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套的烦恼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个女孩来说,十二三岁应该是“美”这个意识的萌芽期。那时候我上初中,却一直不敢开口大笑,因为我的牙齿。
  我的两颗门牙之间,有一条过于宽大的缝隙。上初中的时候,这件事情几乎成为我的一个心病,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期盼着——希望第二天早上这个缝隙可以消失。我的父母对“美”这件事情毫不在意,当我尝试去倾诉这件事情带给我的痛苦时,他们却觉得我在小题大做。
  中考我考得还不错,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在新的班级里,我交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弯弯。
  她在很多地方都和我很像,但和我不一样的是,她比我开心很多,好像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渐渐地我也变得开朗了一些。我也会向弯弯倾诉生活中的种种烦恼。
  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不是终于觉得:我是个大姑娘了,该注意形象了。一天放学回到家,他们主动问我,要不要去矫正牙齿。我之前从未想过不整齐的牙齿是可以矫正的。去医院的前一晚,我失眠了。我跳过了自己戴着牙套的情节,直接想象的,是拆掉牙套之后自己的样子。多好啊,我的牙齿马上就能像其他女孩子的一样了。
  我第一天戴着牙套去教室的时候很紧张,生怕自己会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可一天下来,发现根本没有几个人注意到我的牙套。
  那一天,散了晚自习,我和弯弯坐在操场上,我絮絮叨叨地对她说着自己的心事,说等高考结束,我爸会带我去上海、北京玩,那时候我的牙套应该就可以摘掉了。
  可坐在我身旁的弯弯却突然哭了,不是那种低声抽泣,而是放声痛哭。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听到与我的烦恼截然不同的烦恼——
  弯弯家在农村,家里的经济条件很差,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哥哥,还有一个姐姐,是聋哑人。她妈妈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她的爸爸在她13岁那年就去世了,当时她爸爸在上海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是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意外离世的。
  以前上海在她的想象中,是那么繁华、遥远的一个城市。可没想到第一次去,就是去处理至亲的后事。
  啊,我的十三四岁,人生中最大的烦恼,居然是兩颗牙齿中间的缝隙——只是一条缝隙而已。
  我的牙齿后来又出过其他的问题,但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总能想办法解决的——门牙之间有缝隙,真的是件小事情,戴个牙套就能够矫正过来。
  没想到,那样一个高中晚自习后的夜谈,竟彻底治愈了我少年的烦恼,也给了我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其他文献
救护车驶进了小区西栋的大院,医生护士径直上了B栋302单元。户主蔡依娟和她4岁的女儿林珠珠要接受体温检查。在这之前,蔡依娟的丈夫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检查结果,小女孩林珠珠体温正常。蔡依娟的体温是38.6℃,比小区管理处报告的还高了0.2℃。蔡依娟收拾好日常所需的零碎用品放进拉杆箱里,就跟着医生、护士下了楼,她要去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如果核酸检查呈阳性,她就是被感染上了,要住院治疗。  “
期刊
一个孩子乘以一个水果,  你能得到什么?  一个脑袋加上一个小石子,  你会看见什么?  一只猫咪减去一条鱼,  我们可以潜入水底呼吸。  一个夏夜除以一个星球,  许多光环出现在孩子的头顶。  当童诗演变魔法的时候,  世间万物开始计算这些童话般的梦境,  故事就包裹在浆果中,  除了计算,你无法明白看见故事的发生和结束。  一个好梦和一个噩梦撞在一起,  出现了海水和岛屿,  它们就在你的脑袋
期刊
西瓜子皮皮掉在了地上,她感觉很痛。她爬起来时,发现二哥、六弟、三姐、二十八妹也都在地上。皮皮的兄弟姊妹太多了。多得她自己都数不过来。  皮皮一问,他们的情况与自己相似,都是那个小男孩吃西瓜时把他们漏下来的。皮皮问:“那些没有漏下来的兄弟姊妹会去哪里呢?”  六弟说:“不知道呀,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着他们了。”  二哥见识多,说:“听说会被炒熟了吃的。”  “妈呀!”二十八妹捂住脸害怕得不行。  皮皮
期刊
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们:rn你们近来可好?rn缠缠绵绵的是二月的雨,仿若一根根银丝织成了银帘,挂在我家窗前.沸腾的茶水里,掩饰不住的悠闲顺着白烟飘到半空,便散了,留下了淡淡的
期刊
我开着车子,忽然觉得方向盘跑偏,车身右侧向下沉.我马上意识到:轮胎扎了.rn还好,前边二十米远就是顺风补胎店,我和那里的老板杨子挺熟,平常补胎就到那里去.rn我凑合着把车开
期刊
一种新型的D1多巴胺受体通过耦联于Gq蛋白激活PLCβ/IP3信号级联反应而促进PI的水解被称为PI-耦联的新型多巴胺受体于最近被发现并广为报道。SKF83959作为PI-D1多巴胺受体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炎热的夏天来了,池塘里的风景真美呀!rn清清的池塘中铺满了绿油油的荷叶,它们就像一把把小伞立在水中,漂亮极了!粉红色的荷花争相开放,它们千姿百态.一簇簇的菖蒲发出阵阵香
期刊
我父亲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特别喜欢文学,所以家里有许多藏书。  刚上小学那会儿,每天下午放学,我也和大伙一样,“赖”在学校,不想回家。我们男生玩斗鸡、打沙包;女生玩跳皮筋、踢毽子游戏,个个玩得汗流浃背,玩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各回各家。  直到小学三年级,有一天,我突然“醒悟”,觉得我是“我爸爸”的儿子,应该和这帮“猴儿”不一样,肚子里应该有点文学。  于是,我喜欢上了爸爸的书柜,开始爱上读那些大部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