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感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50例符合标准的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对症治疗等方面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用清开灵针,用药时间均为3天。结果:使用同一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13.5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 痰热清 上呼吸道感染
资料与方法
我院在2005年3~6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病例选择标准:在门诊上感患儿中筛选,具有急性起病(发病<2天),均有发热(体温38.5~39.5℃)、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喷嚏、咳嗽、食欲减退、睡眠不宁等临床症状;咽部充血或扁桃体Ⅰ~Ⅱ度,但无脓苔,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肺部听诊闻及干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分类减少,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经鉴别诊断排除肺炎、出疹性疾病、肠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高热。临床诊断为上感2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7例,男69例,女58例,年龄0.5~12岁,平均病程1.8天;对照组123例,男72例,女51例,年龄0.5~12岁,平均病程1.6天。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新谊医药集团、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痰热清注射液(10ml/支),以0.5~1ml/(kg•日)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清开灵注射液(10ml/支),以0.5~1ml/(kg•日)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4天为1疗程,其他支持疗法相同。
疗效标准:患儿开始治疗后,每天上、下午及晚上各测量体温1次,并列表记录,每日复诊观察病情变化,以体温变化、咳嗽程度为判断药效标准,当体温变化与咳嗽程度不相符合时,以体温变化为主。①显效:用药24~48小时内退热(<38℃),体温不再上升,咳嗽症状消失,全身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②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退热(<38℃),体温不再上升,咳嗽较前减轻,全身症状稍改善,但食欲仍差;③无效:用药72小时以上热不退(>38℃),咳嗽无减轻,全身症状无改善,精神及食欲甚差,体温不稳定。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6%,两组统计学处理(X2=13.55,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组有78例(61.42%)给药后48小时退热,全身情况大有改善,食欲增加,而对照组58例(47.15%)显效。
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感受风热等外邪而诱发,由细菌或病毒侵袭呼吸道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感染虽有可供选择的抗生素,但耐菌现象日趋明显,大大影响了临床疗效。目前认为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毒为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腺病毒等,目前治疗方法以休息、中草药、对症处理及预防并发症为主,尚缺乏特殊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提取精制而成,其中黄芩清热燥湿,尤擅清上焦之热,长于泻肺火,行肌表,清大肠之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宣透郁热;熊胆粉、山羊角清热解毒、化痰解痉。合而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解表,化痰解痉之效。药理试验表明,本品体外试验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降低内毒素致热家兔和酵母致热大鼠体温;抑制硝酸士的宁和戊四唑致小鼠惊厥;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延长氨水引咳小鼠和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抑制大鼠肉芽肿形成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等作用。且近期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质量较同类产品稳定,临床疗效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中药制剂。通过本组资料,我们认为本药可以作为小儿急性上感治疗的首选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 痰热清 上呼吸道感染
资料与方法
我院在2005年3~6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病例选择标准:在门诊上感患儿中筛选,具有急性起病(发病<2天),均有发热(体温38.5~39.5℃)、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喷嚏、咳嗽、食欲减退、睡眠不宁等临床症状;咽部充血或扁桃体Ⅰ~Ⅱ度,但无脓苔,咽后壁淋巴滤泡肿大,肺部听诊闻及干啰音;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分类减少,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经鉴别诊断排除肺炎、出疹性疾病、肠道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高热。临床诊断为上感2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7例,男69例,女58例,年龄0.5~12岁,平均病程1.8天;对照组123例,男72例,女51例,年龄0.5~12岁,平均病程1.6天。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新谊医药集团、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痰热清注射液(10ml/支),以0.5~1ml/(kg•日)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给清开灵注射液(10ml/支),以0.5~1ml/(kg•日)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4天为1疗程,其他支持疗法相同。
疗效标准:患儿开始治疗后,每天上、下午及晚上各测量体温1次,并列表记录,每日复诊观察病情变化,以体温变化、咳嗽程度为判断药效标准,当体温变化与咳嗽程度不相符合时,以体温变化为主。①显效:用药24~48小时内退热(<38℃),体温不再上升,咳嗽症状消失,全身症状明显减轻,食欲增加;②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退热(<38℃),体温不再上升,咳嗽较前减轻,全身症状稍改善,但食欲仍差;③无效:用药72小时以上热不退(>38℃),咳嗽无减轻,全身症状无改善,精神及食欲甚差,体温不稳定。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6%,两组统计学处理(X2=13.55,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组有78例(61.42%)给药后48小时退热,全身情况大有改善,食欲增加,而对照组58例(47.15%)显效。
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感受风热等外邪而诱发,由细菌或病毒侵袭呼吸道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感染虽有可供选择的抗生素,但耐菌现象日趋明显,大大影响了临床疗效。目前认为90%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毒为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腺病毒等,目前治疗方法以休息、中草药、对症处理及预防并发症为主,尚缺乏特殊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提取精制而成,其中黄芩清热燥湿,尤擅清上焦之热,长于泻肺火,行肌表,清大肠之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宣透郁热;熊胆粉、山羊角清热解毒、化痰解痉。合而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解表,化痰解痉之效。药理试验表明,本品体外试验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降低内毒素致热家兔和酵母致热大鼠体温;抑制硝酸士的宁和戊四唑致小鼠惊厥;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延长氨水引咳小鼠和二氧化硫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抑制大鼠肉芽肿形成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等作用。且近期应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质量较同类产品稳定,临床疗效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中药制剂。通过本组资料,我们认为本药可以作为小儿急性上感治疗的首选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