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让你的课堂更出彩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实验理科学科。实验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高考中,实验题所占有的比重也很高。中学的化学课堂教学少不了演示实验。我们如何做好演示实验呢?从根本上废弃以往老师包干到底的演示方法。什么样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就要从方法上做足文章,不拘一格。
  【关键词】演示实验;边讲边演;对比型;边教边实验;验证巩固;探究;化学课堂
  化学是一门传统的理科科目,以自然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实验操作及演示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如果做好了一个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利用有关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提高了解答高考题中实验题的能力。下面我就介绍几种课堂演示实验的方法。
  一、边讲边演示型演示实验
  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二、对比型演示实验
  中学阶段有些实验、实验装置、操作的方法、反应原理都相同,需要找出实验的异同点,对比归纳,引导学生摸索实验中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如,为了加强学生对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下图:
  1.说明:
  (1)具支试管内装Na2CO3,具支试管的小试管内装NaHCO3。
  (2)A、B两支试管内装有澄清石灰水。
  (3)加热后很快看见A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则无变化。
  2.优点:
  (1)NaHCO3和Na2CO3所处的外部条件基本相同,受热时间相同。
  (2)对比性强,学生印象深刻。
  (3)该实验所用的教学时间少,克服了课本中分两次操作所造成的教学时间过长的缺点。
  通过对比实验装置,学生在选用或改进实验装置就更有把握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
  三、边教边实验型演示实验
  边教边实验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应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成边教边实验的形式。
  例如:在学习Al(OH)3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①在AlCl3溶液中滴入氨水到过量,把所得沉淀分成2份,一份滴入NaOH溶液;另一份滴入稀HCl;②在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沉淀刚好溶解,然后再滴入少量稀HCl;③在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到沉淀不再增加为止。然后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下列问题:Al(OH)3有哪些化学性质?制Al(OH)3的方法有哪些?用Al3+与碱反应制Al(OH)3用NaOH溶液好,还是氨水好?从原料的利用率的角度分析,最好用什么方法制Al(OH)3。
  四、验证巩固型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氯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氯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
  五、探究型演示实验
  探究型教学的模式是按“问题——实验——原理——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以电解水为例,先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然后进行实验,并加以分析,在弄清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得出结论。探究型实验教学的过程,同科学研究过程在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上具有共同性。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对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有重要作用。因此,演示实验的教学应该以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为主。
  总之,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师,仅仅只懂得学科文化知识是远不够的,还要懂得教育学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化学教学的艺术,特别是实验的艺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书目】
  [1]郑伟忠,刘明霞.谈谈我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2008(7).
  [2]夏清国.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3]吴刚明.用好化学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教育2008(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去体念、去感受,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关键
通过品种试验,进一步筛选出适应范围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适宜本地种植的烟后玉米品种,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电化学沉积层的制备是电铸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脉冲电铸技术制备Ni—Nd2O3纳米复合沉积层,考察了镀液中Nd2O3纳米颗粒添加量、平均电流密度、占空比、脉冲频率对纳米复合
【摘 要】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战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小学英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适时、适度、适量地体现出来。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中,很多题材和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情感道德品质于英语语言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
根据"三合结构"提出的作物产量性能方程已基本实现了各指标数量化、指标化和模式化,但各因素间以及各因素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产量提升过程中各因素的变化特点,作物产量进一
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由数
从弗洛伊德开始,许多心理学流派对“自我”都有不同的研究和看法,如弗洛伊德从意识角度出发,认为“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个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荣格则更重视“自我”这个概念,认为它就是人格的核心,协调精神中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其作用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均衡、协调和整合,引导个体达到自我现实化的境界田;阿德勒和埃里克森两位心理学家,前者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个体心理学”,目的就是强调自我潜能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