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二首(其二)

来源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译文
  几阵齐飞的旅伴,全部回到了塞上,
  只有你这孤雁,不知独自飞向何方。
  暮雨中,你悲凄地呼唤丢失的伙伴,
  你想栖息,却又迟疑畏惧不下寒塘。
  渚上低暗,你孤独地穿越过了云层;
  只有关山的冷月,伴随你孤苦凄凉。
  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
  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恐慌。
   注释
  (1)之:往。
  (2)失:失群。
  (3)渚:水中的小洲。
  (4)缯缴:指矰缴。猎取飞鸟的工具。缴,即在短箭上的丝绳。
   赏析
   一联写同伴归尽,只有大雁独自飞翔,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的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徐培均认为,这首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这是一只悲伤而执著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
   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多天涯羁旅之思。此刻想是站在驿楼上,极目远望:只见天穹之下,几行鸿雁,展翅飞行,向北而去。渐渐地,群雁不见了,只留下一只孤雁,在低空盘旋。我们从“归塞”二字,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且又是在春天;因为只有在春分以后,鸿雁才飞回塞外。这两句中,尤应注意一个“行”字,一个“独”字。有了“行”与“独”作对比,孤雁就突现出来了。“念尔”二字,隐蕴诗人同情之心。古人作诗,往往托物寓志,讲究寄兴深微。“念尔”句写得很妙,笔未到而气已吞,隐隐地让一个“孤”字映照通体,统摄全局。“独何之”,则可见出诗人这时正羁留客地,借孤雁以写离愁。
   颔联“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是全篇的警策。第三句是说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时间是在晚上,地点是在寒塘。暮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那声音是够凄厉的了。它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却又影单心怯,几度盘旋。那种欲下未下的举动,迟疑畏惧的心理,写得细腻入微。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读来如此逼真动人。诚如近人俞陛云所说:“如庄周之以身化蝶,故入情入理,犹咏鸳鸯之‘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替鸳鸯着想,皆妙入毫颠也。”(《诗境浅说》)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是承颔联而来,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渚云低”是说乌云逼近洲渚,对孤雁来说,便构成了一个压抑的、恐怖的氛围,孤雁就在那样惨澹的昏暗中飞行。这是多么令人担忧呵!这时作者是在注视并期望着孤雁穿过乌云,脱离险境。“关月”,指关塞上的月亮,这一句写想象中孤雁的行程,虽非目力所及,然而“望尽似犹见”,倾注了对孤雁自始至终的关心。这两句中特别要注意一个 “低”字,一个“冷”字。月冷云低,衬托着形单影只,就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而这都是紧紧地扣着一个“孤”字。唯其孤,才感到云低的可怕;唯其只有冷月相随,才显得孤单凄凉。
   诗篇的最后两句,写了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使人易生疑惧。从语气上看,像是安慰之词──安慰孤雁,也安慰自己;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担心了。因为前面所写的怕下寒塘、惊呼失侣,都是惊魂未定的表现,直到此处才点明惊魂未定的原因。一句话,是写孤雁心有余悸,怕逢矰缴。诗直到最后一句“孤飞自可疑”,才正面拈出“孤”字,“诗眼”至此显豁通明。诗人飘泊异乡,世路峻险,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清人刘熙载說:“五言无闲字易,有余味难。”(《艺概·诗概》)崔涂这首《孤雁》,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言律诗中的上品。
其他文献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
我家小区里有条很特别的石板路。那条石板路有很多的形状,有多边形,有三角形,还有菱形。我觉得这么多的格子很有趣。于是,我便跳着格子走,真是太好玩了!   路兩旁的景色非常美!有紫色的金边麦冬花,有碧绿的橘子树,还有高大的柚子树和青青的柳树。麦冬花让种子落到泥土里,长出新的麦冬花。橘子树上结了许许多多的小橘子,像一个个碧绿的小球。   啊!我家小区的石板路真美呀!   (指导老师:陈群利)
在我的故乡青海高原的牧区流传着一个藏羚羊的故事。  有个盗猎分子在山上发现了一群藏羚羊,就在他开枪准备射击时,羊群发现了险情,很快向远处逃散。猎人举枪追击,体格健壮的藏羚羊跑在前面,把小一点的羚羊扔在了后面。追到一个峡谷时,其余的藏羚羊都纷纷纵身跳了过去,只丢下一对母子。盗猎者很快追上了落在后面的母子俩。藏羚羊的弹跳能力很强,速度快的时候能跳数丈远。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小羚羊跳不了那么远。很显然,在这
鸟语花香的周末早晨,一碧如洗的天空中,偶尔会有几朵白云在悠闲地散步。一只漂亮的啄木鸟扇着它美丽的翅膀来到小河边,对着清冽的河水照起了镜子。  突然,它看见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一群乌黑的长脚的小逗号,感觉很奇怪。不禁嘀咕着:“这是逗号吗?可逗号也没有乌黑细小的脚啊?”正当它思考的时候,那群长脚的小逗号游到了啄木鸟面前大声说:“你肯定没见过我们吧!我们是小蝌蚪,才不是什么小逗号呢!”啄木鸟听了小蝌蚪的话
2018 年9 月16 日,叙利亚大马士革市中心,上下班高峰时段,一名妇女从出租车上下来。  欢闹、嬉笑、调酒声和拥抱,这才是叙利亚首都需要的氛围,而非热气腾腾的热兵器火气四射,随后生灵涂炭。  很不幸,可能多数普通人对于叙利亚的认知,还是源于战争。从2011年开始的内战已经进行到第八个年头,在这场持久的“微型世界大战”中,“生活”根本不值一提;各派力量的盘根错节,在此互相角力拉锯,权力、欲望和纠
如果你家中种有观赏花卉,将它们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们的叶片都会朝向窗户方向生长,仿佛充满了伸出窗外的渴望。解释这个现象似乎并不困难,因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有了充足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質。如果将窗外和室内相比,植物当然选择前者,因为在窗外才能沐浴到更多的阳光。可是,植物的叶片不像人的手可以随意运动,那么,究竟由谁来帮助植物叶片去追求阳光?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说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为什么怕作文呢?原因也许有很多种,但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的自我意识没有苏醒。长期以来,学生的真情实感往往是被权威的感觉压抑着,权威的流行的说法、想法、看法,别人的感觉、种种现场的套话,层层覆盖,自己的感觉、话语还未产生就被窒息了。因此,写作教学,第一要素就是唤醒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苏醒了,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引
暮色慢慢地暗了下来,那深红色的夕阳潇潇洒洒地抖落了一身赤朱丹彤,在無边无际的天空中留下了无数夺目的亮光,亮光渐渐消失后,夏夜便登场了。   月亮像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从山头露出了她那美丽的脸庞,漆黑的幕布上,镶嵌着一颗颗闪亮的宝石,那是无数颗小星星呀!抬头仰望,星空是多么美丽啊!那些闪烁的星星是那么纯净、安详,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让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晚风轻轻吹拂着
期盼已久的暑假终于到了,我像笼中放飞的小鸟般欢呼雀跃,领完期末通知书,就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妈妈回到湖南外婆家。一下车我就到处蹦蹦跳跳,从屋里蹦到屋外,从田里蹦到菜地,从马路上蹦到小河边,就像脱缰的小马般自由自在。  第二天早上,我被机器的轰鸣声惊醒,榨油房的屋顶上冒出缕缕青烟。我知道,外公外婆又开始榨油了。  以前我见过金黄色的食用油,闻过油的清香,却从来不知道食用油是怎么榨出来的。今天或许是个好机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还非常年轻,需要我们老师探索、总结、交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的效果不断提高。  我在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并参与我校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过程和模式的设计与优化》的研究,得到一些感受、体会和经验。我认为要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