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写作中的四要素

来源 :文学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写作观提出了写作四要素的说法,即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受体和写作载体.在当下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学浪潮中,写作四要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本文以此为观察点,分别从四要素出发,加以论述.
其他文献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不仅具有独语体特征,还具有面向现实社会的召唤性特征,既有“向内的孤独之言”,亦有“向外的召唤之声”,向内的深度剖析与向外的有力召唤相互融合,共
根据当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执行特色,提出如何履行好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的职责,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下,当好学校的
按照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对于任何文本的理解都是建立在读者既有的“前结构”与“期待视野”之上的,都会受到读者文化背景、思想观念、阅读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一部文学作品“不
期刊
内容摘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面临新的历史使命,纷纷作出“反抒情”的历史选择。三十年代的卞之琳具有中西交融的历史过渡性,对西南联大诗群产生一定影响;穆旦将中国新诗的内里建构推至新高度,成为四十年代亮眼的现代派诗人。   关键词:卞之琳 穆旦 历史使命 知性诗学  一.个人生命与历史使命  新诗大众化发端于“五四”时期,1932年9月左联领导成立中国诗歌会后提出了“诗歌大众化”的口号。“七
内容摘要:菲利普·罗斯(1933—2018)是当代美国文坛的一位独具特色的犹太裔作家,是美国文学界普遍认可的文学泰斗。在《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人》(1998)中,罗斯以其高超的小说艺术,将主人公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麦卡锡时代,探索个体在历史洪流中追求、抗争、乃至被毁灭的一生。这篇论文将从两方面分析这部小说——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来揭示战争对书中人物的影响:美国梦的幻灭、对犹太身份的背叛以
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也曾改编为影视作品,即著名导演张艺谋在1991年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文章以独特视角出发,通过对陈佐千的“四太太颂莲”的悲剧故事的描述,揭示
中国古代鬼神信仰自原始社会既已有之,受其影响,古人对生命充满眷恋,追求长生不死,对死后的世界寄寓了种种对于现世生活的留恋不舍和美好愿望.这一民间“乐生”信仰在中国古
内容摘要:苏东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集众家思想之长,其中道家思想无疑是苏东坡落魄失意时最好的精神良药,道家思想不仅带给苏东坡精神上的慰藉,也使苏东坡有了独具一格的诗文风格。本文就从苏东坡与道家思想的渊源入手,来分析道家思想对苏东坡诗文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苏东坡 道家思想 诗文风格  一.引言  苏轼,字子瞻,号称东坡居士,人们都称他为苏东坡。东坡其实原本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一个地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