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全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各类学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信息终端正逐步进入农村学校;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网络远程教育稳步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基础设施有待普及和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尤其匮乏;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有待整合和集成;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以下工作方针:
  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
  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摘编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其他文献
用匹配两步法构造出奇数n=2m+1(m为自然数)阶对称幻方,用匹配余函数两步法构造出奇数n阶奇偶分开对称幻方,具有普遍性,并给出了证明.这些方法可分别得到2m(m!)2m-1((m-1)!)个不同的n阶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针对桂东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采用经典暗像元法,并借助IDL语言调用6S模型生成相应查找表的方法,对研究区及周边区域2009年MODIS高分辨率(1KM×1KM)影像进行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反演结果与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国际气溶胶监测网站公布的Bac_Giang、MuKdahan和Hongkong_poly站点气溶胶厚度
有一个流传甚广以至于有点老套的类比,说的是假设存在时间隧道,让100多年前的医生穿越到今天的手术室,他很难想象得出这是在医院,而让100多年前的教师置身于今天的教室,他八成推断得出还是在学校。  由于当代科技的限制,我们无法对此进行验证,但环顾今天的学校,我们实际上也不难看出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教室中依然延续着一样的师生授受,如果非要说什么变化,也许就是演示文稿将大多数教师从黑板板书中解放了
回首过去的一年,对于“翻转课堂”,我们已不再陌生。在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感受了翻转课堂的精彩之后,我们希望能将正在各地开展的翻转课堂进行最真实的全景展现,于是,就有了在新年伊始开设“微课程教学法研究”与“翻转故事”两个栏目的想法,期待将真实的翻转课堂案例与翻转课堂中发生的精彩故事呈现给诸位读者,从更全面、更立体的角度,让每一个人都能对翻转课堂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理解。而本期聚焦栏目中的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