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脑损伤机制及高压氧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暑发病率较前明显增高,其中重症中暑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特点。重症中暑脑损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认知障碍、谵妄、惊厥甚至昏迷,其机制与热打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血管功能障碍、继发级联炎症反应等有关。目前低温疗法、脱水降颅压、纳洛酮等脑保护及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等是中暑脑损害的主要治疗措施。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措施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多种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疗,对脑损伤疗效独特,具有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改善循环障碍、减轻脑水肿及抗炎、抗氧化损伤、抗凋亡等分子生物学作用,对中暑脑损伤也起到促醒及神经修复等作用。中暑脑损伤的治疗一直是中暑研究的难点和弱点,从重症中暑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变特征、发病机制及高压氧对中暑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明确高压氧治疗重症中暑脑损伤的优势,为中暑脑损伤治疗找到解决的思路,并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根除Hp对肝硬化血氨的影响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前Hp阳性组血氨浓度为(81.5±21.5)μmol/L,比Hp阴性组(35.8±16.2)μmol/L明显增高,经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p阳性组Hp仍阳性的2例,血氨浓度为(59.3±11.1)μmol/L,转阴33例,血氨浓度为(35.5±12.0)μ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