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马壮,没有马高,我是一匹无人关注的斑马宝宝。”
小斑马米克觉得这就是它的生活写照。如果非洲草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大象、狮子、长颈鹿才算主角,相比而言,斑马的名气就差了些。
还是见多识广的秃鹫有主意:“不如你们做几份大海报,宣传宣传自己?”斑马们也觉得这个想法可行。这不,米克和它的伙伴们立刻就行动起来啦!
斑马之家
在美丽的非洲大陆,野生斑马们大多成群而居。虽说每个家庭并不大(全家成员很少超过10名),但家庭氛围很不错哟!
饥饿时,大家一起分享青草的美味;

口渴时,一起到河边饮水;
睡觉时,大家也都站在一块儿,要是突然有危险,无论是谁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大伙儿发出警报;
不过,最能体现斑马们相亲相爱的,还是举家迁徙的时候。每年旱季来临,斑马们会集合几十个家庭一起出发,从塞伦盖蒂草原迁往水草丰美的马赛马拉草原。一路上,狮子、鬣狗们轮番出现;尼罗鳄在马拉河中设下重重埋伏。但不论面对怎样的危险,长辈们总会走在队伍的外围,把孩子们护在中间,避免它们遭到猛兽的突然攻击。
这么友爱的家庭,谁说不羡慕,那一定是假话!
草原斑马米克 宣
一身条纹走天涯
斑马之所以叫斑马,显然是因为这种马穿了黑白相间的条纹装。这是潮流时尚,还是傻到没样儿?都不是,“挑衣服”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斑马的祖先们在这个问题上绝不会马虎。
草丛里的隐身衣
对于辨色能力很强的人和鸟类来说,斑马的条纹装很显眼,茫茫草原,一眼就能看穿。和羚羊的伪装服相比,这种外套太逊色。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狮子、猎豹、鬣狗、野狗们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大多数都是色盲,所以在它们眼里,混到周边草丛里的斑马条纹,就如同一根根在风中摇摆的草茎,很难分辨出来。
“庞然大物”
羚羊们遇见狮子后,总是不顾一切地奋力逃跑。斑马遇到类似情况才不会那么拼命,更不会脱离群体。这正是因为斑马们都身穿条纹装,谁若单独逃跑,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但要是集体出现,大家的条纹就可以交错融合,在敌人的眼里汇成一个超级“大怪物”。哪里是头,哪里是背,哪里最适合下嘴,看得狮子都要“晕菜”了。这样一来,斑马们逃脱的胜算自然就多上几分喽!
衣服也要“实名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匹完全一样的斑马。条纹外套虽然类似,却都是单款单件,件件不同哦!这便是斑马们分辨彼此的依据。
斑马们似乎对“认衣服”这件事很在行,身边的同胞穿的是哪一款,统统记得住;要是远处有斑马突然朝自己走来,对方是敌是友,一眼就能辨出!
草原斑马艾迪 宣
三大家族
斑马主要分三大类:草原斑马、山斑马以及细纹斑马。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栖息地,过着各自的生活,很少往来。
草原斑马
也称普通斑马,在三者中最为常见。这种斑马除了肚皮,全身都长着较宽的黑条纹,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多在水草丰盛的热带草原活动。
山斑马
山斑马是体形最小的一种斑马,肩高仅1.2米,耳朵狭长,鬃毛很短,身上的条纹又粗又少。如今世界上仅有不足2000匹山斑马,主要分布在西南非洲以及南非的开普省和安哥拉地区。
细纹斑马
细纹斑马是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的野生马类,肩高达1.5米以上,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北部地区。这种斑马最明显的特点正如它的名字所指——身上的条纹细而密。
斑马和马
如果斑马没穿条纹装,你们会不会认为它们就是普通的马?拜托,不要这么“肤浅”,斑马和马除了衣服不同,其他差别也不少哦。
全世界都有马的影子,而野生斑马只生活在非洲大陆。
马的体形威猛高大,斑马长得相对娇小。
尾巴也不同:马尾巴上的毛是从根部长的,斑马尾巴上的毛却是从半中腰开始的。
斑马和马都是草食动物,但菜单不完全一致。如果没有草,斑马会拿灌木果腹,但马不会那么做。
斑马虽然跑得快,但和马相比还有差距。在古代,马可以成为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也因有较强的平衡感和战斗力,常被训练成战马。
还有哦,斑马的脾气比马倔。早在公元前4000年,马就开始被人类驯化,斑马没有被驯化,祖祖辈辈都保持着原本的野性。
斑马纹的神奇作用(番外篇)
自备“小风扇”
知道吗?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装还是宝贵的“小风扇”。
在炎热的非洲草原,火辣辣的太阳下,黑条纹吸热,温度升高;白条纹反光,温度低于黑条纹。这样一来,黑条纹上的热空气上升,白条纹上的冷空气自动下来补充如此循环往复,便自然而然地在斑马的皮肤周围形成了对流风。所谓“自备‘风扇’不停转,太阳底下也舒坦”,说的就是穿条纹装的斑马们!
和马蝇“捉迷藏”
知道吗?科学家们很会玩:他们曾制作了四种不同花纹、同等大小的黏土马模型,并在模型上涂抹昆虫胶,然后定期记录粘在模型上的马蝇数量,结果发现,黑白斑马纹模型吸引的马蝇最少。
这说明,条纹装还有预防马蝇叮咬的神奇作用哦!原因很简单,马蝇眼是复眼,它们看到的图像是由无数个细微碎片拼成的。这种眼对别的事物能尽收眼底,可看斑马纹就有难度喽!黑白相间的条纹,在它们的复眼中几乎是隐形的。
草原斑马曼奇 宣
斑马的独家秘密
要想提高知名度,必须舍得多“放料”。下面这些事儿,斑马家族在过去可从不向外透露。
1. 斑马有时会站在地上一动不动,其实是在睡觉。
2. 斑马的视力还不错哦,白天和夜间都能看清东西。
3. 小马驹出生1个小时后就能站起来,几个小时后就能跟着妈妈跑了。
4. 某些科学家为了搞清斑马究竟是长着白纹的黑马,还是长着黑纹的白马,曾做过一个“傻透”了的实验——他们把斑马的毛剃光了后,发现其皮肤是黑色的。没错,斑马的确是长着白纹的黑马。
5. 斑马能用各种声音表达意思,也能通过耳朵和尾巴传递信息。
6. 遇到危险时,斑马除了快速逃跑,还常常“尥蹶子”,把敌人狠狠地踢走。
斑马的大海报做完了,效果还不错吧?只是辛苦的小家伙们还不知把这些宣传海报贴到哪里好,各位快帮忙出出主意吧!咦,你们说贴到大象的身上秀一秀,怎么样?
小斑马米克觉得这就是它的生活写照。如果非洲草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大象、狮子、长颈鹿才算主角,相比而言,斑马的名气就差了些。
还是见多识广的秃鹫有主意:“不如你们做几份大海报,宣传宣传自己?”斑马们也觉得这个想法可行。这不,米克和它的伙伴们立刻就行动起来啦!
斑马之家
在美丽的非洲大陆,野生斑马们大多成群而居。虽说每个家庭并不大(全家成员很少超过10名),但家庭氛围很不错哟!
饥饿时,大家一起分享青草的美味;

口渴时,一起到河边饮水;
睡觉时,大家也都站在一块儿,要是突然有危险,无论是谁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大伙儿发出警报;
不过,最能体现斑马们相亲相爱的,还是举家迁徙的时候。每年旱季来临,斑马们会集合几十个家庭一起出发,从塞伦盖蒂草原迁往水草丰美的马赛马拉草原。一路上,狮子、鬣狗们轮番出现;尼罗鳄在马拉河中设下重重埋伏。但不论面对怎样的危险,长辈们总会走在队伍的外围,把孩子们护在中间,避免它们遭到猛兽的突然攻击。
这么友爱的家庭,谁说不羡慕,那一定是假话!
草原斑马米克 宣
一身条纹走天涯
斑马之所以叫斑马,显然是因为这种马穿了黑白相间的条纹装。这是潮流时尚,还是傻到没样儿?都不是,“挑衣服”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斑马的祖先们在这个问题上绝不会马虎。
草丛里的隐身衣
对于辨色能力很强的人和鸟类来说,斑马的条纹装很显眼,茫茫草原,一眼就能看穿。和羚羊的伪装服相比,这种外套太逊色。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狮子、猎豹、鬣狗、野狗们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大多数都是色盲,所以在它们眼里,混到周边草丛里的斑马条纹,就如同一根根在风中摇摆的草茎,很难分辨出来。
“庞然大物”
羚羊们遇见狮子后,总是不顾一切地奋力逃跑。斑马遇到类似情况才不会那么拼命,更不会脱离群体。这正是因为斑马们都身穿条纹装,谁若单独逃跑,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但要是集体出现,大家的条纹就可以交错融合,在敌人的眼里汇成一个超级“大怪物”。哪里是头,哪里是背,哪里最适合下嘴,看得狮子都要“晕菜”了。这样一来,斑马们逃脱的胜算自然就多上几分喽!
衣服也要“实名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匹完全一样的斑马。条纹外套虽然类似,却都是单款单件,件件不同哦!这便是斑马们分辨彼此的依据。
斑马们似乎对“认衣服”这件事很在行,身边的同胞穿的是哪一款,统统记得住;要是远处有斑马突然朝自己走来,对方是敌是友,一眼就能辨出!
草原斑马艾迪 宣
三大家族
斑马主要分三大类:草原斑马、山斑马以及细纹斑马。它们分布在不同的栖息地,过着各自的生活,很少往来。
草原斑马
也称普通斑马,在三者中最为常见。这种斑马除了肚皮,全身都长着较宽的黑条纹,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中部及南部地区,多在水草丰盛的热带草原活动。
山斑马
山斑马是体形最小的一种斑马,肩高仅1.2米,耳朵狭长,鬃毛很短,身上的条纹又粗又少。如今世界上仅有不足2000匹山斑马,主要分布在西南非洲以及南非的开普省和安哥拉地区。
细纹斑马
细纹斑马是世界上现存体形最大的野生马类,肩高达1.5米以上,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北部地区。这种斑马最明显的特点正如它的名字所指——身上的条纹细而密。
斑马和马
如果斑马没穿条纹装,你们会不会认为它们就是普通的马?拜托,不要这么“肤浅”,斑马和马除了衣服不同,其他差别也不少哦。
全世界都有马的影子,而野生斑马只生活在非洲大陆。
马的体形威猛高大,斑马长得相对娇小。
尾巴也不同:马尾巴上的毛是从根部长的,斑马尾巴上的毛却是从半中腰开始的。
斑马和马都是草食动物,但菜单不完全一致。如果没有草,斑马会拿灌木果腹,但马不会那么做。
斑马虽然跑得快,但和马相比还有差距。在古代,马可以成为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也因有较强的平衡感和战斗力,常被训练成战马。
还有哦,斑马的脾气比马倔。早在公元前4000年,马就开始被人类驯化,斑马没有被驯化,祖祖辈辈都保持着原本的野性。
斑马纹的神奇作用(番外篇)
自备“小风扇”
知道吗?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装还是宝贵的“小风扇”。
在炎热的非洲草原,火辣辣的太阳下,黑条纹吸热,温度升高;白条纹反光,温度低于黑条纹。这样一来,黑条纹上的热空气上升,白条纹上的冷空气自动下来补充如此循环往复,便自然而然地在斑马的皮肤周围形成了对流风。所谓“自备‘风扇’不停转,太阳底下也舒坦”,说的就是穿条纹装的斑马们!
和马蝇“捉迷藏”
知道吗?科学家们很会玩:他们曾制作了四种不同花纹、同等大小的黏土马模型,并在模型上涂抹昆虫胶,然后定期记录粘在模型上的马蝇数量,结果发现,黑白斑马纹模型吸引的马蝇最少。
这说明,条纹装还有预防马蝇叮咬的神奇作用哦!原因很简单,马蝇眼是复眼,它们看到的图像是由无数个细微碎片拼成的。这种眼对别的事物能尽收眼底,可看斑马纹就有难度喽!黑白相间的条纹,在它们的复眼中几乎是隐形的。
草原斑马曼奇 宣
斑马的独家秘密
要想提高知名度,必须舍得多“放料”。下面这些事儿,斑马家族在过去可从不向外透露。
1. 斑马有时会站在地上一动不动,其实是在睡觉。
2. 斑马的视力还不错哦,白天和夜间都能看清东西。
3. 小马驹出生1个小时后就能站起来,几个小时后就能跟着妈妈跑了。
4. 某些科学家为了搞清斑马究竟是长着白纹的黑马,还是长着黑纹的白马,曾做过一个“傻透”了的实验——他们把斑马的毛剃光了后,发现其皮肤是黑色的。没错,斑马的确是长着白纹的黑马。
5. 斑马能用各种声音表达意思,也能通过耳朵和尾巴传递信息。
6. 遇到危险时,斑马除了快速逃跑,还常常“尥蹶子”,把敌人狠狠地踢走。
斑马的大海报做完了,效果还不错吧?只是辛苦的小家伙们还不知把这些宣传海报贴到哪里好,各位快帮忙出出主意吧!咦,你们说贴到大象的身上秀一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