果是零,怎么能用它作除数?如果不是零,又怎么能把包含着无穷小量的那些项去掉呢?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在1902年,罗素悖论的产生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号称天衣无缝、绝对正确的数学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
比如“理发师悖论”,就是如果一位理发师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呢?还有大家熟悉的“说谎者悖论”,其大体内容是: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克里特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话”。试问这句话是真还是假?
这就是三次数学危机,三次数学危机的成功解决让数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使数学科学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