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芬,芬太尼,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25例,按病人意愿分为A组(丙泊芬组)、B组(芬太尼组)、C组(利多卡因组),观察术中镇痛效果、扩宫难易程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B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宫颈松弛程度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A,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优于C组。3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将丙泊芬、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丙泊芬效果要优于其余两种镇痛方法,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
【关键词】人工流产;镇痛;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它适用于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妊娠者也可作为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手术时的痛苦及其并发症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1]。为选择一种安全、快捷、副作用少的方法,本文就上述3种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流血时间、副反应及可接受性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本院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选择自愿人工流产者225例,将利多卡因、丙泊芬,芬太尼分别用于术中镇痛,对3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6月~2011年6月来本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而无禁忌证的225例患者,平均年龄27岁(18~45岁),平均孕次2 次( 1 ~10 次),平均产次0.5 次(0~3次),平均孕龄49天,随机分成3组,每组75例。
1.2方法
1.2.1 丙泊芬组(A组):受术者术前禁食禁饮4-6 h,在消毒同时,由麻醉医师经静脉缓慢推注丙泊芬23mg/kg,待患者意识丧失后即开始手术。整个术中进行心电监护并给氧,保持气道通畅。
1.2.2芬太尼组(B组):将芬太尼0.1mg,氟哌利多2.5mg,东莨菪碱0.3mg,加注射用水稀释至8.0ml,由助手缓慢静脉推注,1min推注完毕,然后术者进行消毒及手术操作。
2.3利多卡因组(C组):采用宫颈旁局部麻醉,常规消毒,在宫颈3点及9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各注射1%利多卡因2ml,并用棉签浸透1%利多卡因液插入宫颈口,5 min后取出棉签施术。
1.3观察指标
1.3.1腹痛情况: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按常规人工流产手术流程操作。术中腹痛情况,疼痛程度分为3 级,Ⅰ级:清醒状态,表情痛苦或呻吟:Ⅱ级:表情基本安静,略显痛苦,朦胧入睡:Ⅲ级:表情安静自如,嗜睡状。①显效:术中能达到完全无痛,表情自然,脉搏正常:②有效:术中诉有轻微腹痛:③无效:术中疼痛明显,有时呻吟出冷汗、恶心、呕吐等表现。
1.3.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情况。以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脉搏变慢、血压下降为标准进行观察。脉搏变慢判定标准:术后较术前下降≥20 bpm。血压下降判定标准:术后收缩压较术前下降≥2.67kPa。
1.3.3阴道流血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后测量吸入瓶内血液的毫升数(用网筛除去绒毛及蜕膜组织 ≥30ml列为多于平均量)。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D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痛结果丙泊芬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两组,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P<0.05).
2.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宫颈松弛程度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丙泊芬组,芬太尼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优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
2.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全流产率3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人工流产时的疼痛主要来自扩张宫颈,扩宫时的疼痛由调节突破性感受器接受,然后经过子宫的神经纤维传递。宫口、宫颈的运动和感受神经均来自S2~4。宫颈旁有丰富的自主神经,因而扩宫时常疼痛明显,甚至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出冷汗等人流综合征。
全麻镇痛,我们主要采用了丙泊芬这种起效迅速(约30s)、短效的全身麻醉药,用药后患者意识完全丧失,镇痛完全,肌松效果好,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2]。
所谓半麻镇痛,我们将芬太尼、氟哌利多、东莨菪碱这几种药物混合后使用,具有镇痛、镇静、解痉及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给药后1 min起效,持续时间510 min,总有效率99%。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术前无需禁食,也不需专职麻醉师给药,整个术中病人意识清醒,能完全配合治疗,而且药价不贵,很适合广大中低消费人群,病人随时可以施术,既方便又经济。缺点是镇痛效果不及丙泊芬,术后头昏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多系氟哌利多所致,为减轻此副反应,建议氟哌利多的用量可适量减少,用1 /2-1 /3支即可。此法不适合精神过度紧张者,有支气管哮喘及青光眼的患者禁用。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宫颈局部应用利多卡因,阻断了宫颈旁的神经冲动传导,抑制触觉及痛觉,使宫颈扩张,易于通过,减少了疼痛刺激。但在人工流产中,以2%利多卡因宫颈粘膜局部浸润麻醉,易造成药物流失,影响吸收,所以镇痛效果最差,对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影响也最差:宫颈多点注射法,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容易增加感染。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门诊的临床工作中,施行人工流产术可选择的镇痛方式有多种,可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及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作出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101.
[2] 郑斯聚,段世明主编.麻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8486
【关键词】人工流产;镇痛;丙泊酚;芬太尼;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它适用于因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妊娠者也可作为避孕失败的常用补救措施,手术时的痛苦及其并发症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1]。为选择一种安全、快捷、副作用少的方法,本文就上述3种无痛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流血时间、副反应及可接受性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本院自2006年6月~2011年6月选择自愿人工流产者225例,将利多卡因、丙泊芬,芬太尼分别用于术中镇痛,对3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6月~2011年6月来本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而无禁忌证的225例患者,平均年龄27岁(18~45岁),平均孕次2 次( 1 ~10 次),平均产次0.5 次(0~3次),平均孕龄49天,随机分成3组,每组75例。
1.2方法
1.2.1 丙泊芬组(A组):受术者术前禁食禁饮4-6 h,在消毒同时,由麻醉医师经静脉缓慢推注丙泊芬23mg/kg,待患者意识丧失后即开始手术。整个术中进行心电监护并给氧,保持气道通畅。
1.2.2芬太尼组(B组):将芬太尼0.1mg,氟哌利多2.5mg,东莨菪碱0.3mg,加注射用水稀释至8.0ml,由助手缓慢静脉推注,1min推注完毕,然后术者进行消毒及手术操作。
2.3利多卡因组(C组):采用宫颈旁局部麻醉,常规消毒,在宫颈3点及9点处穿刺回抽无血,各注射1%利多卡因2ml,并用棉签浸透1%利多卡因液插入宫颈口,5 min后取出棉签施术。
1.3观察指标
1.3.1腹痛情况: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按常规人工流产手术流程操作。术中腹痛情况,疼痛程度分为3 级,Ⅰ级:清醒状态,表情痛苦或呻吟:Ⅱ级:表情基本安静,略显痛苦,朦胧入睡:Ⅲ级:表情安静自如,嗜睡状。①显效:术中能达到完全无痛,表情自然,脉搏正常:②有效:术中诉有轻微腹痛:③无效:术中疼痛明显,有时呻吟出冷汗、恶心、呕吐等表现。
1.3.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情况。以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脉搏变慢、血压下降为标准进行观察。脉搏变慢判定标准:术后较术前下降≥20 bpm。血压下降判定标准:术后收缩压较术前下降≥2.67kPa。
1.3.3阴道流血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后测量吸入瓶内血液的毫升数(用网筛除去绒毛及蜕膜组织 ≥30ml列为多于平均量)。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D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腹痛结果丙泊芬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两组,芬太尼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P<0.05).
2.2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宫颈松弛程度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丙泊芬组,芬太尼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优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
2.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全流产率3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人工流产时的疼痛主要来自扩张宫颈,扩宫时的疼痛由调节突破性感受器接受,然后经过子宫的神经纤维传递。宫口、宫颈的运动和感受神经均来自S2~4。宫颈旁有丰富的自主神经,因而扩宫时常疼痛明显,甚至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出冷汗等人流综合征。
全麻镇痛,我们主要采用了丙泊芬这种起效迅速(约30s)、短效的全身麻醉药,用药后患者意识完全丧失,镇痛完全,肌松效果好,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2]。
所谓半麻镇痛,我们将芬太尼、氟哌利多、东莨菪碱这几种药物混合后使用,具有镇痛、镇静、解痉及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给药后1 min起效,持续时间510 min,总有效率99%。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术前无需禁食,也不需专职麻醉师给药,整个术中病人意识清醒,能完全配合治疗,而且药价不贵,很适合广大中低消费人群,病人随时可以施术,既方便又经济。缺点是镇痛效果不及丙泊芬,术后头昏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这多系氟哌利多所致,为减轻此副反应,建议氟哌利多的用量可适量减少,用1 /2-1 /3支即可。此法不适合精神过度紧张者,有支气管哮喘及青光眼的患者禁用。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宫颈局部应用利多卡因,阻断了宫颈旁的神经冲动传导,抑制触觉及痛觉,使宫颈扩张,易于通过,减少了疼痛刺激。但在人工流产中,以2%利多卡因宫颈粘膜局部浸润麻醉,易造成药物流失,影响吸收,所以镇痛效果最差,对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影响也最差:宫颈多点注射法,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容易增加感染。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门诊的临床工作中,施行人工流产术可选择的镇痛方式有多种,可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及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作出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101.
[2] 郑斯聚,段世明主编.麻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8486