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当前我国的用电量逐渐增加,这对于供电企业和变电运行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对维护电网负有重大责任的变电运行部门,势必要重视在变电运行的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及改进措施。本文主要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纠正现场违章行为,对安全生产中起到实质性的保证作用,维持变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的模式。
【关键词】 变电运行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安全来自于预防,危险在于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的进行工作的基础。电力的安全供应是电力工程的最重要的一环之一。变电站是一个接收和分配电能的工作地,通过使用各种电压级别的变压器改变电压然后输送给各个企业,是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它为用户用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一旦变电运行的操作失误,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变电运行工作肩负着保证企业安全的重大责任。所以,找出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一、变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变压器操作时的危险点
操作变压器时存在危险点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1)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极可能遇到操作过电压的状况,这种操作会对变压器的绝缘产生很大的伤害。
(2)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突然间升高,导致变压器的绝缘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坏。
2.编制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在倒闸操作中,如果在操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操作时难以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就会导致危险出现。另外,在母线倒闸操作时有可能也潜藏着一些危险点:
(1)是导致带负荷拉刀闸的事故的发生。
(2)由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进行切换时,出现操作不当而导致误动的情况。
(3)在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开关的断口电容导致串联谐振。
3.在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中的值班人员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时要保证高度的谨慎,因为这种操作也潜含着危险,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如果方法或者工序不正确,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天气异常造成的危险点
自然天气是一个万变的因素,如果天气出现了异常,也是有可能给变电运行管理带来危险点,甚至导致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在气温低下的冬季,充油的设备就会形成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局面;在气温比较高的夏季,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变高,导致导线过松;在大风天气,会导致引线被杂物缠绕;在大雾天气,有些设备出现闪络现象;在雷雨天时,一些接地设备也出现故障,都会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因此,灵活的做好对由各种异常天气引起的故障问题的防范,是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控制措施
1.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确保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使每项工作的进行都落到实处。对于违章的行为,施以相应的惩罚,以示警戒。
2.规范操作行为。据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所以,对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在对员工的培训中,用危险的可怕性向员工进行教育,比利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直观具体。经历过这种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警示教育之后,会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纠正他们的习惯性违章,也会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定期维修整理、标准化操作进行科学预控。年度大修阶段是对系统安全维护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变得非常繁忙,倒闸操作和工作票的执行工作都比较集中。每年的年度大修,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相关记录薄册中记录有关数据。例如使用了多少接地线和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布,避免在复役操作时出现带来接地线合闸的失误。把工作的程序标准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操作。针对性预防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重点学习需要设备的改进技术。明确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点,并学习解决和预防办法。
4.实施继电工作的保护。继电保护装置是当电力系统中具有警示作用的重要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它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即使有这个自动报警防御装置,对于各项工作我们仍要做到三检查,即事故跳闸后要及时检查,送电后要及时检查和停电后要及时检查。三管好,即要把压板管好,要把直流系统和每个分支回路管好,还要把控制保护设备管好。三管好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进行,避免了各种不恰当的操作。
5.巡视监督工作要加强。加大巡视监督的力度,在问题萌芽状态的时期发现并解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伤害。对操作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督,避免因为老化或其他零件耗损问题引起事故发生。对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让其熟练掌握和了解设备操作程序,并能够单独应对设备出现的小状况,防患于未然。培训专业队伍,研究设备的工作机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重点探究,寻找降低的方案,使变电站在安全方面的危险降到最低,以保证其安全的正常工作。
6.做好事前预控工作。变电运行工作中的管理人员需积极吸取之前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执行和预防措施,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学习相关部门所发布的事故通报和分析,认真研究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到对应的解决手段。
7.不断加强专业技能,规范工作业务操作。在变电运行的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全面分析以及预防其危险点。端正企业工作人员的态度与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变电运行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程度与操作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该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在电力行业间需要积极地进行企业工作技术层面上的交流工作,积极吸取对方企业的优点!并且摒弃自身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中若想很好对于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科学控制,就需要精准地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危险点。那么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对某一个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看,对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点的分析并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把操作事项尽量做到细化,量化,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不能仅仅把规章制度放在书面文字上,要在实际情况中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贯彻实施执行。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积极监督,指导各项工作,还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努力探寻存在的危险点并对其加以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民亮.谈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熊国辉.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4]刘德先.论变电运行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
[5]冯刚毅.分析变电运行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广东科技.2009.
【关键词】 变电运行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安全来自于预防,危险在于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的进行工作的基础。电力的安全供应是电力工程的最重要的一环之一。变电站是一个接收和分配电能的工作地,通过使用各种电压级别的变压器改变电压然后输送给各个企业,是发电厂与用户之间的纽带。它为用户用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也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一旦变电运行的操作失误,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变电运行工作肩负着保证企业安全的重大责任。所以,找出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一、变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变压器操作时的危险点
操作变压器时存在危险点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1)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极可能遇到操作过电压的状况,这种操作会对变压器的绝缘产生很大的伤害。
(2)变压器的空载电压突然间升高,导致变压器的绝缘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坏。
2.编制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在倒闸操作中,如果在操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操作时难以按照严格的工序进行,就会导致危险出现。另外,在母线倒闸操作时有可能也潜藏着一些危险点:
(1)是导致带负荷拉刀闸的事故的发生。
(2)由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进行切换时,出现操作不当而导致误动的情况。
(3)在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开关的断口电容导致串联谐振。
3.在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
变电运行中的值班人员在进行直流回路操作时要保证高度的谨慎,因为这种操作也潜含着危险,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如果方法或者工序不正确,就有可能导致某些自动装置以及保护误动作,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4.天气异常造成的危险点
自然天气是一个万变的因素,如果天气出现了异常,也是有可能给变电运行管理带来危险点,甚至导致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在气温低下的冬季,充油的设备就会形成油面过低、导线过紧局面;在气温比较高的夏季,充油设备的油面就会变高,导致导线过松;在大风天气,会导致引线被杂物缠绕;在大雾天气,有些设备出现闪络现象;在雷雨天时,一些接地设备也出现故障,都会导致危险事故发生。因此,灵活的做好对由各种异常天气引起的故障问题的防范,是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对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控制措施
1.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确保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使每项工作的进行都落到实处。对于违章的行为,施以相应的惩罚,以示警戒。
2.规范操作行为。据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习惯性违章。所以,对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在对员工的培训中,用危险的可怕性向员工进行教育,比利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直观具体。经历过这种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警示教育之后,会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纠正他们的习惯性违章,也会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定期维修整理、标准化操作进行科学预控。年度大修阶段是对系统安全维护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变得非常繁忙,倒闸操作和工作票的执行工作都比较集中。每年的年度大修,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相关记录薄册中记录有关数据。例如使用了多少接地线和它们的具体位置分布,避免在复役操作时出现带来接地线合闸的失误。把工作的程序标准化,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操作。针对性预防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重点学习需要设备的改进技术。明确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危险点,并学习解决和预防办法。
4.实施继电工作的保护。继电保护装置是当电力系统中具有警示作用的重要装置。当电力系统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它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即使有这个自动报警防御装置,对于各项工作我们仍要做到三检查,即事故跳闸后要及时检查,送电后要及时检查和停电后要及时检查。三管好,即要把压板管好,要把直流系统和每个分支回路管好,还要把控制保护设备管好。三管好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进行,避免了各种不恰当的操作。
5.巡视监督工作要加强。加大巡视监督的力度,在问题萌芽状态的时期发现并解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伤害。对操作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督,避免因为老化或其他零件耗损问题引起事故发生。对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让其熟练掌握和了解设备操作程序,并能够单独应对设备出现的小状况,防患于未然。培训专业队伍,研究设备的工作机理,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重点探究,寻找降低的方案,使变电站在安全方面的危险降到最低,以保证其安全的正常工作。
6.做好事前预控工作。变电运行工作中的管理人员需积极吸取之前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执行和预防措施,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电力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学习相关部门所发布的事故通报和分析,认真研究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到对应的解决手段。
7.不断加强专业技能,规范工作业务操作。在变电运行的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全面分析以及预防其危险点。端正企业工作人员的态度与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变电运行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程度与操作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着该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在电力行业间需要积极地进行企业工作技术层面上的交流工作,积极吸取对方企业的优点!并且摒弃自身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企业中若想很好对于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科学控制,就需要精准地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危险点。那么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对某一个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看,对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点的分析并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把操作事项尽量做到细化,量化,确保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不能仅仅把规章制度放在书面文字上,要在实际情况中对规章制度的内容进行贯彻实施执行。在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积极监督,指导各项工作,还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努力探寻存在的危险点并对其加以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民亮.谈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熊国辉.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4]刘德先.论变电运行故障排除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
[5]冯刚毅.分析变电运行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广东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