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主体性确立的社会经济前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传统主体性学说的合理内容,同时大力批判了这种学说的唯心主义基础,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其思想特色在于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寻找主体性的根本源泉.通过梳理前人思想的来龙去脉,探索主体性理论研究的路径,探询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为人的主体性确立找到一个新的现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能否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除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热忱的服务态度,优越的医疗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有过硬的医疗技术,而过硬的医疗技术来源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相对于诗词研究,散文研究则滞后了许多.究其因,缺乏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为之一.古人即有“知人论世”之说,这于散文研究也当是重要一途.文为人之气,因而以“
从收录数据、检索途径、检索功能3个方面对《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实例操作,提出了数据库改进的建议。
简要介绍了博客(Blog)的起源、概念和类型,分析了图书馆建立Blog网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研究了Blog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其基础是整体有机的宇宙论.表现在认识特征上则是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系统思维把人与宇宙看作本质上互相贯通的有机系统;意象思维注重事
从高等院校网络化数字文献资源建设的需求出发,探讨了高校文献保障系统数字资源建设的原则,分析了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困难,提出了具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