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结核21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有发热症状者16例(76.2%),热程3天一1年不等,2周~3个月占81.3%。有腹胀、腹痛症状为12例(57.1%),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者18例(85.7%),以停经为症状1例。脾切除术后病理确诊2例,浅表淋巴结活检术后组织病理确诊2例,痰抗酸染色阳性确诊4例,胸腰椎手术病灶清除脓肿病理确诊2例,肠镜活检病理确诊1例,骨髓活检病理确诊1例。还有9例是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
其他文献
用延拓法、经典的Newton算法和Broyden算法分别计算了四个实际油气体系的露点(用PR方程),对同一体系的重馏分使用同样的临界参数,对比不同压力初值下这三种方法的迭代收敛情况
在Warren-Root模型基础上,引入分形参数df、θ,渗透率压缩系数αf,和裂缝的压缩系数βf,考虑压力对具有分形特征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建立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不稳定渗
目的探讨用双抗体夹心二步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出现"后带现象"而造成检测值偏低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把2份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但AFP测定结果较低的标本按原液至1∶400手
目的了解姜黄素和TSA对胃癌c—myc基因表达影响,探讨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的动态平衡在胃癌基因表达和调控中的意义。方法进行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培养,然后加入不同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