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蓄热装置蓄热过程模拟分析与实验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一种采用分组投切的固体蓄热装置,并以此设计搭建总加热功率150 kW的固体蓄热实验装置,搭建热物理参数非定值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出炉体的温度场分布,并与定值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热物理参数非定值与定值的温度曲线和蓄热量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非定值法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设计一种分组投切的加热方式,对分组加热的固体蓄热装置进行蓄热量及温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整体加热的炉体温度梯度分布区间较大,传感器点温度有温差;采用分组加热的炉体温度梯度分布区间相对缩小,传感器间温度几乎相等,相同蓄热目标温度下,提高蓄热量6.0%.
其他文献
针对单轴跟踪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单轴跟踪方式,采用“斜面+楔形体+转轴”的几何构造,只用一个转轴即可最大程度接近双轴跟踪的效果.通过几何关系推导出新型单轴跟踪
传统的新能源发电设备不具备调频调压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已有研究提出多种针对光伏逆变电源的稳压与电压穿越策略.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光伏电源的调频、孤网运行等方面
提出一种新型单级非隔离Buck-Boost逆变器.为使输入电压与调制波之间呈线性关系,采用一种新型的非线性PWM策略.该逆变器具有平衡的升降压能力,适用于光伏系统等输入电压宽范
为研究硅胶在复合LiCl之后用于储热装置的性能,以4种不同浓度的LiCl溶液浸渍硅胶而制成复合吸附剂,对这4种复合吸附剂以及原硅胶的物理性质及储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主要研究双面光伏组件的电性能测试,通过选择6种不同的双面光伏组件,分别采用等效光强法、双面同步打光法以及公式法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发现:不同测试方法对同一块组件进
基于焓法模型对水平管壳式相变蓄热装置热性能的增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蓄热过程中传统管壳式装置内材料的传热及流动机理;然后引入椭圆元素并对比椭圆内管及外壳的强化传热效
针对多晶PERC太阳电池其较大的光衰效应会影响功率输出的问题,研究烧结曲线对多晶PERC太阳电池光致衰减效应的影响.在常规烧结曲线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烧结曲线峰值温度位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