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价值塑造的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研究

来源 :时代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价值塑造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对于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价值塑造应蕴含于每一教育环节。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个性化创新教育实践环节为例,在创新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才的价值塑造,并与个性化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两者协同发展,从设计题目定制、创新活动指导等方面充分发掘该实践环节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构建切实有效的培养进程设计,促进学生的德智共同发展。
  关键词:价值塑造 个性化创新教育 思政教育 培养进程设计 车辆工程
  1 引言
  无论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學领域,价值取向都隐含于其中.作为社会各领域的主导者——人,其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对于大学教育而言.价值塑造的实质就是意识形态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各类活动的组织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也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由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价值塑造,必须科学组织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在车辆工程专业的个性化创新教育环节中以注重人才价值塑造为导向,发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培养进程设计,把基于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创新教育实践落到实处[2],对于车辆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也推动了课程思政课程的建设。
  2 价值塑造与课程思政
  注重价值塑造,就是注重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在教学环节与内容实施过程中体现为思政元素与授课内容的合理融合。处理好思政课教学和学科建设体系的关系,增强思政课的理论厚度,将价值引导融汇在知识传授之中,对于车辆专业个性化创新实践环节,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个体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汽车行业个性化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课程思政聚焦价值塑造,价值塑造依托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理论指导,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育,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德育培养。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量,对于车辆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眼于理论课程学习更要注重实践环节专业能力和价值素养的提高,使思政教育理念内涵转外化为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实现汽车行业的全方位育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即为价值塑造的最有效途径。
  3 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实践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问题
  个性化创新教育的实践培养过程协同思政教育具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3.1 坚持思政教育与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协同统一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性,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汽车零、部件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掌握适应汽车企业自主研发的最基本技能,该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汽车设计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思政教育应密切结合此培养目标,在学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规划指导环节,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3.2 高水平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是个性化培养实践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作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着,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学习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到既坚持客观真理,弘扬民族美德,又与时俱进,才能做好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路人。
  3.3  思政教育理念应以OBE理念为导向[3]
  专业知识的传授提倡以OBE理念为导向,即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同样思政教育也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协同行进,均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将育人落到实处,以真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将学生思想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使思政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
  4 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的思政元素发掘
  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中如何做到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如何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思政教育,思政元素的发掘是其重点和难点。对于专业实践与创新教育课程,既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又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的实践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4.1 从自主选题中发掘
  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培养环节,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任务题目的制定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既可由学生自主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制定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及对车辆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自主确定设计任务题目,然后初步确定研究或设计方案、 技术路线,再经指导教师审核修改,确定合适的题目,重新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教学指导的设计安排,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重点,在观察认识世界和当代中国时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在否定与改进中明辨是非;以尊重客观个体而展开,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4.2 在个性化的个体指导中发掘
  在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培养指导过程中与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的素质差异以及其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将言传和身教有机统一起来,以深厚的车辆专业理论知识、科学修养及身体力行的示范行为,成为学生的标杆;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用真理感召学生,增强“育德意识”,以自身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的指导过程中不断发展。
  4.3 从个性化创新过程中发掘
  个性化创新教育培养环节除了突出培养的个性化特征之外,更要求具有创新性。通过此培养环节,培养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的创新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创新对社会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新的思想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工具都能对社会的进步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若一个国家与民族固步自封,不改革、不创新,整个社会必然变得僵化,社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使其树立伟大的爱国情怀和远大抱负,激发他们勇于创新的兴趣。
  5 思政教育理念下的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培养进程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个性化创新教育培养环节一共是六周时间,具有学时少、实践性强、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新颖等特点,在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性,激发其在短时期内解决工程问题的积极性,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进程根据任务分成六个阶段,融入思政理念设计方案制定如表1所示。
  6 结语
  注重价值塑造,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个性化创新实践教育培养环节,在指导过程中发掘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此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得到扩充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外,还有助于其内心的健康成长、增强爱国情怀、道德素质的提升、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實现贯彻“价值塑造”的预期目标。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GH191068)。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思政课要聚焦价值塑造[n].人民日报,2020.1.19(5).
  [2]王顺晔,杨志芳,王彦华等.国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育,2020.36:193-196.
  [3]李淑艳,杨世钊.“课程思政”与“发动机原理”专业课结合的探索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0-211.
其他文献
摘 要:这些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智能制造当中,这样能够显著缩短汽车产品的周期,而且能够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 汽车智能制造 加工误差  1 引言  近些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智能制造202
长大隧道内空间有限,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高、烟尘大,施工比较困难,难以保证工程质量。连霍国家高速公路(G30)兰州绕城南段(G3001)隧道沥青路面工程采用采用阻燃沥青,
针对采煤机因受到冲击作用而产生过载进而受损的问题,对扭矩轴的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并对卸荷槽处的R值进行结构优化。结果显示,当选取扭矩轴卸荷槽处的R值大于30 nun时,最大应
根据《奥托理论热效率的大幅突破》和《传统发动机的污染排放与爆燃诠释》,非曲轴连杆机构发动机不仅拥有传统发动机100%的热效率提高潜力,还有近零排放巨大的降低空间,不仅
利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对采煤机在负载突变工况下驱动机构的稳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采煤机传动稳定性的因素,为优化采煤机截割机构、提高工作稳态特性提供理论支持。根据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介素6(IL-6)对急性呼吸衰竭孕妇合并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
针对富水砂层盾构接收易发生渗漏、涌砂、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以控制地下水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形成端头加固、止水帷幕、环箍注浆及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