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抓好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等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词汇;兴趣;技巧;习惯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阅读理解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基础出发,抓好词汇教学
我们都知道,制约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词汇量。如果掌握词汇量太少,文章就不可能很顺利的读懂。在阅读过程中强化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并不矛盾。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文章,而加强词汇意义的解释,了解词汇的用法,都是在增强语言知识,是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除了平常的词汇教学外,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以下两点来获取新的词汇:(1)鼓励学生做有心人,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新的英语词汇择优吸收。(2)在平时练习中遇到优美的词语也要及时记下来,变成自己的词汇。
二、培养学生兴趣,转变阅读观念,创造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各种认知机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至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在英语课堂内,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努力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三、要善于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一种阅读技巧。在整个快速阅过程中,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
1.有针对性的进行限时阅读。本人收集与学生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每节课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课堂限时阅读,重点训练跳读和查读。跳读是对一篇文章,不按次序可以通过只读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查读则是利用材料的信息结构来迅速查找某一个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篇章是有其特定结构的,例如,电视节目等一般按时间顺序;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故事、传记则有五个带有W词的要点:何事(what)、何因(why)、何地(where)、何时(when)、怎样(how)。跳读和查读间隔地练习,摆脱了一词一句仔细推敲的传统阅读习惯,使学生既能抓住重要细节,又能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限时限量的约束,又得到教师的指点和启发,就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2.猜测词义的训练。在阅读中如果遇到生词,不仅影响了阅读的速度,而且还容易打断阅读思路,降低阅读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猜词技巧。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同义词、反义词获知词义,也可以从语境中猜出词义,还可以根据词的结构和构词法常识(如词干、词根)等来判别词义。如:(1)Jason is a language specialist. Special是unusual(不寻常的)之意,后缀-ist指人,Specialist就是“不寻常的人”也就是“专家”之意。(2)To write, you need a sharp tool and a quick mind (the first of which can be easily obtained from a book store).这里的sharp tool是“利器”吗?不是,括号内注明这利器可以在书店买到,显然,这就是“笔”了。
3.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复杂句子结构的方法。在阅读中,结构复杂的句子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两个途径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句子的能力。一是从语法项目进行教学;二是重视阅读材料中典型例句的示范分析。
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在阅读活动中,为了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还要能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推断出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隐含意义或深层结论。
四、精挑细选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靠教材和课内有限的时间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如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所选材料要注意其语言的地道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广泛性。内容以名人传记、政治历史、科普文章、幽默故事等为佳。例如、《英语画报》、《Snow—white And seven Dwarfs》、《中学英语拾级读物》等阅读材料,学生每天一篇读下去。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而且让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促进,把它们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说:“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习惯是人在长期的时间内形成的有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养成难以改变,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同时要克服指读、声读和迂回读的不良习惯。更重要是把阅读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选择适宜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建立阅读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教师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词汇;兴趣;技巧;习惯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阅读理解是他们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基础出发,抓好词汇教学
我们都知道,制约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词汇量。如果掌握词汇量太少,文章就不可能很顺利的读懂。在阅读过程中强化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并不矛盾。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文章,而加强词汇意义的解释,了解词汇的用法,都是在增强语言知识,是理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扫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除了平常的词汇教学外,我还要求学生通过以下两点来获取新的词汇:(1)鼓励学生做有心人,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新的英语词汇择优吸收。(2)在平时练习中遇到优美的词语也要及时记下来,变成自己的词汇。
二、培养学生兴趣,转变阅读观念,创造阅读氛围,让学生爱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各种认知机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至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大乐趣。在英语课堂内,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努力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三、要善于应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一种阅读技巧。在整个快速阅过程中,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
1.有针对性的进行限时阅读。本人收集与学生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每节课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课堂限时阅读,重点训练跳读和查读。跳读是对一篇文章,不按次序可以通过只读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查读则是利用材料的信息结构来迅速查找某一个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篇章是有其特定结构的,例如,电视节目等一般按时间顺序;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故事、传记则有五个带有W词的要点:何事(what)、何因(why)、何地(where)、何时(when)、怎样(how)。跳读和查读间隔地练习,摆脱了一词一句仔细推敲的传统阅读习惯,使学生既能抓住重要细节,又能总结出文章的主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限时限量的约束,又得到教师的指点和启发,就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
2.猜测词义的训练。在阅读中如果遇到生词,不仅影响了阅读的速度,而且还容易打断阅读思路,降低阅读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猜词技巧。我们可以从上下文的同义词、反义词获知词义,也可以从语境中猜出词义,还可以根据词的结构和构词法常识(如词干、词根)等来判别词义。如:(1)Jason is a language specialist. Special是unusual(不寻常的)之意,后缀-ist指人,Specialist就是“不寻常的人”也就是“专家”之意。(2)To write, you need a sharp tool and a quick mind (the first of which can be easily obtained from a book store).这里的sharp tool是“利器”吗?不是,括号内注明这利器可以在书店买到,显然,这就是“笔”了。
3.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复杂句子结构的方法。在阅读中,结构复杂的句子是影响学生正确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两个途径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句子的能力。一是从语法项目进行教学;二是重视阅读材料中典型例句的示范分析。
4.注意深层意思的理解。在阅读活动中,为了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时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还要能够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推断出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隐含意义或深层结论。
四、精挑细选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仅靠教材和课内有限的时间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如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所选材料要注意其语言的地道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广泛性。内容以名人传记、政治历史、科普文章、幽默故事等为佳。例如、《英语画报》、《Snow—white And seven Dwarfs》、《中学英语拾级读物》等阅读材料,学生每天一篇读下去。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而且让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促进,把它们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说:“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习惯是人在长期的时间内形成的有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养成难以改变,因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同时要克服指读、声读和迂回读的不良习惯。更重要是把阅读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情,选择适宜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建立阅读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教师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