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思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能有效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尊重学生 全面发展 方法创新
  
  ‘以人为本’是一种适应未来管理的科学理念,因此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必将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具体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管理目标,坚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现就结合本人学生管理实践,就如何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谈点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必须以尊重学生个性特征为前提
  “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要求管理者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和主体性。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基本成熟,人生观、社会观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他们年轻、文化层次高、接受能力强、有抱负有理想,但学习压力较大,功利意识较强。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个体意识强,团队意识薄弱。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全国人民的自信心被充分激发,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自尊自强精神也空前高涨,他们注重自我,崇尚自我,追求自我,但一些大学生有自私心理倾向,团队精神显得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凝聚力不强、交往淡漠、缺乏合作精神。
  2、参与热情高,协调能力弱。社会思想的高度解放,社会生活的相对活跃,竞争氛围的较为浓厚,使当代大学生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实现,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大为增强,但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麻烦,他们往往难以找准问题的症结,对待问题无所适从,难以协调。
  3、竞争意识强,责任意识弱。目前在校大学生几乎是“80后”、“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成长于我国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度开放、竞争异常激烈的时期,心灵直接或间接面临优胜劣汰的人生危机。因此他们多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进取精神和自我责任明显强化。但自我意识的膨胀却导致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现代教育的特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努力变管理为服务。
  二、以学生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满足社会和学校的现实需要为重点,往往忽视、掩盖和压抑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但社会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满足最终体现在学生发展需要的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没有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管理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要真正获得成功,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努力使学生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和学校的发展需要相一致。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以服务和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从管理的目标上来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模式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在关注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个性化等问题。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人,是一个由个体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的发展成长过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管理者应重视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实行分层管理,因材施管,使管理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事务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必须以创新学生管理方法为途径
  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改进学生管理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效率。要注重观念、内容、机制和载体的创新,把过去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转变为思想教育和适度从严的强制管理相结合,同时要培养一支热心工作、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学生干部队伍,协调、处理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各种关系。
  1、制定规范要合情理。学校管理需要规范。‘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需要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合情合理的规范关键是要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学校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风气而努力奋斗。
  2、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中应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3.多用互动沟通的工作方法。互动的沟通需要充分理解和真诚地体谅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沟通之前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内心,包容和接纳他们的现实方面,充分理解他们的感情,并在合适的时机告诉学生你的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情感交集处进入认真听取、理解和接受信息的状态,找到解决各种“问题”办法。
  总之,在教育不断创新的二十一世纪,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将迎来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一些名师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再让学生一个个解决,当教师手中的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了。但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教师的主观思维能否代替学生这一客体的思维;教师主观拟定的问题是否就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答案是不一
【摘 要】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走进语文专题学习的新天地,学生未来的发展将更辉煌。  【关键词】专题研究 学习模式 问题 对策    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引
怎样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体育锻炼又培养能力,并通过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上体育课  营造初中体育课堂和谐的氛围,可以发挥学生内在动力、愉悦身心和调节情绪的作用。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能够保持心理平衡,学习情绪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因为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能够提高运动认
【摘 要】将生物知识和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生活内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产生活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因而如果在教学中将生物知识和自然环境、工农业生产
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安全对河南而言是政治任务、政治责任。近年来,河南不仅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亿斤左右,而且还为全国提供了1/3的方便面、7/10的水饺、1/2的火腿肠和1/4的馒头,实现了从天下粮仓到国
【热点材料】  2018年3月1日晚8点,《“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是:毕生积蓄捐教育的87岁院士卢永根、苦干实干的人民好公仆廖俊波、五楼坠落仍紧抱孩子的烈火英雄杨科璋、半个多世纪坚守祖国雪域边陲的西藏玉麦人央宗和卓嘎、守卫祖国海疆的轰-6K“超大胆”机长刘锐、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匿名捐款15年的海岛医生王珏(兰小草)
与19世纪下半期的世界  19世纪中期,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当时两国同时遭到西方的侵略,内忧外患中,两国同时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的明治维新则全面学习西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因而更成功。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说明了这一点。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是世界历史的潮流。与洋务运动同时,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资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月4日召开记者会,宣布根据《紧急情况规例条例》订立《禁止蒙面规例》,禁止在《公安条例》所规范的公众集会及游行,以及非法集结、未经批准集结和暴动中使用蒙面物品。违例
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即将取代思想品德老教材的过渡阶段,2016年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题在保持往年传统优势的同时,还增添了许多新意。从总体上看,试卷结构稳定,试题平实中有新奇,彰显了我省中考命题科学严谨、以人为本、锐意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以能力立意,巧妙融知识、生活、时事于一体。试题既大处着眼,又以微见著、稳中求新、平中存奇,让传统话题迸发新活力,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受到学有所用,树立“我要学”
近日,在重庆市开州区某学校家长交流群中,教师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区长带货直播并上交小票一事,引发“硬性摊派”质疑。6月11日,开州区教育部门和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均向《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教育部门的确要求学校宣传该直播,但不强制家长消费,相关教师在通知家長前“没有了解清楚”。  直播带货的摊派歪风必须止住,更不能让它吹进校园。区长直播带货,老师在家长群里“宣传”,绝不是一件小事。涉事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